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探索,上海国有企业通过“放权让利”,在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局限于经营权,没有资产处置权,留利、承包不规范,因此激励有限。传统国有企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总体上局限于计划经济下一般生产流通服务职能,全面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因此,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实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了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上海国企改革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以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抓大放小”、进行国企的战略性调整等,取得良好效果。
(一)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上海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率先进行了股份制试点。1984年11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飞乐音响。但是,由于对股份制理论的认识不一致,姓“资”姓“社”的问题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又没有相应的配套法规,因此股份制试点工作进展缓慢。据统计,到1991年底,全市只有8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股本总额4.2亿元。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充分肯定了股份制试点,使上海股份制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扩大股份制试点作为1992年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先后4次共批准了53家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本总额为110.72亿元。与以往的8年相比,股份公司的数量增加了6倍,股本总额增加了26倍。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上海的股份制企业积极稳妥地发展。到2001年底,上海含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共有88家,国有股本达196.14亿股。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已从一系列表层措施进入到制度创新的深层变革。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上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上海的特点,在1994年组织制定规划,从1995年起用三年时间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标志是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上形成“五个机制”,即企业优胜劣汰机制、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覆盖全社会的保障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在提高企业自身整体素质方面实现“五个加强”,即加强产品开发、加强技术改造、加强市场开拓、加强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1995年有140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6年扩大到250家,覆盖了80%以上的国有经济。到1997年底,上海已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截至2001年,按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改制的企业已占上海市国有企业总数的84.2%。
(三)“抓大放小”,资产重组,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集中力量搞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如重点抓好“上海汽车”、“上海实业”、“上海华谊”、“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集团,帮助它们成为国有经济的支柱。全市形成了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公司40多家、商业企业集团公司30多家。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市属国有小企业下放到区县。先从轻工系统试行,将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所属的231家国有小企业划转到10多个区县,然后进一步扩大到其他行业。用足用好国家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逐步扭转“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促进专业分工和规模生产,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四)以企业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改革。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整体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几项重大配套改革:
1、改革政府的企业主管部门,率先建立国资管理新体系。为了彻底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把政府作为企业出资人的职能与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行政职能分开,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向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服务,1993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市国有经营性资产,率先创设“三个层次、两级管理、三个体系”构成的专司出资人职责的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政资分离推进政企分开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而推动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跨越式开放发展。截至2001年底,上海国资委授权的37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拥有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90%以上。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上海自1993年开始进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形成了国家、单位和职工合理负担,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做到基本保险社会化、补充保险市场化、社会救助制度化,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98年,全市已有3.66万家单位、427.5万名在职职工、186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覆盖率达到95%。上海为了解决企业“减人增效”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下岗待工人员,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引进市场机制,探索多渠道职工再就业的新形式,推动下岗待工人员转岗就业,合理分流人员。在建立再就业工程中,市纺织控股率先实施“五个一批”,推进职工下岗分流。1995年的“空嫂”上天,成为上海率先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标志,还有参加地铁工作的“地嫂”,到传呼台工作的“呼嫂”,到大型超市工作的“商嫂”等,大大拓展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1994年至1999年,全市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50万人,促进了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3、改变传统的企业干部制度,建立经营者竞争机制。实践证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还是产品开发、市场开拓,都与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改革企业干部制度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取消了企业和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按照产权关系确定企业干部管理关系;二是引入经营者竞争上岗机制,培育经营者择优录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市场环境;三是探索年薪制为主、股权制为辅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五)进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大规模开展国企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资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国企的发育壮大,促使亏损企业解困退出,推动国资向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产业集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
1、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国企行业、地区、跨所有制和整体债务重组,促使国企优质资产向优势产业的优势国企集中,进一步发挥优势国企的规模优势。1993年全市50家市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到2001年,集中为37家。
2、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将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1997年以来,上海以上市公司为平台,主要通过股权转让、无偿划转、资产置换、吸收合并、并壳让壳、股份回购等,创新推进股权的流动重组,促使含国有股上市公司业绩超过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3、国企大规模战略性调整带动了国资产业布局的大规模战略性调整,推动国资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向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产业集聚,大大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到2001年底,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产业中的国有资产已占上海市国有资产总量的44%。
20世纪90年代,上海率先创设国资管理体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厂长负责制转为国有独资、有限或股份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等。这些制度创新保证了整体搞活国有经济和国资保值增值的阶段目标实现,从而使国企开始全面发挥出振兴上海和推动城市转型的主导作用。
