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哩东小学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新课程要求下,更加尊重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改变自己在课堂的角色,要树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要做主人了,那么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形式多样,但都体现在做课堂的小主人。如在语文课上自学生字词,敢于提出问题等等方面,这也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古人有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而也可推理不疑则不进,可见,在学习中提出疑问的重要性。大教育家孔子提倡多闻、多问、不耻下问。他认为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把学和问结合起来。他经常鼓励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也强调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求学生通过自求自得来获得知识,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求自得之也。”《中庸》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宋代理学家将其简称为学、问、思、辨、行。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问”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仅一直被古代教育家们强调着,而且也是近代的中外教育家备受推崇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三少三多:在校的时间少,自学的时间多;有教师的时间少,没有教师的时间多;学的知识能直接运用的少,需要自己创造的多。李政道先生曾提过:“我们学校现在的教学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是学习答案的前面。”赵景瑞老师说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个体,还要开发个体,发展个体,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要让学生树立自身的主体意识,主动开发,自己动起来。”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被推崇的。
  2. 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即知识接受中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出了解释。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3. 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的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落伍就要被淘汰的,因而,有必要分析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寻找一条适时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
  (1)预习阶段: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自己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查生字,资源共享。读课文,一起探讨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时记下课堂讨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要方法是可以运用后期展示中,激励学生的原动力。即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的劳动给予重视和鼓励。对其自学成果给予肯定,激发他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形式可以是个人的汇报比赛,小组内合作的汇报与比赛。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2)识字阶段:生字词不但要记住读音,更要记住字形和字义,并且能组词、造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记住读音、最快捷、准确的记住音、形、义是小组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字音读准方法,字形记忆技巧,扩词的美好,特别鼓励学生扩展四个字的成语。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即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学习方法后当堂课进行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也可以第二课时的考核,看看学生课下运用的方法的效果如何。所以,在识字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基础,会读,会写,明白含义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活用生字词,更能体现语文课本的举例作用,真正的将所学的生字词用于平时的学习之中。   (3)教学阶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主人了,如果是因为教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了的一些问题,那么教学的质量再好也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相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我们应该以趣做引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起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有激情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的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的,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辩,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最后,教师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各种舞台,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4)评价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只有恰当和有效的激励评价对学生是有调动作用的,正如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认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教师的包容与鼓励会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实践、认识的机会。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大胆问。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求问。我们要多激励,少批评,及时表扬孩子的闪光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入浓厚的平易之中。孩子在老师的赏识下才会愿说,爱说,敢说……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综合上述,语文教学方法有千万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只是方法之一,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步步向前,就会让当今的学生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论语.长治长》转引自王冬凌著:《中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2] 《孟子..离娄下》转引自王冬凌著:《中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3] 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4] 雷玲主编:《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5] 虞小梅:《捕捉机遇,追求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实效性》,《文教资料》,2008年第2期,第141页
  [6] 倪广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文教资料》,2007年第33期,第145页
  [7] 王云峰,马长燕主编:《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8] 吴春兰,庄家来:《语文课中多途径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第11期,第86页
其他文献
(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同样需要创新。英语教学怎样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下面我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1.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培
期刊
(鹤壁市淇滨区福源小学 河南 鹤壁 458000)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自改、互改式作文评改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立项编号:JCJY130206054  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而作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作文批改,最令语文教师头疼。长期以来,作文批改存在着繁重而少功的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并没有真正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发
期刊
(民和县马营镇中心学校 青海 民和 810800)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1. 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
期刊
(海北州祁连山小学 青海 海晏 812200)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数学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课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课程改革对学优生来讲,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无所适从。多年
期刊
(门源县东川寄宿制小学 青海 门源 810300)  【摘 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条件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
期刊
(延安市志丹县保安中学 陕西 志丹 717500)  作文是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一提及写作就犯难,教师一看到学生写出的假、空、大的作文就头痛,不厌其烦的讲技巧,可教学效果并不佳。最近通过利用“少教多学”的策略,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其创造性。可以说,“少教多学”策略是当前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1. 概论 “少教多学”这一教
期刊
(大名县黄金堤乡王乍村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也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巴尔扎克也说:“兴趣比一切的阻力都强。”所以在写作初始阶段,要特别注意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
期刊
(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中心学校 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新
期刊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导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中的许多方法都是伴随着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都是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通过高考抽象、概括而得出来的。故教学中处处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逐步渗透辩证的观点:  1. 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每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
期刊
(大名县第二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不仅较系统地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生活,如何做人,如何与时俱进。新教材很符合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五步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用。  1. 课堂导入,形式多样 首先教师应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