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鲁艺音乐教育及其影响内涵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延安时期鲁艺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一段历史,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旧中国”与“新中国”的音乐之路,因此,延安鲁艺音乐是每一个中国音乐人无法逃避的历史现实,是值得中国音乐界深深思考的一段历史事实。
  关键词:音乐教育;延安时期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8 年4 月在延安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其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鲁艺建校以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干部,对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鲁艺在音乐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
  一、延安时期的文化内涵及其体现
  ?1935年10?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吴起镇再到1948年3?这近13年的时间被称之为延安时期。延安时期,?量红??乐作品问世,?为流传,引导?们积极向上,与?族精神?起成长,为??的??群众提供了强?的精神保障,这些红??命歌曲不仅在当时?舞着千百万中华?族??勇往直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们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现实?活;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鲁艺?,我们应该践?和发扬?鲁艺精神,传唱红??命歌曲,传唱经典佳作,不忘初?,牢记使命,坚定?化?信,让经典成为新时代担当作为的精神动?,传承红??化,让红?精神放出新时代的光芒,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党的?九?报告中指出:“?化?信是?个国家、?个?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量。”所以延安时期鲁艺音乐教育中的红??化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化中重要的?个组成部分,作为党内政治?化的源头,不仅让我们坚定了?化?信,提?了?化软实?,也为我们建设?化强国提供了引领和?撑。
  二、延安时期的音乐教育
  延安时期音乐教育,起到了响应与积极配合抗战的作用。鲁艺办学两年后,制定了趋于正规化和专门化及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目的是为培养适合于战时、建国双重需要的高水准文学艺术人才。鲁艺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文艺学院,当前任务在专门化,既要培养抗战需要的文艺人才,还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造就一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教育干部,要做长期打算,为将来的全国文艺活动培养干部。
  进入正规化教育阶段后,鲁艺在教学体制和组织机构方面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对各专业的教学、研究、创作和演出等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将原来各系和专业团、场等单位归口管理,组建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四个专业部,以及教务、编译、干部、院务等四个行政职能处。文学部下辖文学系和文艺工作团,戏剧部下辖,实验剧团和平剧团,音乐部下辖音乐系和音乐工作团,美术部下辖美术系和美术工厂。从此鲁艺转入正规化,专门化的教学轨迹。
  在音乐教育正规划的同时成立了民间音乐研究会,1939年春,为了更好的引领抗战歌咏运动,鲁艺成立了民歌研究会,进行民歌采集活动。机构设在音乐系,目的是以民歌为基础,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品。采集活动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辐射至各抗日根据地。1941年2月,民歌研究会改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各抗日根据地亦成立相应机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仍以鲁艺音乐系师生为骨干,大量采集民歌素材,并编辑出专利十余期。1943年,民间音乐研究会收集民歌2000余首,受到边区文委奖励。在民歌采集活动中,安波、张鲁、关鹤童、刘炽、马可成绩显著,被称为“郿鄠(眉户)五人团”。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随着困难时期的到来,活跃发展中的延安文艺界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和争论。为寻求文艺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全党的工作方法,1942年5月2日至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制定了党领导文艺界的纲领性文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延安文艺运动有了成熟的理论、政策作为指导,鲁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师生带头实践《讲话》精神,率先深入到火热的工农兵生活中,吸取民间艺术营养,创造性的改造旧的民间秧歌,推出了加入革命题材的新秧歌。1943年春节,鲁艺秧歌队率先走上街头,掀起了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引领延安文艺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三、延安时期鲁艺音乐教育中红色文化及其内涵和影响
  延安时期的音乐教育克服了长期以来办学条件差、教学师资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使陕甘宁边区的音乐教育在不同层次上都得以长足发展,并结束了延安地区长期没有专业化音乐院校教育的局面。延安时期的音乐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音乐内容扎根于社会现实并与政治宣传相结合,将学习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做到了学以致用。延安时期音乐教育的经验和精髓就在于它坚定的革命精神,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时至今日,研究延安时期的音乐教育对于当前音乐界弘扬延安精神,探索和发展音乐教育模式,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的内容始终贯穿鲁艺音乐教育的课堂内外,从音乐课程的设置、课堂内容的选择、歌曲创作的思路等方面,都有红色文化的影子,对于我们当代在高校等育人机构开展思政课程等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保护利?好延安红?资源、发扬好红?传统、传承好红?基因,让红?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作为新时代鲁艺?,我们应该践?和发扬?鲁艺精神,传唱红??命歌曲,传唱经典佳作,不忘初?,牢记使命,坚定?化?信,让经典成为新时代担当作为的精神动?,传承红??化,让红?精神放出新时代的光芒,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延安?部学院.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研究.[M].中央?献出版社.201105;
  [2] 吕品、张雪艳.延安?乐史.[M].太??艺出版社.201201;
  [3] 张志超 齐保莉.延安时期音乐教育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904;
  [4] 鲁姝瑾.延安时期鲁艺音乐教育的艺术实践[J].蘭台世界.201104;
  [5] 鲁姝瑾.延安时期鲁艺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上旬).201808;
  作者简介:1.郑茜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2015级本科。
  2.兰庆炜(副教授)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教学秘书。
  项目编号:延安大学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成果 项目号:201810719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则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后者不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同时还具有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完善自我的功能。高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类型,一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因而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很容易陷入困境,甚至备受冷落。以此为背景,如何找好教学切入点,提升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占时多、影响大、授面广,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在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思政教 育缺失现象,在高校英语课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对大学英语教学提 出的新要求。要想确保“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推进,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制 定“教学”“育人”双大纲、深化课堂内容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
期刊
摘 要:以石墨烯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的温度以及氢氧化钠浓度条件下合成出氧化铈/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评价所得产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氧化铈颗粒更小且更趋向均匀分散,氧化铈/石墨烯复合材料相对于氧化铈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反应温度为180 ℃、NaOH浓度为9 mol/L所制备出的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兴安县高尚镇依托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积极开展 “三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创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驱动的变化,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大学生中,创新意识薄弱、创业成功率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动力均呈现出新常态的典型特
期刊
(一)项目内容概述  在新兴事物与外来文化冲击下,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本应该作为继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但大多数却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文物的价值所在,习近平主席说:“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所以设立此项目,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将现代的新技术新思想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受青年群体欢迎的设计手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打造一款集传统文化科普与休闲娱乐所结合的
期刊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进步,我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也逐渐提高。如今,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求,更多的花费金钱来丰富自己的物质,而其中存在着一部分没有收入的大学生。  但是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生活费的多少更像是生活的底气,打个比方,假如和室友出去吃饭玩耍,一般来说抢先付账的人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不管这顿饭花了多少钱,都会让别人对你这种大方豪气的人赞美有加。现在各种品牌的衣服数不胜数,用华丽的外形来吸引大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源,它承载着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丰富的文化内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悠长璀璨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后人传承和发扬。语文科目作为发扬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发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文化;发扬;策略  引言
期刊
摘 要:唐代的国势隆盛,政治安定、经济文化交流极其活跃,为绘画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唐代绘画继承汉魏六朝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艺术营养,在题材、形式、风格技巧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风貌。其中,唐代的工笔人物画是绘画发展的一个高峰,在人物画的绘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研究意义。通过对唐代人物仕女画《簪花仕女图》在造型特点、构图章法、绘画技法的分析,加深对唐代工笔人物画传承脉络的了解以及
期刊
摘 要: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并不高,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久而久之数学技能得不到提升,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对优化高职数学课堂,打造个性化的学生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在课堂中发挥潜能,实现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数学;个性化;高职生;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