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是加拿大?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干年前,我们准备从美国移居加拿大,先生单位的同事说了一句让人难忘的话:难道你们就别无他路,只能加拿大吗?那意思是,怎么也得想个办法呆在美国,混到拿绿卡,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我们还是选择移民加拿大,虽然来之前就听说在加拿大找专业工作很难,难到什么程度却不得而知。先生在没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的前提下,在美国换了四个工作签证,感觉在美国找专业工作似乎不太难,但是在美国办绿卡却不太容易,而且要花费数年时间。
  我们本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边申请加拿大移民,一边办理美国绿卡。申请加拿大移民很顺利,不到一年就拿到枫叶纸。拿到枫叶纸后,我们迟迟没有登陆,原因是先生单位开始给他办理杰出人才绿卡,据说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即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就像谁也想不到纽约的摩天大楼会给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塌一样,先生所在的那家一市公司竟然萎缩到消失,股票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人算不如天算,我们一跺脚,拔腿走人,一脚踏进枫叶国,看那满山遍野火红的树叶,好像我们燃烧的激情。可惜,接踵而来的北国冰封,很快就浇灭我们对专业工作的向往。不得已夫妻双双把学上,这下也好,把该补的功课都补上,包括洋插队的选修课——打累脖子工。
  认识几位从美国来加拿大的朋友,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败走麦城经历,却都信誓旦旦,期望有一天能重返美国,再展鸿图,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雪耻。
  认识一些已经移民加拿大的中国朋友,大多羡慕美国人的生活,说是加拿大与美国相比,就好比农村与城市。去美国旅游回来,也都大谈美国廉价的物品,偏低的税率,繁荣的景象(那都是大都市,美国的小镇与加拿大的小镇差别不大)。
  认识两家在加拿大呆了十来年的夫妻,几年前,两位先生先后在美国找到专业工作,年薪十万、八万。后来,两位妻子都辞去在加拿大的职位,带着一双儿女奔赴黄金海岸。赶在美国房地产业萧条之际,买房圆梦。
  中国来的移民,见多识广,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更上一层楼,移民加拿大的朋友,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专业工作,更期望能在比加拿大强大的美国实现梦想。反观这里的本土人,却是热爱加拿大这片和平宽容的土地,对处处以老大自居的美国没有好感。
  其实,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华语也成为加拿大除去英语和法语以外的第三大语系。那天我出门办事,见一巨大螺旋式的停车场出入口,都用中文书写标牌。还有一些在华人密集区的大银行,也有醒目的中英对照文字,包括银行名称,都用中文书写,更不用说银行总部设有华语热线,不少支行还有讲国语和广东话的客户代表。如果到了DOWNTOWN唐人街,简直就是一个中国集市的翻版。去加拿大的政府部门办事,可以见到形形色色不同族裔的办事员,其中亚裔面孔的人也不少,冷不丁就会遇上位老乡。
  要说美国不好,可能有人会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美国好吧,我现在又是加拿大公民,就凭这一点,我也要站在加拿大的立场上说话。
  美国的好,大家都知道,美元值钱,可惜现在贬值了;美国人富裕,幸好房地产泡沫破碎;美国机会多工作好找,遇上世纪经济危机,倒闭的公司一大堆。这些都是变数,如同股市,有涨有跌,有得有失,难以把握。可是,美国有一点比不上加拿大的地方,就是目前加拿大口口声声要改革的医疗制度。
  美国的医疗费用昂贵,这是众所周知的,除了救济贫困人的福利机构对那些生存都有问题的弱者提供人道援助,一般的美国人,如果没有买医疗保险,根本就看不起病。通过单位购买的医疗保险,在单位付大头,个人出小头的前提下,个人每个月用于支付医疗保险的钱也要上百元。每次看医生,个人还得花费十元以上的挂号费。我先生的一位同事,在有医疗保险的情况下拔颗牙,结果自己还掏了一百美元。
  认识一位老教授,在美国有身份有养老金,每年他还是宁愿买张去中国的往返机票,回中国体检看病。
  最近调查发现,普通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相比,工作时间更短、寿命更长、更健康、做爱更多,甚至更加富有。据世界日报讯,自1991年以来,联合国参照世界各国民众的寿命、购买力、教育程度等数据,出具年度报告,对各国民众的综合福祉进行排名。在去年12月公布的排名报告中,加拿大综合福祉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三,把排名第十五位的美国远远甩在后面,而仅次于挪威和冰岛。加拿大人比自诩长寿的北欧人更长寿。据2009年公布的一份权威报告,加拿大人平均寿命81.23岁,排名世界第八,加拿大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
  平和、宽容的加拿大人更懂得享受生活,相对短的工作时间和较多的节假日也使加拿大人能有更多的时间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加拿大民众美好的价值观表现在热爱和平,追求自由,尊重人权,关爱弱者。
  当然,加拿大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政治党派之间的争斗对于我们这些移民来说,过于高深复杂,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仅就牵扯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诸如税目繁多,税率过高,专业工作难找,还有那说不出道不明的语言障碍、文化碰撞,甚至如阴影般的种族歧视,也是口中皆说无,心里都知有。
  但是,我们竟然选择移民来加拿大,就如同选择了一条崎岖漫长的山路,只要踏踏实实往上攀登,总会有拨开云雾见日出的一天。
  如今发达的交通,开放的理念,使得人生活的空间拓展,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的难度有时就像跨越彩虹桥一样,方便快捷。从加拿大去美国发展也好,或者从美国来加拿大定居也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每一种选择都是一种尝试,每一次实践都是珍贵的经历和收获。美国有美国的好,加拿大有加拿大的好,适者生存,勇者胜,适合你自己的就是最好。