(一)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他经济成分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1年,全市国有经济实现GDP2693.24亿元,是1978年的11倍,占全市GDP的54.4%;实现工业总产值1085.1亿元,是1978年471.35亿元的2.3倍。上海国有资产总量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每年以平均27%的速度扩张。2001年,上海国有资产总量已达52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3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有力地支撑上海GDP连续数年年均10%以上增长,大大提高了上海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从而推动了城市功能转换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了上海城市转型。长期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后,上海开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使城市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集中表现为以金融贸易、交通通讯、信息咨询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0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509.81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0年为31.9%,2001年为50.7%,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加强。2001年,分布于第三产业的国有资产占上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的62.6%,六大支柱产业的国有资产占上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的44.8%。随着城市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上海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三)国有企业的布局调整为上海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做出了贡献。20世纪90年代,上海按照城市形态布局的规划,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着眼于全市6300平方公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扩大,在内环线以内及内环线周边地区,国有企业实行“退二进三”,适当保留一部分无污染的城市型工业,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内外环线之间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集中建设了9个市级工业区和一批大型居民住宅区;外环线以外地区,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这样,上海的产业结构开始向合理化、高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适应了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四)国有企业的发展推进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久事、城投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投资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认真履行政府投融资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和城市安全保障运营主体职能,聚焦路桥、水务、环境和生态建设,建成了一批越江设施、高架道路、地面骨干道路、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推进了以“三港两路”为代表的连接国内外功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设施框架,为上海建成经济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了城市产业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企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严重,政企不分,机制不活,不适应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自身处于困境,制约了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发挥。进入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改革开放从全国“后卫”走向“前沿”。针对国企“债务高、冗员多、负担重”三个突出问题,为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上海一方面通过“抓大放小”,主动进行国企战略性调整,优化国企组织结构,整体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六个一块”的减债增资,不断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2001年底,上海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0.9%,比1995年底的74%下降约13%。此外,还通过再就业工程建设的减员增效、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来剥离企业办社会等政策措施,减轻国企的历史负担,基本实现“三年解困”阶段性目标,增强了国企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六)国有企业的改革开放推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20世纪90年代,上海通过开放促进改革,抓住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机遇,持续、大规模引进外资,嫁接改造国企,建立中外合作合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此过程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制度和方法、市场营销手段和网络,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上海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21世纪初,上海又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机遇,重点引进服务业外资,实现中外服务业合作合资,推动上海转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海国企实现了国资与外资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支撑起了上海高度国际化的开放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上海以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为突破口,进行了产业结构、资本结构、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了城市功能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仍然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仍然存在部分所有权职能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主体的情况,多头管理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迫切要求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内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支撑、引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晏蔚青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了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上海国企改革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以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抓大放小”、进行国企的战略性调整等,取得良好效果。
(一)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上海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率先进行了股份制试点。1984年11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飞乐音响。但是,由于对股份制理论的认识不一致,姓“资”姓“社”的问题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又没有相应的配套法规,因此股份制试点工作进展缓慢。据统计,到1991年底,全市只有8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股本总额4.2亿元。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充分肯定了股份制试点,使上海股份制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扩大股份制试点作为1992年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先后4次共批准了53家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本总额为110.72亿元。与以往的8年相比,股份公司的数量增加了6倍,股本总额增加了26倍。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上海的股份制企业积极稳妥地发展。到2001年底,上海含国有股的上市公司共有88家,国有股本达196.14亿股。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已从一系列表层措施进入到制度创新的深层变革。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上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上海的特点,在1994年组织制定规划,从1995年起用三年时间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标志是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上形成“五个机制”,即企业优胜劣汰机制、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覆盖全社会的保障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在提高企业自身整体素质方面实现“五个加强”,即加强产品开发、加强技术改造、加强市场开拓、加强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1995年有140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6年扩大到250家,覆盖了80%以上的国有经济。到1997年底,上海已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截至2001年,按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改制的企业已占上海市国有企业总数的84.2%。
