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绣因形成于明代上海顾氏家族而得名。顾名世,号龙海,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拜尚宝司丞,晚年曾在上海县城西北隅,也就是以前上海南市区,现今黄浦区露香园路地区,修筑了一处有名的江南园林,据说在筑园时“穿池得一石,上有赵孟頫篆书‘露香池’三字,因此名为露香园”。在这个精致的院落里,顾氏家族以书画诗词会友,结交了许多当时江南有名的文人墨客。顾氏女眷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也大大提高了其艺术修养,她们用自己擅长的刺绣,临摹并重新诠释宋元名画和松江画派等绘画的意境,其绣品深得文化名人的追捧,明代文学家谭元春(1586-1637)曾赞到:“上海顾绣,女中神针也!”一代宗师董其昌更是推崇有嘉,惊叹其绣品“非人力也!”顾绣就这样在明代晚期文人们的赞美声中诞生了。
顾绣作品绝大部分均有绣印,已知的主要有“皇明顾绣”、“虎头”、“缪氏瑞云”、“韩氏女红”、“顾氏女红”、“露香园”、“青碧斋”等。现存顾绣名家代表作其绣制年代主要在明末清初。顾绣的代表人物当首推韩希孟,她是顾名世次孙顾寿潜之夫人,精通书画,曾广泛收集名画加以临摹,深得内中之精妙,所以在绣制名人书画时,能够心领神会,做到运针如运笔,神似原作而有过之。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收藏于北京故宫的《宋元名迹册》和上海博物馆的《花卉虫鱼册》等。韩氏所绣内容或仿自宋元名迹,或受松江画派影响,人物、山水、草虫等无不精妙传神,为世人所珍,时称“韩媛绣”。韩希孟绣品一般均绣有印记或题有名款,如“韩氏女红”、“韩氏希孟”等,是为辨识韩氏作品之依据。韩希孟艺术成就的取得与其夫君的倾心相助及其经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她丈夫顾寿潜,字旅仙,师从董其昌,能诗善画。他们夫妇都极其推崇刺绣,不同意刺绣是“著之衣袂乃以为绚彩饰观”之从属物,认为刺绣乃古来神绝之技,亦足以传千秋,故不惜精力,全身心投入。夫妻两人一画一绣,相互辅谐,绣品后面常有顾寿潜的题跋。《宋元名迹册》题跋中有一段话描绘其工作情景:“寒銛暑溽,风冥雨晦,弗敢从事,往往天晴日霁,鸟悦花芬,摄取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不仅如此,每幅绣品的制作常常是“覃精运巧,寝寐经营”,实可谓精诚所致。
顾绣名家还有: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据载所绣作品“须眉老少各不同,笑语欢然并超忽”,“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上海博物馆藏《竹石人物花鸟合册》,此作由《枯木竹石》、《竹》、《昭君出塞》、《文姬归汉》、《苏李泣别》、《李广靖边》、《梅茶寒禽》、《松鼠葡萄》、《杨柳隼翠》、《海棠白头》十开组成,人物与花鸟六开均有朱绣“虎头”圆印,特别是首开《枯木竹石》左上方有墨书细楷:“仿倪迂仙墨戏”及“缪氏瑞云”朱绣印,是否与传说中顾绣开创者缪氏有关,很值得探讨。此作针脚匀密,劈丝细过毫发,色彩恬淡雅致,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接之态,竹石有笔墨氤氲之趣,为早期顾绣之神品。
顾名世曾孙女顾氏,佚名,乾隆时的《上海县志》有载:“顾氏,廪生张来妻,名世曾孙女也。年二十四夫亡,……针指营食,号露香园顾绣。”这位顾氏,在崇祯年间开始用“露香园”的名义来做绣品,到她46岁去世,大概也有20余年时间从事刺绣活动,即明代末年至清初的顺治或康熙年间,很有可能其绣印即“露香园”。上海博物馆藏《钟馗像》,绣绘结合,有的部位以绣为主,如衣物和身体的轮廓等,用斜缠针勾勒;小鬼头顶的花果用齐针和套针表现;小鬼的须发和身上的圆斑混用接针、滚针和钉针;锋利的长剑采用片金线粘着;剑柄和腰带头则用钉金点缀。有的部位则以绘为主,如人物的脸部和双靴踩的小鬼,仅以简单的齐针和套针绣出眼白和唇齿,以寥寥散针钩出眼睑,并突出皱纹和朝靴的破损处,其余大部分都施以笔墨,真可谓恰到好处。从其风格判断,当为早期作品,它的绣印正是“露香园”。
另外,历史上还有一位顾兰玉,也是松江人,而且也会顾绣。《松江府志》(清嘉庆二十三年本)载:“顾氏兰玉有孝行,工针指。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为顾绣。”如果这是关于顾兰玉的最早记载,那么,顾兰玉的活动年代显然要晚于顾氏,而且也并非顾家传人,只是因为她也姓顾,而绣品打出的牌子可能也是“顾绣”,所以被当时的人们认可为顾绣。而且因为她“设幔授徒”,有很多女弟子,她的名声要远远超过顾家真正的传人。