其他文献
这两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英国的排外情绪有所抬头。我们必须承认,确有一些英国人害怕外国损害他们的民族性和他们的岛国地位——一九八六年对计划中的英伦海峡海底隧道的公开抗议就是证明。有些人对英国隶属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只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极为敏感。一九八五年政府发表的年刊《社会动向》(“SocialTrends”)便揭示:在接受访问的英国人中,有百分之九十认为在英国存在着对黑人和亚洲人的偏见。
期刊
常言道“三岁看大”。大卫·凯勒提兹在七岁时,就被他爷爷夸奖为长大了一定成为富翁。但受了夸奖的大卫的回答,让人们更为吃惊。  大卫的爷爷住在佛州的海边,每年暑假,住在纽约的大卫便会住在爷爷家过暑假。大卫对海边五光十色的贝壳十分感兴趣,常常捡回家一大堆。有一天,大卫对爷爷说,如果他喜欢这些贝壳,他的同学也会喜欢,何不把这些东西带回纽约去卖给小朋友们呢?  从商的爷爷发现这是一个教育大卫的好机会。他提议
期刊
留学为什么要选美国呢?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大学的学费涨了吗?现在美国开始控制留学生数量了吗?国外学生申请奖学金比本土学生难吗?本文为准备赴美留学学生和家长解开解惑。  选美国留学,没错的  专家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留学完美地结合了这句古谚所提到的两者。在现今的社会,单单从书本上的知识去了解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鼓励学生们必须放眼世界,用留学丰富自己的人生。”  留学为什么要首选美国呢?
期刊
两年前在成都旅行,当地出租车司机见我的老公是英国人,感兴趣地询问成都有无英国领事馆,老公回答说: “英国是小国,没必要劳民伤财到处设领事馆,那得浪费多少纳税人的公款呀。”司机师傅立马称是,接着上赶着献计献策说:“英国是没必要设成都领事馆,否则也是白养着一大群公务员,由美国领事馆代理就可以了。”吓得英国老公忙申辩:“美国人越俎代庖,那是全体英国人民的噩梦。”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国家要独立,民族
期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最会吃的。而这里的“吃”在加拿大,并不是说加拿大有什么特别好吃的美食,而是指身在加拿大的华人是如何在异国他乡解决一日三餐的。随着出国留学者的增多,“吃”是留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先后采访了几名在加拿大的留学生,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吃”在加拿大的吧!    食材篇    留学生的课业繁忙,匆匆忙忙随便应付一顿饭的情况是常有的。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首选通
期刊
2011年的夏天是个新闻叠出的夏天。最美丽的母亲,动车追尾,红十字商会等等新闻一曝再曝,当然还包括国内的一家奢侈家具店“达芬奇家具”被曝原本声称是雕花的实木的进口的家具,既不是雕花的,也不是实木的,更不是进口的。所谓雕花,是模具铸造,而模具铸造自然不可能是实木的。所谓进口,居然是在广东东莞加工后运送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然后再从保税区进口入关。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小的银屏观看,发现那种类型的家具的
期刊
费城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德拉瓦河与斯库基尔河交汇处,人口约200万,城市规模位列美国第四。费城堪称美国名城,在美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因为它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繁华,而是因为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1776年7月4日,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的独立宣言在这里通过,从此世界上有了“美利坚合众国”这样一請名字,美国在此诞生,同时费城也成了美国的第一請首都,直至1800年迁往华盛顿。  此次费城之
期刊
踏上冰岛,从飞机上俯瞰大地,满目皆是火山岩状的地貌,少见丁点的绿色。如此荒凉,不毛之地,谁见了都会不寒而栗。  冰岛之冰,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已,这里早已成为文明的热土,生活的乐园。11月的冰岛,风雨冰雪过后,山上白雪皑皑,仿佛铺上白绒绒的地毯,城里那穿着五颜六色外套的小屋,光彩夺目,透出明亮欢快的色调,一扫冰雪天里沉闷,乏味之感。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人口用上了地热,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冰岛乃“冰
期刊
LOS ANGELES之旅    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因为选的STUDIO是LOS ANGELES的项目,于是我们全组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到项目场地观察了一次,我们叫这为“SlTE TRlP”,目的就是在于对项目的地点做一个前期的调查,并且对该地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来到美国后我一直都在东北部转,这次能有机会到西部一走,我非常高兴。  二月的波士顿仍然漫天雪花飞舞,可是当飞机降落在LA机场时,我们不由得
期刊
新加坡目前约有30万中国新移民,他们是中国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媒体、金融、商业、高科技、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为新加坡做出贡献,也分享了新加坡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了新加坡的社会面貌。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经常会返回中国,或探亲或经商或工作,成为新中两国之间一座交流的桥梁。据香港《亚洲周刊》报道,他们经过“新加坡化”的洗礼后,在新加坡学到有效管理、重视法治,以及所享受到的相对自由的信息空间,当他们将这些带回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