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区域党建有效性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功能区域,是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为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根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划分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如楼宇、商业街、工业基地、高科技园区等)。当前,随着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不断推进,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点的功能区域,其党建工作是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大党建”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功能区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的研究,亦成为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上海市长宁区的主要功能区域一——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中山公园商业中心三大“经济组团”的党建工作为切入点,着力探索功能区域党建有效性,以求为进一步推进功能区域的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佐证。
  
  一、长宁区主要功能区域聚集地——三大“经济组团”党建工作现状
  
  上海市长宁区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性机遇,着力推进“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中山公园商业中心、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三大经济组团建设。该区中部以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为核心,规划建设“国际商务功能区”,凸显“国际、商贸、文化”特征,发展成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商务商贸副中心;东部以中山公园商业中心为核心,规划建设“商业商务功能区”,凸显“商业型、休闲式、数字化”特征,发展成为上海市级商业中心和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上海)园区的核心区域;西部以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为核心,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功能区”,凸显“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特征,发展成为呼应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国内和长三角服务的重要区域。以优化区域功能为主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长宁区三大经济组团的功能、产业、形态得到一体化发展。
  三大经济组团经济与区域党建发展轨迹进行重合,使得党建工作拓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三大经济组团功能区新经济组织党员人数由2003年的不到两千名,发展到目前的近五千名;各级基层党组织由不足一百个发展到目前的近三百个,党组织的覆盖面达到99%以上。同时,还培育出一大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在区域经济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功能区域党建工作成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功能区域党建的主要实践及效应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的工作在促进功能区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功能区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组建党组织为基础,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核心,以服务企业为抓手,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功能区域特点的党建工作方式,凸显了富有特色的党建效应。
  
  (一)“双结合大联动”凸显社会化党建效应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集聚了国贸中心、世贸商城等22幢商务楼宇。虹桥开发区党建工作在贯彻“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的指导思想前提下,以“引领”、“和谐”、“发展”为目标,从楼宇党建起步,连点成片,由片及面,探索形成“双结合大联动”的党建新模式,即楼宇党建与园区党建相结合,园区党建与社区党建相结合,“两新”组织与工青妇群团工作联动的党建新模式,取得了功能区域党建的新成果。
  1、领域拓展,党建工作与社会载体联动。树立党建领域无界别的理念,组建四种联谊会。在街道综合党委的带头组建下,先后成立了虹桥开发功能区域党建(工建)联席会、物业党建联谊会、宾馆联谊会、人事经理(总监)联谊会等工作载体,抓实组织覆盖,拓展组织网络,形成了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发展格局和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和谐氛围。
  2、队伍拓展,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融合。一是完善党群联手互动机制。更多地依托商会、青联、社团在新社会阶层组织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活动,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二是培育社会组织。组建虹桥街道社区联合会,具体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工作;以党的群众组织为骨干,培育一批规模大、有影响的“枢纽型”社会组织,配合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围绕民生,在服务性、公益性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社区工作的水平。
  3、项目拓展,党建工作与社会资源对接。一是以互促共建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园区党建与楼宇、社区党建相结合。与社区“三个中心”结合起来,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拓展网络,形成服务型、互动型、依托型、共建型的党建服务机制;拓展功能,整合街道党群资源,形成社区党群工作“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服务”的工作格局;拓展服务,建立“娘家”服务制;设立志愿者服务制,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党的社会工作各种资源整合配置的枢纽。二是推动楼居联建。开展“六送”活动,启动“走家进户,亲情虹桥”活动。三是构建“两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深化社会建设项目认领,进一步加深“两新”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双结合大联动”将党建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归于社会,用创新的党建引领先进的生产,进一步扩大了组织覆盖面;从规模以上企业向规模以下企业延伸,从新经济组织向新社会组织延伸,从开发区向社区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有效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社区的保障作用。作为党建社会化的创新成果,“双结合大联动”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新时期党的执政基础在社会的党建思路。
  
