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语文教学,发扬中华文化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jia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源,它承载着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丰富的文化内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悠长璀璨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后人传承和发扬。语文科目作为发扬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发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文化;发扬;策略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我国五千多年的璀璨文化历史,它拥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拥有极大的文化传承价值,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主动承担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而学生作为祖国希望和未来的栋梁,更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记于心。在初中阶段,将中华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充分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其精华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和品行,而且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做好中学语文教学,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学生而言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
  一、语文教学中,影响中华文化发扬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方式,影响中华文化的发扬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分数高低十分看重,急于将全部知识灌输给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采用了“填鸭式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侧重于文章大意的疏通,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内容,忽略了文章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审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影响中华文化的发扬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情感和文化素养,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地课堂,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然而,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背诵默写、课后习题训练和课堂小测等方法,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升学习效率,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自身缺少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不利于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吸收,更不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三)学习氛围的淡薄,影响中华文化的发扬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思想还不成熟,由于不能完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学生有很大的可塑造性,而在当今社会,许多外国文化的引入逐渐被初中学生所接受,在相对的比较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了心理误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相对守旧、落后,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大部分时间被用来完成作業,对中华传统华的理解和学习,往往是通过教师课堂被动的教授进行学习了解,加上教师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了不愿过多接触、学习的心理。究其原因,因为社会和学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和学习氛围的淡薄,导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积极性。
  二、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利用教材发扬中华文化的学习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课本教材,教师教学需要依据课本进行解读,语文教材中蕴涵着大量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既有利于丰富学生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发挥学生掌握相关文化精髓。语文课程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除了注重教材中古诗文教学外,对于一些诗词、诗歌、散文、小说等含有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和题材进行讲解,丰富学生的学识和素养,有助于学生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起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例如,在教材中《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本文看似是对我国园林建筑介绍,并未明确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揣摩和理解,通过作者对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赞美,能领会到中华传统建筑的精妙绝伦,认识到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利用情境教学发扬中华文化的学习
  在语文学习中,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比较复杂、难学,加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更无法提起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事物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过程更接近于生活。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利用演示法、巧设问题法等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课程时,教师通过搜集一些关于我国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资料,做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中演示给学生观看学习,在教学中对中华传统习俗起到宣传教育作用,使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了清楚的了解,在学习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设课后文化学习氛围,弘扬中华文化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教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开端,只起到部分学习效果,还需要学生利用课后业余时间更深层次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能够起到更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作用。例如,在班级举办春联书写比赛,教师可以利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在游玩观赏中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统文化底蕴的理解,从而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
  结语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新教学理念背景下,对于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素养,做好语文教学,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知识,更能塑造学生的品行,能够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艳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下),2019(05):88-89.
  [2] 杨倩.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弘扬与渗透[J].甘肃教育,2018(15):60.
  [3] 王春霞. 初中古诗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连词“和”的并列用法是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语法项目。由于缺乏系统认知以及教学的不得体,留学生在使用“和”时出现大量偏误。本文通过分析越南留学生“和”的偏误语料,发现其存在误加、误用、缺漏、错序方面的偏误,从教和学两个维度提出了克服偏误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和”;并列结构;越南;留学生;偏误  通过分析越南留学生使用并列连词“和”的偏误语句,可以归纳出误加、误用、缺漏和错序四大类。  第
期刊
摘 要:格斗擒拿技术是当代大学生入学必修课,对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搞好此项训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而且还要求管理及承训者科学组织,灵活施训,因势利导,齐心协力收获最好训练成效。  关键词:格斗擒拿;训练控制;防护技能  2019年1月11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于2019年8月起在全国施行,这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2016-2018年青岛市某点位气溶胶中210Po的放射性水平活度范围为0.050-0.6mBq/m3,该点位的气溶胶中210 Po的放射性活度水平处于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本底水平。青岛市某点位气溶胶中210Po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对环境空气气溶胶样品中210Po的放射性活度浓度的影响做数据支撑。  关键词:气溶胶;钋-210;青岛  210Po
期刊
摘 要:德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则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后者不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同时还具有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完善自我的功能。高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类型,一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因而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很容易陷入困境,甚至备受冷落。以此为背景,如何找好教学切入点,提升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占时多、影响大、授面广,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在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思政教 育缺失现象,在高校英语课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对大学英语教学提 出的新要求。要想确保“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推进,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制 定“教学”“育人”双大纲、深化课堂内容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
期刊
摘 要:以石墨烯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的温度以及氢氧化钠浓度条件下合成出氧化铈/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评价所得产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氧化铈颗粒更小且更趋向均匀分散,氧化铈/石墨烯复合材料相对于氧化铈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反应温度为180 ℃、NaOH浓度为9 mol/L所制备出的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兴安县高尚镇依托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积极开展 “三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创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驱动的变化,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大学生中,创新意识薄弱、创业成功率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动力均呈现出新常态的典型特
期刊
(一)项目内容概述  在新兴事物与外来文化冲击下,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本应该作为继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但大多数却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文物的价值所在,习近平主席说:“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所以设立此项目,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将现代的新技术新思想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受青年群体欢迎的设计手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打造一款集传统文化科普与休闲娱乐所结合的
期刊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进步,我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也逐渐提高。如今,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求,更多的花费金钱来丰富自己的物质,而其中存在着一部分没有收入的大学生。  但是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生活费的多少更像是生活的底气,打个比方,假如和室友出去吃饭玩耍,一般来说抢先付账的人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不管这顿饭花了多少钱,都会让别人对你这种大方豪气的人赞美有加。现在各种品牌的衣服数不胜数,用华丽的外形来吸引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