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的沃勒尔先生和莉莉女士在过去的20多年中,曾多次来中国旅游参观,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87年在桂林旅游时,他们和我的大儿子相识并成为好朋友。1992年4月,他们还专程来中国参加了我儿子的婚礼。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彼此之间的友谊亦日渐深厚。
我和老伴,还有长孙子,以及女儿一家4口共7人去澳大利亚旅游,并应邀到沃勒尔先生和莉莉女士家中做客。当我们到达悉尼机场时,早已在外等候的莉莉已经到出口大厅迎接我们了。相别十几年后再次重逢,大家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沃勒尔和莉莉夫妇在悉尼和麦克里港都有住房,大部分时间是住在麦克里港的牧场里。这次莉莉是专程从距悉尼450公里的牧场到悉尼来安排接待我们的相关事宜的。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沃勒尔和莉莉事先已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对我们的吃、住、用、行,都一一做好了安排。他们不仅购买了大米、辣椒、水果、蔬菜等我们习惯食用的物品,还特地到华人店购置了一些我们专用的东西,甚至连我们所带电器的转换插头都买好了。我们不懂英文,莉莉还特地为我们订购了一份《华人日报》。
安顿好一切后的第4天,莉莉带着我们到她的牧场去游玩了几天。在那里,莉莉每天早晨帮助沃勒尔去料理牛群,早餐后,莉莉则开车带我们去附近的镇上去看海,参观港湾、动物园等,每天都要到下午5点左右才能回家,而沃勒尔则在家为我们准备好晚餐。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星期就过去了。
以后的几天里,莉莉每天开车带我们出去参观,包括国家森林公园、悉尼塔、大教堂、邦迪海滩、悉尼水族馆等。在参观悉尼歌剧院时,莉莉还专门为我们请了华人导游,仔细参观了歌剧院外部、内部的结构,还参观了歌剧院、音乐厅,剧场等4个厅,介绍了中国歌唱家宋祖英、蒋大为、音乐家谭盾来音乐厅举办演唱会的情况。
尽管我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之间互相体贴,互相适应,不仅弥补了饮食文化的差异,还使每天的用餐时间充满了乐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安排是:一天中式饭菜、一天法式西餐,交叉进行。吃中餐时,沃勒尔夫妇都能熟练地使用中国餐具——筷子,甚至连夹油炸花生米也毫无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还逐渐喜欢上了辣椒。有一次,我用海南产的特辣辣椒酱炒干豆角丝,最后还剩下一点点,莉莉见状,拿起筷子吃了个干干净净,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轮到吃法式西餐时,则由他们来做老师,从烹饪的介绍到用餐习惯、餐具使用等,一一“把关”。他们自制的烤面包、烤牛肉、烤土豆、烤南瓜等,味道极香。蔬菜沙拉、水果捞等,更是美不胜收。我们每天围坐在餐桌边,就像过节似的,悠闲地品尝着各式美味,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看到他们自制的面包很有特色,我们很想向他们学习面包的制作,沃勒尔就邀请我们观看他制作面包的全过程:和面、加温发酵、揉面、送进烤炉,一一介绍清楚,对关键的时间、温度及配料等,他还给我们写在纸上,并赠送了一些配料给我们拿回家做试验。
我们准备离开麦克里港去他处游玩,那天凌晨2点,沃勒尔和莉莉就起床了,亲手为我们准备好了路上吃的早餐,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甚至还给我们准备了一大包一次性筷子。他们想得如此周到,我们都十分感动。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沃勒尔,由莉莉开车送我们去离她家30公里的麦克里镇。在车站,莉莉和我们一一告别。当莉莉和我最后拥抱吻别时,我们久久不愿松开手。
汽车开动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沃勒尔夫妇家做客18天,他们和他们的真诚与热情让我们永世难忘。
(责编/曹阳)
我和老伴,还有长孙子,以及女儿一家4口共7人去澳大利亚旅游,并应邀到沃勒尔先生和莉莉女士家中做客。当我们到达悉尼机场时,早已在外等候的莉莉已经到出口大厅迎接我们了。相别十几年后再次重逢,大家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沃勒尔和莉莉夫妇在悉尼和麦克里港都有住房,大部分时间是住在麦克里港的牧场里。这次莉莉是专程从距悉尼450公里的牧场到悉尼来安排接待我们的相关事宜的。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沃勒尔和莉莉事先已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对我们的吃、住、用、行,都一一做好了安排。他们不仅购买了大米、辣椒、水果、蔬菜等我们习惯食用的物品,还特地到华人店购置了一些我们专用的东西,甚至连我们所带电器的转换插头都买好了。我们不懂英文,莉莉还特地为我们订购了一份《华人日报》。
安顿好一切后的第4天,莉莉带着我们到她的牧场去游玩了几天。在那里,莉莉每天早晨帮助沃勒尔去料理牛群,早餐后,莉莉则开车带我们去附近的镇上去看海,参观港湾、动物园等,每天都要到下午5点左右才能回家,而沃勒尔则在家为我们准备好晚餐。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星期就过去了。
以后的几天里,莉莉每天开车带我们出去参观,包括国家森林公园、悉尼塔、大教堂、邦迪海滩、悉尼水族馆等。在参观悉尼歌剧院时,莉莉还专门为我们请了华人导游,仔细参观了歌剧院外部、内部的结构,还参观了歌剧院、音乐厅,剧场等4个厅,介绍了中国歌唱家宋祖英、蒋大为、音乐家谭盾来音乐厅举办演唱会的情况。
尽管我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之间互相体贴,互相适应,不仅弥补了饮食文化的差异,还使每天的用餐时间充满了乐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安排是:一天中式饭菜、一天法式西餐,交叉进行。吃中餐时,沃勒尔夫妇都能熟练地使用中国餐具——筷子,甚至连夹油炸花生米也毫无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还逐渐喜欢上了辣椒。有一次,我用海南产的特辣辣椒酱炒干豆角丝,最后还剩下一点点,莉莉见状,拿起筷子吃了个干干净净,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轮到吃法式西餐时,则由他们来做老师,从烹饪的介绍到用餐习惯、餐具使用等,一一“把关”。他们自制的烤面包、烤牛肉、烤土豆、烤南瓜等,味道极香。蔬菜沙拉、水果捞等,更是美不胜收。我们每天围坐在餐桌边,就像过节似的,悠闲地品尝着各式美味,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看到他们自制的面包很有特色,我们很想向他们学习面包的制作,沃勒尔就邀请我们观看他制作面包的全过程:和面、加温发酵、揉面、送进烤炉,一一介绍清楚,对关键的时间、温度及配料等,他还给我们写在纸上,并赠送了一些配料给我们拿回家做试验。
我们准备离开麦克里港去他处游玩,那天凌晨2点,沃勒尔和莉莉就起床了,亲手为我们准备好了路上吃的早餐,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甚至还给我们准备了一大包一次性筷子。他们想得如此周到,我们都十分感动。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沃勒尔,由莉莉开车送我们去离她家30公里的麦克里镇。在车站,莉莉和我们一一告别。当莉莉和我最后拥抱吻别时,我们久久不愿松开手。
汽车开动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沃勒尔夫妇家做客18天,他们和他们的真诚与热情让我们永世难忘。
(责编/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