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文本语言的感悟教学中,各种方式和方法的积累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学中许多老师关注课文的重点词语的品析,在此方面舍得花力气,却很少关注到课文的标点,在意识里也认为标点是课文的末梢神经,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边角料。而实际上,标点是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标点的意义超过文字的表述功能。如果说课文中的语言是作者推敲的结果,那么,伴随语言文字的标点,同样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因此,课文中的标点同样是文本语言感悟的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学生感悟语言的有效支点,通过对这一细微的“点”的品味,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悟。
一、凸显人物性格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呀?”
“竺爷爷,杏花开了!”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第一朵杏花》
师:物候学家竺可桢关心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体现了他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第一朵杏花》写的就是他与一位小朋友的对话。
同学们,说一说读了上面这段话,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说明他听到这个消息太高兴了,“立即”、“兴冲冲”、“快步”都能说明他很高兴。
生:也能看出他的心情很急切。
师:简单的一句话,你们俩读出了不同的东西——高兴,急切。
生:从竺可桢爷爷的话中,我也感受到了他高兴又急切的心情。你看,他接连着问“什么事情呀?”“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三个问句,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
师:理解了竺可桢爷爷的心情,咱们来读一读,好吗?(学生读)
师:竺可桢爷爷的问话要紧接着小朋友的话,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再练习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语句间的连贯)
师:同学们,我们读了这段话后,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生:直接用引号引用他们的对话,而且一个人的话作为一个自然段。
师:(观察仔细)如果这样写可以不可以:竺可桢爷爷问:“什么事情啊?”小孩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赶忙问:“什么时候?”小孩说:“刚才”……(学生笑)为什么笑呢?难道不可以吗?
生:可以,不过显得罗嗦。
生:太慢了!
师:这样写也可以,但是不能……
生:不能表现出当时竺爷爷的高兴急切的心情!
师:看来,恰当地选择标点,用不同的形式写对话的作用还真不小呢。大家都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对话中的标点使用简洁,节省了许多的赘语,让人物的交谈更为集中,更主要的是恰当的运用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明显地表现了出来。通过同学们对竺可桢和小朋友的对话,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竺可桢的高兴、急切的心情,使得这样一位对工作极其认真的科学家的形象变得可亲、可感起来。这样的表现形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活化、现场化的“场”。教师的有效引领不但使学生感悟了标点运用的妙处,更主要的是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自然地习得了这样的能力。
二、烘托人物心理
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让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地干活吗?”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的姐姐从小活泼勤劳,但是面对祖宗传下来的缠脚的陋习规矩,妈妈无奈地为姐姐缠脚,孙中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上面这段话是孙中山看到妈妈给姐姐缠脚时的一段问话,问话中的两个问号值得关注。
师:此刻的孙中山心里怎么样?
生:生气,心疼。
师: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故意把声音放得响亮,努力做出生气的样子)
师:同学们,注意了吗?孙中山的这两句话都是问号,想一想,该怎么读呢?
(生练习读,注意点多放在了询问的语气方面)
师:同学们,问号一般是有询问的意思,比如,我可以问“你从哪里来?”“这本书是从哪儿买来的?”这里你觉得孙中山是真的不知道而问的吗?
生:不是,他都知道。
师:是呀,他知道!他都知道!那么这两句问话的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生:妈妈,你不应让姐姐受这份罪,姐姐缠了脚就不能下地干活了!
师:好样的。说明大家理解了孙中山的话语的意思。但是,课文没有直接这样说,而是用了问号,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号,想一想,这里的问号是不知道的询问还是对妈妈的责问?
生:责问。
师:为什么?
生:他当时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肯定是责问,让妈妈不要这样!这样写,语气更强烈一些。
师:这样的问话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孙中山当时又是生气又是心疼的心情。
生:嗯!他肯定会这样问(说着读文)
师:真聪明,这个特点被你们发现了!这样的明知故问的语句是责问,也叫反问或者质问。这样的写法表达的语气能够更强烈地表达出孙中山当时的感受。再来练习读一读,想着“生气”和“心疼”两个词语,再关注两个问号句,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
学生此时的读不再是“装腔作势”的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达到了“其言若出于我之口”的境界。两个问号,让学生明确了问号不仅仅是不明白时的询问,而且有时反问的效果更有助于意义的表达。通过这两个问号的引领,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同时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三、情感推向高潮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天火之谜》
《天火之谜》写的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他不怕讥讽,不怕危险,最终证明了雷电就是一种放电现象,而不是“雷神”和“上帝的怒火”。上面这段话是他在风筝实验成功时的表现。
师:同学们,想一想,“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高兴,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师:从这段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的欣喜?