  (二)“多媒体之夜”凸显人文化党建效应
  作为“数字长宁”信息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位于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内的功能区域多媒体园区集聚了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多媒体产业人才,是长宁区“两新”党建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目前,多媒体园区有68家企业,近四千名员工,党员489人。针对多媒体产业园产业结构相对集中、外资企业较多,并且相同产业内企业间希望有所沟通交流的需求,产业园党委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夕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晚会——“多媒体之夜”,并以此为基础,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整个园区搭建了一个展示企业文化、园区文化和党员青年风貌的舞台。
  1、以“人”为本,党建与人才发展相结合。经过实践和锻炼,多媒体园区逐渐形成了三支富有“人气”、充满人格魅力的党务工作队伍:党支部书记队伍、联络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园区党委配合区人事局建立多媒体园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先后向有关单位推荐优秀人才,政策配套调动了企业启用高端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以“文”化人,党建与文化提升相结合。首先,“多媒体之夜”激发了园区党建与园区(企业)文化精神的融合。晚会由园区志愿者队伍全程策划筹备,园区企业选派节目,四百余名青年白领们与区委领导同庆同乐,很多企业老总都现场督阵,园区青年才华展现,激情进发,在活动中激发了团队意识、凝聚了企业精神,同时党建工作与园区文化、企业文化也实现了 有机融合。其次,一系列文化党建项目拓展了“多媒体之夜”的文化效应。如多媒体园区与华阳街道共同举办“心灵之约,情牵华阳”青年联谊会、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迎七一交流联谊会”、园区足球联赛、乒乓球友谊赛、合唱团、军营打靶、学雷锋活动日等文体活动等,不断扩大“多媒体之夜”的影响力,拓展党建活动外延,提升“多媒体之夜”的整体品质。
  3、以“心”感人,党建与党员关怀相结合。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年轻白领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园区党委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党支部成为党员青年们心灵的港湾和继续赛跑的加油站。园区党委成员多利用休息时间,以谈心为切入点,与新入党的同志谈理想追求,与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谈工作体会,与情绪波动的党员谈心理应对。同时还引导联合支部的党员们针对人员分散、缺少了解的特点,开展集体谈心活动,大家相互启发、敞开心扉,思想包袱得到减轻,精神压力得到缓解,动力更加充足,精神更加饱满。
  随着“多媒体之夜”系列活动的影响力和整体品质的提升,它所具有的人文化的辐射作用逐渐显现,党建工作开始走进企业、走进人才、走进党员心里,顺应了立体化、多维度多媒体党建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要求和时代需求,使多媒体园区党建工作的人文化风格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同,为党加强在功能区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三)“360°大党建”凸显开放化党建效应
  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翼最具活力的总部集聚区。作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黄金走廊的西部核心,虹桥l临空经济园区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融为一体,在地理、交通、产业、规划诸方面与上海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大长三角进入上海的首选门户。目前,园区有入驻型企业116家,党员628名,员工七千多人,有基层党组织58个,工会组织47个,团组织28个。功能区域党委将园区党建工作放在区域经济发展全局中谋划,完善组织构架、建立管理网络,加强联动幅度和广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360°大党建”,构筑了该功能区域具有开放性效应的新格局。
  1、“360°大党建”的构架基础:建立“组织化”的保障机制。2007年,在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团区委的工作指导下,功能区域党委按照“上下联动、党群一体化”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园区党工团组织构架的调整,组建多元化的委员班子,为园区大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建立党群工作部,以党建带工建、促团建,推动了“党群一体化”工作运行。
  2、“360°大党建”的内涵特征:拓展“凝聚力”的联动方位。“360°大党建”融“家园文化”于“党建五联动”的模式中。党的建设,必须为开放的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功能区域外资企业多、纯党建工作进入难的特点,园区党委以推进园区党建和塑造园区文化为抓手,探索“五联动”党群工作模式,合力打造富于“家园文化”特色的党群工作:资源联动,创新载体,打造临空学习家园;工作联动,强化服务,打造临空温馨家园;育才联动,推动发展,打造临空创新家园;活动联动,园企共建,打造临空活力家园;关爱联动,共筑和谐,打造临空爱心家园。
  3、“360°大党建”的运作载体:健全“全覆盖”的管理网络。功能区域党委以园区招商中心、物业公司为龙头,建立党群工作联络站,进一步扩大党群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紧紧依靠J临空办、临空公司全体党员、业务骨干的力量,发挥园区党群工作源头联络、服务联络和协调联络功能,加强对“两新”组织党群工作联系和指导,推进“两新”企业党工团组织组建步伐,以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相结合推进园区党群工作全覆盖。
  “360°大党建”的运行,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了企业主对园区党群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增强了园区和谐发展的后劲。2007年,园区完成销售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9.8%;综合税收9.9亿元,同比增长30.8%;园区有6家企业获市、区文明单位称号。民营企业上海置信集团的党建工作方法被编入上海市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100例,并获“上海市非公有制企业‘五好’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示范点”的称号。
  
  三、基于功能区域党建实践有效性的理论解析
  
  功能区域党建实践的有效性,是通过一系列党建的理论和思想、文化、精神和方式、方法的有效整合体现出来的。有效的功能区域党建工作模式,是功能区域党建工作品牌得以树立的支撑架构,是功能区域中党建与经济互促并进的助推力量,是党在功能区域中工作有效性的实证基础。
  
