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徐州市当前园林养护工作中的重建轻养、精细化养护不足、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养护队伍建设跟不上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调配资金、精细化养护、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意在通过探索和讨论,推进当前园林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园林养护;问题;对策分析
随着徐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园林绿化工程、公园绿地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绿地总量大幅提升,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围绕园林养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当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建不管养”,重建轻养现象依然明显
近年来,徐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园林养护市场化模式也不断深化,但管建不管养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相对于不同游客量、不同功能定位、不同景观性质的绿地标段,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在通货膨胀和人工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每年绿化养护招投标所投入的资金却不断压缩,不涨反降,中标企业为保证利润,只能压缩成本,致使养护设备投放不足,养护管理方式滞后,对于园林树木的修剪、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也不能及时开展,导致养护效果逐年下降。多年下来,政府绿化养护招标甚至出现流标现象,体现出政府对城市绿化养护特别是后续的资金保障持续性明显不足,企业对绿化养护工程的热情也在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园林绿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
1.2精细化养护管理不足,“粗放式”状态仍有存在
随着我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的数量、体量不断增多,绿化养护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粗放式管理”养护意识依然较重,养护过程中仍以简单的除除草、施施肥、打打药,修修剪剪了事,精细化养护意识及成效并不明显。有些养护企业的养护标准、管理方式、养护队伍的技术能力跟不上,对待新建公园局部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景观特征、植物的生长规律等理解不足、掌握不透,几年下来,原本绿化景观的特色成效和优秀品质不断下降甚至变味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对于多年的老公园、小区绿地而言,部分植物的退化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导致养护人员投入量减少、个人分担面积大、技术水平低,缺珠断带的补种补植跟不上,绿地修剪养护、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植株疯长无型、模纹层次不明等现象较为突出,养护企业又无有效措施,所以精细化养护更加难以保证。
1.3考核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绿化养护标准落实不到位
随着近几年我市开放式公园的不断增加,分级考核监督、各级巡查互查、“片长制”等考核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创新,但在实际运作中却也存在各种不适应现象。有时分级考核层层遇阻,长效管理落实不下,有时“片长制”突显死板,各级巡查、互查打分又太繁琐,执行“走过场”,从而导致各种绿化养护标准落实不足,监督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市民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群众绿化保护意识观念淡薄,对公园、绿地的各种管理规定视而不见,部分公园、绿地保安力量不足,游园秩序维护不到位,甚至出现践踏草坪、攀折花枝等现象,绿化景观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4技术培训创新能力有限,养护队伍建设跟不上
目前我市绿化养护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养护方法和措施简单粗放,缺乏一定的技术性。绿化养护人员年龄大,工作效率低、流动性大,难以实现熟练工种和技术力量的积累和沉淀,同时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树种、新技术和新理念接受程度慢,创新性也明显不足。由于园林绿化行业的工作环境恶劣、体力劳动量大,长年的室外工作,风吹日晒,薪资待遇又不高,让很多年轻人拒而远之,致使绿化养护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从而间接导致养护企业的整体养护水平和状态难以快速提升和转变。
2. 解决当前问题的路径及对策
2.1转变思路,调配资金,努力实现“三分建、七分养”
为全面保护园林绿化成果,首先政府应转变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重要性,将园林建设资金投放向养护管理倾斜,解决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根据绿地功能定位、养护绿化体量、承载游客流量、景观基本特性以及养护人工费用等因素,标地块、分类别、定等级,全面核算养护成本。在确保企业的基本利润前提下,增加对城市中心区域、游客承载量大、日常养护难度高的绿地资金投放量,并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以确保一些城市重点绿地养护工作顺利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护企业有足够的热情開展工作,维护园林绿化景观养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和长久性发展。
2.2去除“粗放式”模式,让精细化养护成为新常态。
在绿化养护中,养护企业应充分调动养护人员积极性,对新建公园、绿地应侧重技术养护,多拨调养护水平较高、创新理念丰富的人员统筹养护管理,按照不同季节特性、不同植物品种,安排养护管理中的补植、修剪、施肥、喷药、抗旱、防寒等工作,对重点特色景观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确保公园景观品质不下降,不变味。对老公园、绿地则应增派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对长势过快的植株以重修、重剪,压制植株生长势头,保持绿化景观的层次和疏密度。同时在管理方式上制定精细化养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拟定养护措施,建立完善的长效化养护机制。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疏通信息收集渠道,形成“闭合式”的管理回路,全面提高精细化养护能效。
2.3完善监督考核管理机制,确保绿化养护标准落到实处
进一步完善综合养护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查找人员与制度执行、配合上的漏洞,让复杂流程简单化、考核评定易操作,提高主管部门监督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服务等信息化手段,通过改善采集终端,建立网络化、数字化考核平台,把园林绿化养护现场、监督考核人员、上层审核机关、综合养护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交互式监督管理系统,让绿化养护规范和标准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提高广大市民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2.4加强园林队伍建设,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绿化养护企业应加强园林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修剪、园艺机械操作、园林植保、病虫害防治等操作技能,及时了解、认知养护管理工作新技术、新工艺、新趋势和新动态,提升企业竞争力。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园林绿化养护企业的沟通交流,开展技能交流观摩,组织举办园艺、盆景、修剪、插花等活动,创造技术交流机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保障,共同提高绿化养护综合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市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实际养护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园林绿化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分析,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工作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对策,不断发挥它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境佳.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4(04):189-190.