生:“喊”这个词语。
师:对!还有吗?
生:有,三句话很简短,三个感叹号!
师:是呀,语句简短,三个叹号!读起来一定非常有力量。试想一下,如果把其中的一两个改为句号怎么样?
生:不行。这样不能表达出富兰克林当时的激动心情。
师:那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学生练习读,非常投入)
师:同学们,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雷暴的认识一直是个谜,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大胆推测,认为是放电现象时,他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被人取笑,现在他通过周密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断,为人们揭开了雷暴之谜,三个叹号最好地表达了他的兴奋和激动呀。你想,此刻,他的心里能不高兴吗?读——
(生齐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师:他的心里能不激动吗?读——
(生再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师:他能不感到欣慰和自豪吗?读——
(生再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抓住文章中的标点引领学生感悟词语,把词语不易于表达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思维引向深入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讲述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为了让战士们走出草地,彭德怀决定杀掉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但是同志们又怎么忍心呢?既爱大黑骡子,又爱战士的彭德怀最终还是下了命令,上面这段话就是其中最感人的一幕。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深情的六个点(省略号)中省略了什么呢?接下来彭德怀和他的战士们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一写当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学生动笔,教师巡视,然后交流)
师:也许,此刻的我们都被感动着,那么,就把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和思绪,读出来共同分享。
生:彭德怀慢慢地走近大黑骡子的身边,弯下腰来,轻轻地抚摸着大黑骡子,眼睛凝视着远方,没有说一句话。这时候静极了,空气像凝结了一样,战士们看着彭德怀,没有任何的声音。许久,彭德怀慢慢地站了起来,转身轻轻地走开了。
师:多么深情的彭德怀,他太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了,合情合理,感人至深。
生:彭德怀眼睛注视着大黑骡子,他久久地站在那儿,一动也没有动,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的眼里闪着泪花,嘴角有些抽搐,但是他很快又控制了自己的情绪,猛地一挥手,然后转身离去,脚步是那样的匆匆。战士们明白彭德怀的意思,默默地走到了大黑骡子跟前。
师:多么细致地描写呀!毛主席有诗赞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此时的彭德怀既有久经沙场的刚强,又满含着“爱”的深情。
感悟语言不是表面的浅层平移,而是需要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触摸语言。这里的省略号是文本留出的空白,这空白是那样的丰满,那样的多彩。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捕捉这些“支点”,就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责任编辑:梁 媛)
一、凸显人物性格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呀?”
“竺爷爷,杏花开了!”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第一朵杏花》
师:物候学家竺可桢关心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体现了他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第一朵杏花》写的就是他与一位小朋友的对话。
同学们,说一说读了上面这段话,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说明他听到这个消息太高兴了,“立即”、“兴冲冲”、“快步”都能说明他很高兴。
生:也能看出他的心情很急切。
师:简单的一句话,你们俩读出了不同的东西——高兴,急切。
生:从竺可桢爷爷的话中,我也感受到了他高兴又急切的心情。你看,他接连着问“什么事情呀?”“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三个问句,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
师:理解了竺可桢爷爷的心情,咱们来读一读,好吗?(学生读)
师:竺可桢爷爷的问话要紧接着小朋友的话,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再练习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语句间的连贯)
师:同学们,我们读了这段话后,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生:直接用引号引用他们的对话,而且一个人的话作为一个自然段。
师:(观察仔细)如果这样写可以不可以:竺可桢爷爷问:“什么事情啊?”小孩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赶忙问:“什么时候?”小孩说:“刚才”……(学生笑)为什么笑呢?难道不可以吗?
生:可以,不过显得罗嗦。
生:太慢了!
师:这样写也可以,但是不能……
生:不能表现出当时竺爷爷的高兴急切的心情!
师:看来,恰当地选择标点,用不同的形式写对话的作用还真不小呢。大家都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对话中的标点使用简洁,节省了许多的赘语,让人物的交谈更为集中,更主要的是恰当的运用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明显地表现了出来。通过同学们对竺可桢和小朋友的对话,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竺可桢的高兴、急切的心情,使得这样一位对工作极其认真的科学家的形象变得可亲、可感起来。这样的表现形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活化、现场化的“场”。教师的有效引领不但使学生感悟了标点运用的妙处,更主要的是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自然地习得了这样的能力。
二、烘托人物心理
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让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地干活吗?”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的姐姐从小活泼勤劳,但是面对祖宗传下来的缠脚的陋习规矩,妈妈无奈地为姐姐缠脚,孙中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上面这段话是孙中山看到妈妈给姐姐缠脚时的一段问话,问话中的两个问号值得关注。
师:此刻的孙中山心里怎么样?