顾绣早期作品以佛画、摹古名迹、写生花鸟为主。尤其是绣佛,是顾绣的传统。董其昌曾在《容台集》中记曰:“余每劝太学,令多绣大士像,以助生天作佛之因”。太学,即露香园主顾名世长子顾汇海。顾名世之孙、顾绣名家韩希孟丈夫顾寿潜的别号就是“绣佛斋主人”。《顾绣考》中记载,万历时期的文学家谭元春曾经得到一件顾绣佛像,“惊为非人间女红所能为”。从保留至今的作品看,也确实有不少是佛教题材的。上海博物馆藏《顾绣十六应真图册》,根据丁云图蓝本绣成,18开,每开采用白描的形式用极细的黑、灰、白色丝线接针或滚针绣出人物轮廓,十分精制,均有“皇明顾绣”朱线绣印。同样题材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而且也有相同的绣印。辽宁省博物馆藏的《顾绣弥勒佛像》,绣得非常精细,针法繁复,风格多变,虽然没有顾绣的印款,但有董其昌题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后期顾绣为满足社会广泛需要,题材转为寓有吉祥意义之花鸟以及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人物图画。其形制亦由早期欣赏性闺阁绣之册页、手卷、条屏等雅作,发展为后期以挂屏和条轴为主的礼品绣。
顾绣技法在继承宋元技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提高。中国的刺绣艺术从宋代开始分为欣赏绣和实用绣两大类。顾绣属欣赏绣中的闺阁绣,即大家闺秀纯粹为了欣赏而绣制的作品,不以盈利为目的,亦当起源于宋代。当时,皇宫内设文绣院掌管刺绣,徽宗时期又设绣画专科,汇集全国各地绣工三百余人以院体工笔花鸟画为蓝本进行刺绣,并应用新创造的各种针法极力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一时间精品纷呈、名家辈出。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中赞美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 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宋绣《梅竹鹦鹉》、《海棠双鸟》等珍品看,真是名不虚传。
顾绣的主要特点是:
1.摹绣名画,立意高雅。顾绣作品一般均先临摹名画,再作刺绣。如《宋元名迹册》之一的《洗马图》,被认为具有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风格;《米画山水图》,就是根据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之画绣制;《花溪雨隐图》则是摹绣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画作。
2.亦绣亦绘,画绣结合。为追求绣品的完美,顾绣有时先在底面上施以墨彩,再绣边线表现物体形象,有时则在绣好的作品上加画。所谓“以针代笔,勾划自如,凡笔之不足,则针能独到,以线代墨,点染浑成,凡墨有晕缺,则线能补齐”。这样就能使被表现对象显示出丰富的层次和较强的真实感。
3.针法变幻,叠出新意。顾绣针法在继承宋元各种绣法的基础上,集针法之大成,并加以巧妙应用。其针法复杂多变,常用的有齐针、套针、掺针、抢针、接针、滚针、施针等十余种。早期顾绣的针法在同一件作品上并不很多,而且应用自如,随意性强。晚期,随着授课收徒,针法程式化,形成了专门的套路。
4.选材独特,师法自然。顾绣所用色线种类之多非以往任何绣品能够比拟。据说顾绣技法得之于宫廷内院,“其劈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顾绣考》)据考证,顾绣所用材料不止于丝线,还有其它纯天然的物质。南京博物院藏《顾绣达摩坐像》,“下面的蒲团,采用富席草,上面用细丝编绣而成。”(《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苏州博物馆藏《顾绣凤凰双栖图》,凤凰的羽毛上采用了马鬃,真乃精巧天成。这种天然材料赋予绣品独特的魅力,使其更贴近自然,有更多的真实感。