[2]俞连刚.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探讨[J].现代园艺,2014(20):205-206.
关键词:园林养护;问题;对策分析
随着徐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园林绿化工程、公园绿地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绿地总量大幅提升,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围绕园林养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当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建不管养”,重建轻养现象依然明显
近年来,徐州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园林养护市场化模式也不断深化,但管建不管养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相对于不同游客量、不同功能定位、不同景观性质的绿地标段,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在通货膨胀和人工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每年绿化养护招投标所投入的资金却不断压缩,不涨反降,中标企业为保证利润,只能压缩成本,致使养护设备投放不足,养护管理方式滞后,对于园林树木的修剪、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也不能及时开展,导致养护效果逐年下降。多年下来,政府绿化养护招标甚至出现流标现象,体现出政府对城市绿化养护特别是后续的资金保障持续性明显不足,企业对绿化养护工程的热情也在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园林绿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
1.2精细化养护管理不足,“粗放式”状态仍有存在
随着我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的数量、体量不断增多,绿化养护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粗放式管理”养护意识依然较重,养护过程中仍以简单的除除草、施施肥、打打药,修修剪剪了事,精细化养护意识及成效并不明显。有些养护企业的养护标准、管理方式、养护队伍的技术能力跟不上,对待新建公园局部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景观特征、植物的生长规律等理解不足、掌握不透,几年下来,原本绿化景观的特色成效和优秀品质不断下降甚至变味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对于多年的老公园、小区绿地而言,部分植物的退化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导致养护人员投入量减少、个人分担面积大、技术水平低,缺珠断带的补种补植跟不上,绿地修剪养护、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植株疯长无型、模纹层次不明等现象较为突出,养护企业又无有效措施,所以精细化养护更加难以保证。
1.3考核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绿化养护标准落实不到位
随着近几年我市开放式公园的不断增加,分级考核监督、各级巡查互查、“片长制”等考核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创新,但在实际运作中却也存在各种不适应现象。有时分级考核层层遇阻,长效管理落实不下,有时“片长制”突显死板,各级巡查、互查打分又太繁琐,执行“走过场”,从而导致各种绿化养护标准落实不足,监督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市民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群众绿化保护意识观念淡薄,对公园、绿地的各种管理规定视而不见,部分公园、绿地保安力量不足,游园秩序维护不到位,甚至出现践踏草坪、攀折花枝等现象,绿化景观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4技术培训创新能力有限,养护队伍建设跟不上
目前我市绿化养护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养护方法和措施简单粗放,缺乏一定的技术性。绿化养护人员年龄大,工作效率低、流动性大,难以实现熟练工种和技术力量的积累和沉淀,同时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树种、新技术和新理念接受程度慢,创新性也明显不足。由于园林绿化行业的工作环境恶劣、体力劳动量大,长年的室外工作,风吹日晒,薪资待遇又不高,让很多年轻人拒而远之,致使绿化养护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从而间接导致养护企业的整体养护水平和状态难以快速提升和转变。
2. 解决当前问题的路径及对策
2.1转变思路,调配资金,努力实现“三分建、七分养”
为全面保护园林绿化成果,首先政府应转变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重要性,将园林建设资金投放向养护管理倾斜,解决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根据绿地功能定位、养护绿化体量、承载游客流量、景观基本特性以及养护人工费用等因素,标地块、分类别、定等级,全面核算养护成本。在确保企业的基本利润前提下,增加对城市中心区域、游客承载量大、日常养护难度高的绿地资金投放量,并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以确保一些城市重点绿地养护工作顺利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护企业有足够的热情開展工作,维护园林绿化景观养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和长久性发展。
2.2去除“粗放式”模式,让精细化养护成为新常态。
在绿化养护中,养护企业应充分调动养护人员积极性,对新建公园、绿地应侧重技术养护,多拨调养护水平较高、创新理念丰富的人员统筹养护管理,按照不同季节特性、不同植物品种,安排养护管理中的补植、修剪、施肥、喷药、抗旱、防寒等工作,对重点特色景观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确保公园景观品质不下降,不变味。对老公园、绿地则应增派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骨干力量,对长势过快的植株以重修、重剪,压制植株生长势头,保持绿化景观的层次和疏密度。同时在管理方式上制定精细化养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拟定养护措施,建立完善的长效化养护机制。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疏通信息收集渠道,形成“闭合式”的管理回路,全面提高精细化养护能效。
2.3完善监督考核管理机制,确保绿化养护标准落到实处
进一步完善综合养护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查找人员与制度执行、配合上的漏洞,让复杂流程简单化、考核评定易操作,提高主管部门监督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服务等信息化手段,通过改善采集终端,建立网络化、数字化考核平台,把园林绿化养护现场、监督考核人员、上层审核机关、综合养护数据库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交互式监督管理系统,让绿化养护规范和标准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提高广大市民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2.4加强园林队伍建设,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绿化养护企业应加强园林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修剪、园艺机械操作、园林植保、病虫害防治等操作技能,及时了解、认知养护管理工作新技术、新工艺、新趋势和新动态,提升企业竞争力。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园林绿化养护企业的沟通交流,开展技能交流观摩,组织举办园艺、盆景、修剪、插花等活动,创造技术交流机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保障,共同提高绿化养护综合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市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实际养护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园林绿化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分析,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工作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对策,不断发挥它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境佳.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4(04):189-190.
[2]俞连刚.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探讨[J].现代园艺,2014(20):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