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闻消费主义倾向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美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技术的创新、现代管理体系的推广以及资本运营的成功使得经济快速恢复并持续繁荣,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了后工业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消费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新闻消费主义倾向概述
  
  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①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以缜密的分析向世人揭示了无法克制的欲望是怎样被制造和复制的,怎样的一种社会逻辑支配着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西方文化霸权的一种形式,随着西方全球化阴谋的逐步得逞,消费主义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各个国家,当然也包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消费主义无孔不入,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被俘虏。在文化领域,大众文化是首当其冲的。鲍德里亚认为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盛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大众传媒以其绝对的优势复制着甚至制造着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并以强大的攻势宣扬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但是,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众文化的缔造者,大众传媒正在被消费主义所俘虏,成为受动者(与施动者相对应)。
  新闻作为大众文化最后的坚挺者,在这次消费主义的大潮中也未能幸免。新闻在商业逻辑和市场经济的支配下,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消费主义倾向。新闻消费主义倾向是指新闻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营造的“消费社会”氛围。新闻的消费主义倾向有三层含义:(一)新闻有意或无意地宣扬消费主义,与消费主义有关的新闻层出不穷,新闻在一定程度上鼓吹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二)新闻成为消费社会时代的消费品。新闻成为消费品无可厚非,一直以来它就是受众消费的对象,但是消费社会时代的新闻在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掩盖下更倾向于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和欲望需求。(三)受众被新闻消费,成为新闻主要的扮演者和参与者,新闻成为一个消费者,利用自己的受众资源创造和策划了民生新闻的繁盛。
  