顾绣历享盛誉三百多年,播及的面非常广泛,可以说此后发展起来的四大名绣,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所以,虽然顾绣作为特定的闺阁绣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由于人们对她的厚爱,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顾绣之专称代替刺绣之通名”仍然在江南地区流行。顾绣的许多优秀针法和独到的用色技巧也并没有消失,它融合进了其它欣赏绣和实用绣之中,特别是江南丝绣的后起之秀——苏绣之中。
顾绣作品绝大部分均有绣印,已知的主要有“皇明顾绣”、“虎头”、“缪氏瑞云”、“韩氏女红”、“顾氏女红”、“露香园”、“青碧斋”等。现存顾绣名家代表作其绣制年代主要在明末清初。顾绣的代表人物当首推韩希孟,她是顾名世次孙顾寿潜之夫人,精通书画,曾广泛收集名画加以临摹,深得内中之精妙,所以在绣制名人书画时,能够心领神会,做到运针如运笔,神似原作而有过之。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收藏于北京故宫的《宋元名迹册》和上海博物馆的《花卉虫鱼册》等。韩氏所绣内容或仿自宋元名迹,或受松江画派影响,人物、山水、草虫等无不精妙传神,为世人所珍,时称“韩媛绣”。韩希孟绣品一般均绣有印记或题有名款,如“韩氏女红”、“韩氏希孟”等,是为辨识韩氏作品之依据。韩希孟艺术成就的取得与其夫君的倾心相助及其经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她丈夫顾寿潜,字旅仙,师从董其昌,能诗善画。他们夫妇都极其推崇刺绣,不同意刺绣是“著之衣袂乃以为绚彩饰观”之从属物,认为刺绣乃古来神绝之技,亦足以传千秋,故不惜精力,全身心投入。夫妻两人一画一绣,相互辅谐,绣品后面常有顾寿潜的题跋。《宋元名迹册》题跋中有一段话描绘其工作情景:“寒銛暑溽,风冥雨晦,弗敢从事,往往天晴日霁,鸟悦花芬,摄取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不仅如此,每幅绣品的制作常常是“覃精运巧,寝寐经营”,实可谓精诚所致。
顾绣名家还有: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据载所绣作品“须眉老少各不同,笑语欢然并超忽”,“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上海博物馆藏《竹石人物花鸟合册》,此作由《枯木竹石》、《竹》、《昭君出塞》、《文姬归汉》、《苏李泣别》、《李广靖边》、《梅茶寒禽》、《松鼠葡萄》、《杨柳隼翠》、《海棠白头》十开组成,人物与花鸟六开均有朱绣“虎头”圆印,特别是首开《枯木竹石》左上方有墨书细楷:“仿倪迂仙墨戏”及“缪氏瑞云”朱绣印,是否与传说中顾绣开创者缪氏有关,很值得探讨。此作针脚匀密,劈丝细过毫发,色彩恬淡雅致,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接之态,竹石有笔墨氤氲之趣,为早期顾绣之神品。
顾名世曾孙女顾氏,佚名,乾隆时的《上海县志》有载:“顾氏,廪生张来妻,名世曾孙女也。年二十四夫亡,……针指营食,号露香园顾绣。”这位顾氏,在崇祯年间开始用“露香园”的名义来做绣品,到她46岁去世,大概也有20余年时间从事刺绣活动,即明代末年至清初的顺治或康熙年间,很有可能其绣印即“露香园”。上海博物馆藏《钟馗像》,绣绘结合,有的部位以绣为主,如衣物和身体的轮廓等,用斜缠针勾勒;小鬼头顶的花果用齐针和套针表现;小鬼的须发和身上的圆斑混用接针、滚针和钉针;锋利的长剑采用片金线粘着;剑柄和腰带头则用钉金点缀。有的部位则以绘为主,如人物的脸部和双靴踩的小鬼,仅以简单的齐针和套针绣出眼白和唇齿,以寥寥散针钩出眼睑,并突出皱纹和朝靴的破损处,其余大部分都施以笔墨,真可谓恰到好处。从其风格判断,当为早期作品,它的绣印正是“露香园”。
另外,历史上还有一位顾兰玉,也是松江人,而且也会顾绣。《松江府志》(清嘉庆二十三年本)载:“顾氏兰玉有孝行,工针指。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为顾绣。”如果这是关于顾兰玉的最早记载,那么,顾兰玉的活动年代显然要晚于顾氏,而且也并非顾家传人,只是因为她也姓顾,而绣品打出的牌子可能也是“顾绣”,所以被当时的人们认可为顾绣。而且因为她“设幔授徒”,有很多女弟子,她的名声要远远超过顾家真正的传人。