  (一)价值需求:功能区域党建工作有效性的价值认同前提
  功能区域主要由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组成,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公司和关联的综合体。对功能区域的党建工作的目的性作深入研究,可以发现理念上它与经济层面上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有着相似的交集部分:价值需求。价值需求表征人的需要同满足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内在地包含着主客体关系的二重性。价值需求的机能使人对事物的认识不仅有“外向”需求,而且有“内向”需求,主客体相互作用是否成为可能受到现实需要程度的衡量而被价值化。
  在功能区域,党组织、党员、群众既是党建实践的主体,也是党建工作的客体。这种主客体关系,不仅仅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更多的是团结与被团结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关怀与被关怀的关系。功能区域企业有心声,功能区域员工有需求,应成为功能区域党建工作的主要价值源泉。功能区域党建应围绕功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结合功能区域的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群众工作,突出功能区域个性特色,采取为功能区域所需求,企业主所理解,受党员欢迎的方式;功能区域党建应尊重和支持功能区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为功能区域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服务功能区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功能区域党建应关注企业之间、员工之间了解社会(社区)的需要、奉献社会的呼声、沟通交流的需求和员工的心理诉求等;另外,功能区域党建还要关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的需求、功能区域内青年开展团队活动的需求等。以上情况表明,功能区域党建在现实工作中需要采取优化的组织、管理、活动实践模式,使党建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
  
  (二)系统整合:功能区域党建工作有效性的运行文化生态
  功能区域是一个开放式的、具有多重功能的系统,是富有激情和创意的“新城市区”,这里积聚着富有多元智能、追求时尚的新型党员和员工。功能区域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需要其中每一个个体共同去创造。运行文化生态作为功能区域成长发展的“大文化系统”,包括功能区域运行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阶段、科技状况、白领心理、功能区域历史文化、法律政策、企业精神、道德习俗、管理方式、竞争状况等内容。功能区域党建作为功能区域建设的子系统,也必须考虑功能区域的运行文化生态。
  党建工作有效性对功能区域的系统整合包括功能区域外部环境、党建自身工作体系以及功能区域内部条件的变化等。实行党建实践模式优化,需要动态地对整个功能区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性设计与调整:功能区域党建模式既要有良好的组织设置,又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既要有健全的资源保障体系,又要有党建活动的平台搭建。做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的互相衔接,队伍支撑、资金支撑的有机结合,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党建实践模式,使新模式的运行建立与功能区域的经济运行相匹配,又能使新模式彰显出功能区域党建的特色品牌,使经济党建互促并进,形成功能区域建设的更健康协调的运行文化生态。
  
  (三)实践标准:功能区域党建工作有效性的效果评价依据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根本标准。功能区域党建工作有效性的效果如何,也同样要接受功能区域实践的检验。将功能区域打造成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充满活力、软硬环境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功能区域,不仅关系着功能区域自身及功能区域企业的未来发展,还关系着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怎样才能从党建工作的要求出发,形成正确的党建实践模式理念,并建立实践有效性模式呢?这就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功能区域党建实践结果评价体系,以评价、规范党建的实践活动。功能区域党建实践结果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大格局”——社会性工作体系的“大党建”的构建;“外载体”——党建服务活动项目的建立和运行;“软驱力”——和谐温馨的党建文化环境的营造;“内动力”——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等。通过以上这些党建实践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党建实践活动更趋人本性,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的实践模式对功能区域党建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起促进作用,使功能区域党政工团在原有基础上各方力量配置更均衡、比例更适当、结构更合理、系统更有序,促进和谐功能区域建设大目标的良性运行。
  课题组成员:王国樑、周耀龙、蒋玉仙、常傻
  执笔人:常俊,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周奕韵
其他文献
·专访·  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晓亮研究员  ……………………………………………………………………苏民?摇1/1  怎样认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主任李步云………………………………………………………刘思源?摇2/1  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期刊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探索,上海国有企业通过“放权让利”,在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局限于经营权,没有资产处置权,留利、承包不规范,因此激励有限。传统国有企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体上局限于计划经济下一般生产流通服务职能,全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因此,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实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1990年4
期刊
按照党的十七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上海市市级机关党组织不断开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有益认识和有效做法。    一、明确“一”条根本原则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探索必须把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原则贯穿党内生活始终。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理念确立,实践中做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确保既因各尽其能而充满活力,又不因过度自由而局面失
期刊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面对新形势,切实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共上海市崇明县委以提高乡镇委局级后备干部能力素质、缩短其成长周期为目的,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能力中,选派了28名乡镇委局级后备干部分赴农村担任支部书记,有效解决了目前村支部书记政策理论水平较低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既是基于自1988年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具体规划。    一、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    党代会常任制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我们所说的
期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言,维护公众参与
期刊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然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期刊
一    记者: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始终面临的一个伟大工程,重视党的建设,也是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政治优势。今年恰逢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发表70周年,作为党的建设史上的一篇光辉文献,重温其中的思想观点,对于今天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甄小英:刘少奇对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创立了共产党员的修养理论。《论修养》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创造性地
期刊
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2008年11月3—4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举办了“《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美、德等七国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视野中的《宣言》研究、关于“两个不可避免”思想的再认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期刊
凌云社区地处徐汇区西南,有12个“两新”组织党支部、200多名党员。这些党员年纪轻、学历高、思想活跃,并且工作节奏快、分布散、活动集中难,如何组织他们开展组织活动,对他们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一直是困惑我们的一个难题。  在实践中我们从“两新”组织党员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建立党支部“网上论坛”——《徐汇凌云两新论坛》,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热烈拥护和支持。“网上论坛”自2005年8月建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