  新闻消费主义的具体表现
  
  新闻消费主义倾向的具体表现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新闻宣扬消费主义,第二个方面为新闻成为消费社会时代的消费品,第三个方面为受众成为新闻的消费品。这三个方面与新闻消费主义倾向的三层含义一一对应。
  新闻宣扬消费主义是新闻消费主义倾向最浅显、最直接的表现。从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在宏观层面有两种转变:新闻内容以对“生产方式”的报道为主导逐渐向对“生活方式”的报道转变;新闻主体形象以“生产偶像”占多数逐渐向“消费偶像”转变。“生活方式”的报道的核心是社会的消费行为,包括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居室装修、卫生保健、服饰文化、烹饪美食等内容,同时还包括大量的生活消费的行情、趋势、热点、时尚与流行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扩版潮,晚报、都市报、生活报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末民生新闻的一拥而起等,无不昭示着关于生活方式报道的主导地位的到来。同时,对生活方式的报道也逐步进入严肃的党委机关报和中央电视台的各个新闻节目。我们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看到T型台上模特的身影、看到高档豪华的名车展销会、看到有关电影节、时尚周的种种的机会增加了不少。对“生活方式”报道的盛行,无疑在向广大受众传播一种消费主义的信息。从以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在努力塑造着生产方面的英雄,包括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英雄、具有严肃态度和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而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是“消费偶像”,是一些被包装过的明星,他们无不光鲜艳丽,他们无不“气度不凡”,他们无不身价百万,他们是时尚界的宠儿,他们是被物化的偶像,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有消费、消费、再消费。新闻的这两种转变其实都在不断地强化物与意义的关系,强调强加于商品之上的符号价值,引导人们对所谓“完备意义”和符号价值的追求。
  新闻成为消费社会时代的消费品,成为人们满足感官刺激和欲望需求的消费品。新闻成为一种商品在于它向人们提供了信息,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现在新闻在提供信息的掩盖下实则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心理欲望需求,成为消费主义的俘虏。新闻逐渐“泛化”、“软化”、“黄化”,不属于新闻范畴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走进新闻,严重影响了新闻的专业品质;硬新闻的报道进行软化处理,更加注重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和贴近性;“黄色新闻”比重越来越多,着力渲染新闻中的暴力、犯罪、色情、惊悚成分。新闻写作逐渐背弃零度风格,新闻故事化、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以现在兴起的倾诉类报道最甚。在新闻评论方面,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和报纸文字记者超越其职责对新闻进行的评论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者对新闻进行的评论都越来越个人化和情绪化,这样无非是想借评论来帮助或者代替受众宣泄情绪,无非是为了满足受众潜意识的心理需求,无非是想让这种只是宣泄和放纵情绪的评论成为市井细民们街谈巷议的对象,从而完成新闻向消遣的顺利转换,使新闻成为满足百姓欲望的满足品。新闻栏目和报纸越来越商品化,像普通商品一样,要包装、要宣传、要定位、要代言。新闻节目或报刊要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一套Vl标识系统,要有名主持名记者做宣传大使,所做的广告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其实新闻本身也在商品化,视觉效果越冲击越好,感觉越震撼越好,所以能用照片图像的绝不用文字和语言,能用彩色的绝不用单色的,标题能大的绝对不能小,版面、剪辑能制造悬念的机会绝对不放掉,也许这就是现在的新闻。这些看似是新闻在利用“受众至上”的商业原则来拉拢更多的受众,以赢得更大的利润,创造新闻的繁荣与昌盛,实则是新闻的衰落与无奈,是新闻的无能为力,是新闻屈从于受众的表现,使新闻丧失了客观与独立的高贵品质。
  新闻的消费主义倾向还表现在新闻更加注重利用商业原则去充分发挥受众资源的作用,去消费广大受众。受众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新闻的重要资源,也是维系新闻产业的基础。现在,受众在消费新闻的同时,新闻也在消费着他们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所见所感、家长里短、奇闻轶事,他们成为新闻内容的主角,他们与新闻工作者共同成为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有一天,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惊奇地发现一则一则的新闻都是我们的故事,一个一个的新闻主角是我们自己,原来我们已然成为新闻消费的对象。民生新闻的繁盛即是很好的证明,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对广大受众表现出空前的兴趣,他们关心当前发生在每一位受众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因为每个受众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成为第二天的新闻。
  关于新闻消费主义倾向的理性思考
  新闻消费主义是新闻业自觉地顺应市场经济的产物,新闻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尊重市场规律,市场经济使新闻的受众观快速地、顺利地转变为“受众中心论”。不可否认,从某个方面讲这是一种进步,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新闻从业者更懂得如何将新闻像其他商品一样“推销”给受众,更懂得“生产”怎样的新闻像商人一样迎合受众的需求,当然也更懂得利润最大化才是硬道理。受众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他们成为真正的“上帝”,实现了与大众传媒的互动。
  新闻消费主义使得新闻更贴近民众,更体察民情,更关注民生,切实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些帮助与服务。但是,新闻消费主义也使得新闻丧失了其应该具有的品质。
  首先,新闻应该是独立的,1974年11月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波特·史提瓦于在耶鲁大学的一场演讲中提出第四权理论,他认为新闻媒体是政府三权(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组织,新闻舆论形成了独立的第四权力。新闻的发展史也告诉我们,新闻不能依附于任何政治集团、商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不能屈从于任何既得利益。而新闻消费主义使新闻完全屈从于受众需求、完全屈从于商业利益和商业原则,使新闻丧失了独立的品格。其次,新闻应该是客观的。新闻独立是新闻客观的基础,新闻客观是新闻独立的要求,新闻丧失独立的品格之后很难保证新闻的客观。政府报刊、政党报刊依附于政治集团,所以无法保证新闻客观,消费时代的新闻屈从于商业利益和商业原则,所以也不可能保证新闻客观。新闻应该是真实、全面的,消费时代的新闻逐渐“黄化”、“软化”、“娱乐化”,报纸、电视把新闻事件的一个环节放大、放大、再放大,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这样怎么保证新闻的真实与全面。
  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消费时代下的新闻媒体较多地对“生活方式”、“消费偶像”进行报道,对社会日常生活进行报道,放弃严肃的深刻的政治报道。这样自然会使受众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只有生活没有政治的假象,这一假象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危害。
  “做公民就是要参与公共事务,通过理性、自由、公开的交流,同别人一起形成和讨论共同关心的重要社会问题。”②然而因为新闻的消费主义倾向,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威胁,新闻本身的品格遭到颠覆,新闻应有的责任和良心被丢弃,对舆论导向的淡化可能会使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对高尚神圣的拒绝可能导致庸俗文化的泛滥,而对感性价值的追求客观上将消解社会公共理性价值的地位,造成思想品位与“守门人”的缺席和失职,奇观的视像化和细腻的过程展示,不断膨胀着人们对符号欲望和感性本能的追逐,使人们开始陷入一种对虚假需要无休止渴望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批判的理性和辨别能力,成为马尔库塞说的畸形的单向人。波兹曼认为,什么样的媒介造就什么样的公民,大卫·阿什德认为平民百姓主要是通过日常接触大众媒介来培养各种态度的。消费时代的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缺乏具有批判意识的深度见解,新闻报道持有的态度往往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这样的媒体怎能培养出公民社会所需的理性而负责的公民。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对现代人有这样的描述:“大多数人很少独立地思考;在大部分问题上,他们所接受的意见都是现成的意见;他们无论是生来具有还是受人哄骗而接受这套或那套信仰,都同样感到满意,这些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在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的渗透和洗礼下,日益放弃了独立判断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现代人。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中提出“公共领域”一词,所谓公共领域就是指公共意见自由表达和交流的公共空间,它具有与公权力相抗衡的能力,对公民社会和公共理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利用公共领域实现自己的诉求,并实现对政府的监督,但是公共领域的主体必须是不服从任何权威的、独立的,具有批判意识和理性思维的公众。马尔库塞所说的畸形的单向人是不可能担当起这样的重任的,也就是说深受新闻消费主义倾向影响的受众是担当不起此重任的。
  新闻消费主义倾向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理性思维、独立判断的能力,对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共理性都有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新闻媒体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树立理性而负责的新闻媒体观,不能臣服于消费主义这一浪潮。
  
  注释:
  ①黄平文:《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徐贲:《公民参与和社会主义》,《南方周末》,2004年1月29日。
  
  参考文献:
  1.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辜秋菊、费丽君:《传媒消费主义热潮的冷思考》,《新闻界》,2007(4)。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一则新闻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重要之点是要看标题设计得是否新颖、巧妙。标题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不可能只是纯客观的简单再现,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要熔铸着作者对人物、事件、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出作者以及报纸鲜明的情感色彩。给标题赋予感情色彩,对新闻内容作出“一句话评论”,就能更深刻地揭示新闻的社会意义,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标题生动鲜活、光彩照人呢?    直抒胸臆    这
素质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生理、心理、品德、知识及智能各方面,尤其在全国经济形势疲软和就业压力下更加应该
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以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悠长的情韵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优秀
研究目的及方法    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同时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在大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也有可能;弄清大学生媒介素养处于何种水平,是对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系统了解和分析现阶段河南省属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促进媒介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此次调查时间为2008年3月至4月,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从多年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入手,寻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策略。 How to effec
针对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在中职院校中,对于人才培养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阐述了单
我们知道,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发达,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又一渠道。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传播,是新闻对外报道的一个全新而高效的媒介。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有很大差异,首先它是一种非纸质新闻载体,属于超文本范围的阅读材料和传播媒体,其次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传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在对外宣传报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同时在计算机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领域也受到了信息化手段的渗透,并促使教育工作全面走向变革之路。在对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