顾绣早期作品以佛画、摹古名迹、写生花鸟为主。尤其是绣佛,是顾绣的传统。董其昌曾在《容台集》中记曰:“余每劝太学,令多绣大士像,以助生天作佛之因”。太学,即露香园主顾名世长子顾汇海。顾名世之孙、顾绣名家韩希孟丈夫顾寿潜的别号就是“绣佛斋主人”。《顾绣考》中记载,万历时期的文学家谭元春曾经得到一件顾绣佛像,“惊为非人间女红所能为”。从保留至今的作品看,也确实有不少是佛教题材的。上海博物馆藏《顾绣十六应真图册》,根据丁云图蓝本绣成,18开,每开采用白描的形式用极细的黑、灰、白色丝线接针或滚针绣出人物轮廓,十分精制,均有“皇明顾绣”朱线绣印。同样题材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而且也有相同的绣印。辽宁省博物馆藏的《顾绣弥勒佛像》,绣得非常精细,针法繁复,风格多变,虽然没有顾绣的印款,但有董其昌题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后期顾绣为满足社会广泛需要,题材转为寓有吉祥意义之花鸟以及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人物图画。其形制亦由早期欣赏性闺阁绣之册页、手卷、条屏等雅作,发展为后期以挂屏和条轴为主的礼品绣。
顾绣技法在继承宋元技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提高。中国的刺绣艺术从宋代开始分为欣赏绣和实用绣两大类。顾绣属欣赏绣中的闺阁绣,即大家闺秀纯粹为了欣赏而绣制的作品,不以盈利为目的,亦当起源于宋代。当时,皇宫内设文绣院掌管刺绣,徽宗时期又设绣画专科,汇集全国各地绣工三百余人以院体工笔花鸟画为蓝本进行刺绣,并应用新创造的各种针法极力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一时间精品纷呈、名家辈出。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中赞美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 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宋绣《梅竹鹦鹉》、《海棠双鸟》等珍品看,真是名不虚传。
顾绣的主要特点是:
1.摹绣名画,立意高雅。顾绣作品一般均先临摹名画,再作刺绣。如《宋元名迹册》之一的《洗马图》,被认为具有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风格;《米画山水图》,就是根据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之画绣制;《花溪雨隐图》则是摹绣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画作。
2.亦绣亦绘,画绣结合。为追求绣品的完美,顾绣有时先在底面上施以墨彩,再绣边线表现物体形象,有时则在绣好的作品上加画。所谓“以针代笔,勾划自如,凡笔之不足,则针能独到,以线代墨,点染浑成,凡墨有晕缺,则线能补齐”。这样就能使被表现对象显示出丰富的层次和较强的真实感。
3.针法变幻,叠出新意。顾绣针法在继承宋元各种绣法的基础上,集针法之大成,并加以巧妙应用。其针法复杂多变,常用的有齐针、套针、掺针、抢针、接针、滚针、施针等十余种。早期顾绣的针法在同一件作品上并不很多,而且应用自如,随意性强。晚期,随着授课收徒,针法程式化,形成了专门的套路。
4.选材独特,师法自然。顾绣所用色线种类之多非以往任何绣品能够比拟。据说顾绣技法得之于宫廷内院,“其劈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顾绣考》)据考证,顾绣所用材料不止于丝线,还有其它纯天然的物质。南京博物院藏《顾绣达摩坐像》,“下面的蒲团,采用富席草,上面用细丝编绣而成。”(《中国历代染织绣图录》)苏州博物馆藏《顾绣凤凰双栖图》,凤凰的羽毛上采用了马鬃,真乃精巧天成。这种天然材料赋予绣品独特的魅力,使其更贴近自然,有更多的真实感。
顾绣历享盛誉三百多年,播及的面非常广泛,可以说此后发展起来的四大名绣,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所以,虽然顾绣作为特定的闺阁绣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由于人们对她的厚爱,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顾绣之专称代替刺绣之通名”仍然在江南地区流行。顾绣的许多优秀针法和独到的用色技巧也并没有消失,它融合进了其它欣赏绣和实用绣之中,特别是江南丝绣的后起之秀——苏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