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 有效性 新课标
  在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实际和实践;只重视“教”的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而忽视了“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只强调教学的个性特色,而忽视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所以这些不良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许多条件,如社会的教育环境、教育者的素质、学生的知识水平等,也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和举措,而本文着重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和目标、思想政治课特点、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粗浅探讨。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感悟到,要克服上述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确确实实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其课程性质时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新课标在阐述其课程总目标时也指出:“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或高效教学,必须抓住这个特点,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偏离这个性质和目标。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有真挚的情感探索与体验,这是任何时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必须守住的底线。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新课标把指出:“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这些精辟论述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笔者认为,不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改革,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在这个方面,笔者的做法是:结合教材的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并指导学生作一些课题探究。如笔者在进行《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写出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进行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时,联系天宫一号发射事件,引导学生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利用节假日,布置一些探究课题,如《学习型社会如何建立》、《改革开放30年之我见》、《神舟号中的哲学》等,引导学生从文化、经济、政治、哲学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力求通过“设疑引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所以在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政治老师应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列举出现实的生活材料,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得到提高。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的任务,根据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原则,开展生动的课堂活动,让活动来引出学习的问题,让问题启发学生去探究和发现,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设疑引思”。设疑引思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政治老师不能只是单纯地把问题带进课堂,然后把答案机械性地留下。所以,只有认识到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2]刘焱.构建政治课有效课堂的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6--5
  [3]袁国正.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4]吴奇.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9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的课堂应该是一种由师生互相参与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成为主动探索与求知的角色.而教师在课堂中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传授者、组织
【摘 要】微时代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来临并逐渐渗透到方方面面,教育领域方面也不例外。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微课引入教学中,并将它运用于导学、重难点讲解、课外延伸和巩固复习等方面,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开展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课 初中地理教学 应用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展开的,以小视频为载体的,对知识点讲解的视频。这种模式将冗杂的知识化成比较固定的几个知识点,让
中考作文分数,原本就占据着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加之人为阅卷的较大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广大考生及家长对中考作文阅卷的争议。事实上,作文阅卷是非多,这主要源自于两点:一是阅卷者的主观文学素养及喜好决定了考生作文分数的高低,这导致考生所获得的作文分数似乎有了一些“运气”的成分;二是扁平化的阅卷给分方式限制了优等卷与基础卷作文之间的分值差距,如此的结果,便是优等卷的分数不是那么高,基础卷的分数也不是
期刊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习,由生活作为切入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说,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既是实施新课程的客观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初中生生物教学效率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对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展开研究,提出从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作业与练习生活化三个方面着手来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
【摘 要】备课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现在逐渐被教师所忽略,且出现了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 本文首先剖析了备课、上课两张皮现象发生的原因,接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现在有些教师从网络中一味地照搬照抄,或者随便写写教案应付检查,这样的教学成绩能好吗?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高度重视备课,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我也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程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如果打造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做了初步的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
如何实现对管理者的管理李善波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类企业集团或经济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在不违背经济规则和社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争取组织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经
【摘 要】化学实验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合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随着课改的发展,绿色化学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化学教学中最容易产生污染物的阶段就是化学实验。因此,在化学教学阶段,化学老师务必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于化学实验当中。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简要谈一谈高中化学教学实验绿色化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绿色化 改进  绿色化学是
【摘 要】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科之间的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基本理念,成为现在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现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出发,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后提出了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