生:生气,心疼。
师: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故意把声音放得响亮,努力做出生气的样子)
师:同学们,注意了吗?孙中山的这两句话都是问号,想一想,该怎么读呢?
(生练习读,注意点多放在了询问的语气方面)
师:同学们,问号一般是有询问的意思,比如,我可以问“你从哪里来?”“这本书是从哪儿买来的?”这里你觉得孙中山是真的不知道而问的吗?
生:不是,他都知道。
师:是呀,他知道!他都知道!那么这两句问话的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生:妈妈,你不应让姐姐受这份罪,姐姐缠了脚就不能下地干活了!
师:好样的。说明大家理解了孙中山的话语的意思。但是,课文没有直接这样说,而是用了问号,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号,想一想,这里的问号是不知道的询问还是对妈妈的责问?
生:责问。
师:为什么?
生:他当时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肯定是责问,让妈妈不要这样!这样写,语气更强烈一些。
师:这样的问话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孙中山当时又是生气又是心疼的心情。
生:嗯!他肯定会这样问(说着读文)
师:真聪明,这个特点被你们发现了!这样的明知故问的语句是责问,也叫反问或者质问。这样的写法表达的语气能够更强烈地表达出孙中山当时的感受。再来练习读一读,想着“生气”和“心疼”两个词语,再关注两个问号句,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
学生此时的读不再是“装腔作势”的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达到了“其言若出于我之口”的境界。两个问号,让学生明确了问号不仅仅是不明白时的询问,而且有时反问的效果更有助于意义的表达。通过这两个问号的引领,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同时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三、情感推向高潮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天火之谜》
《天火之谜》写的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他不怕讥讽,不怕危险,最终证明了雷电就是一种放电现象,而不是“雷神”和“上帝的怒火”。上面这段话是他在风筝实验成功时的表现。
师:同学们,想一想,“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高兴,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师:从这段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的欣喜?
生:“喊”这个词语。
师:对!还有吗?
生:有,三句话很简短,三个感叹号!
师:是呀,语句简短,三个叹号!读起来一定非常有力量。试想一下,如果把其中的一两个改为句号怎么样?
生:不行。这样不能表达出富兰克林当时的激动心情。
师:那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学生练习读,非常投入)
师:同学们,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雷暴的认识一直是个谜,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大胆推测,认为是放电现象时,他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被人取笑,现在他通过周密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断,为人们揭开了雷暴之谜,三个叹号最好地表达了他的兴奋和激动呀。你想,此刻,他的心里能不高兴吗?读——
(生齐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师:他的心里能不激动吗?读——
(生再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师:他能不感到欣慰和自豪吗?读——
(生再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抓住文章中的标点引领学生感悟词语,把词语不易于表达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思维引向深入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讲述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为了让战士们走出草地,彭德怀决定杀掉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但是同志们又怎么忍心呢?既爱大黑骡子,又爱战士的彭德怀最终还是下了命令,上面这段话就是其中最感人的一幕。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深情的六个点(省略号)中省略了什么呢?接下来彭德怀和他的战士们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一写当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学生动笔,教师巡视,然后交流)
师:也许,此刻的我们都被感动着,那么,就把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和思绪,读出来共同分享。
生:彭德怀慢慢地走近大黑骡子的身边,弯下腰来,轻轻地抚摸着大黑骡子,眼睛凝视着远方,没有说一句话。这时候静极了,空气像凝结了一样,战士们看着彭德怀,没有任何的声音。许久,彭德怀慢慢地站了起来,转身轻轻地走开了。
师:多么深情的彭德怀,他太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了,合情合理,感人至深。
生:彭德怀眼睛注视着大黑骡子,他久久地站在那儿,一动也没有动,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的眼里闪着泪花,嘴角有些抽搐,但是他很快又控制了自己的情绪,猛地一挥手,然后转身离去,脚步是那样的匆匆。战士们明白彭德怀的意思,默默地走到了大黑骡子跟前。
师:多么细致地描写呀!毛主席有诗赞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此时的彭德怀既有久经沙场的刚强,又满含着“爱”的深情。
感悟语言不是表面的浅层平移,而是需要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触摸语言。这里的省略号是文本留出的空白,这空白是那样的丰满,那样的多彩。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捕捉这些“支点”,就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