(三)“抓大放小”,资产重组,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集中力量搞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如重点抓好“上海汽车”、“上海实业”、“上海华谊”、“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集团,帮助它们成为国有经济的支柱。全市形成了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公司40多家、商业企业集团公司30多家。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市属国有小企业下放到区县。先从轻工系统试行,将市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所属的231家国有小企业划转到10多个区县,然后进一步扩大到其他行业。用足用好国家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逐步扭转“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促进专业分工和规模生产,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四)以企业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改革。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整体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几项重大配套改革:
1、改革政府的企业主管部门,率先建立国资管理新体系。为了彻底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把政府作为企业出资人的职能与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行政职能分开,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向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服务,1993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市国有经营性资产,率先创设“三个层次、两级管理、三个体系”构成的专司出资人职责的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政资分离推进政企分开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而推动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跨越式开放发展。截至2001年底,上海国资委授权的37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拥有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90%以上。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上海自1993年开始进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形成了国家、单位和职工合理负担,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做到基本保险社会化、补充保险市场化、社会救助制度化,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为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98年,全市已有3.66万家单位、427.5万名在职职工、186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覆盖率达到95%。上海为了解决企业“减人增效”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下岗待工人员,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引进市场机制,探索多渠道职工再就业的新形式,推动下岗待工人员转岗就业,合理分流人员。在建立再就业工程中,市纺织控股率先实施“五个一批”,推进职工下岗分流。1995年的“空嫂”上天,成为上海率先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标志,还有参加地铁工作的“地嫂”,到传呼台工作的“呼嫂”,到大型超市工作的“商嫂”等,大大拓展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1994年至1999年,全市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50万人,促进了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3、改变传统的企业干部制度,建立经营者竞争机制。实践证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还是产品开发、市场开拓,都与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改革企业干部制度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取消了企业和企业干部的行政级别,按照产权关系确定企业干部管理关系;二是引入经营者竞争上岗机制,培育经营者择优录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市场环境;三是探索年薪制为主、股权制为辅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五)进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大规模开展国企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资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国企的发育壮大,促使亏损企业解困退出,推动国资向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产业集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
1、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国企行业、地区、跨所有制和整体债务重组,促使国企优质资产向优势产业的优势国企集中,进一步发挥优势国企的规模优势。1993年全市50家市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到2001年,集中为37家。
2、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将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1997年以来,上海以上市公司为平台,主要通过股权转让、无偿划转、资产置换、吸收合并、并壳让壳、股份回购等,创新推进股权的流动重组,促使含国有股上市公司业绩超过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3、国企大规模战略性调整带动了国资产业布局的大规模战略性调整,推动国资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向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产业集聚,大大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到2001年底,第三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产业中的国有资产已占上海市国有资产总量的44%。
20世纪90年代,上海率先创设国资管理体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厂长负责制转为国有独资、有限或股份公司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等。这些制度创新保证了整体搞活国有经济和国资保值增值的阶段目标实现,从而使国企开始全面发挥出振兴上海和推动城市转型的主导作用。
(一)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他经济成分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1年,全市国有经济实现GDP2693.24亿元,是1978年的11倍,占全市GDP的54.4%;实现工业总产值1085.1亿元,是1978年471.35亿元的2.3倍。上海国有资产总量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每年以平均27%的速度扩张。2001年,上海国有资产总量已达52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3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有力地支撑上海GDP连续数年年均10%以上增长,大大提高了上海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从而推动了城市功能转换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了上海城市转型。长期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后,上海开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使城市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集中表现为以金融贸易、交通通讯、信息咨询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0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509.81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0年为31.9%,2001年为50.7%,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加强。2001年,分布于第三产业的国有资产占上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的62.6%,六大支柱产业的国有资产占上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的44.8%。随着城市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上海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三)国有企业的布局调整为上海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做出了贡献。20世纪90年代,上海按照城市形态布局的规划,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着眼于全市6300平方公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扩大,在内环线以内及内环线周边地区,国有企业实行“退二进三”,适当保留一部分无污染的城市型工业,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内外环线之间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集中建设了9个市级工业区和一批大型居民住宅区;外环线以外地区,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这样,上海的产业结构开始向合理化、高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适应了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四)国有企业的发展推进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久事、城投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投资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认真履行政府投融资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和城市安全保障运营主体职能,聚焦路桥、水务、环境和生态建设,建成了一批越江设施、高架道路、地面骨干道路、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推进了以“三港两路”为代表的连接国内外功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设施框架,为上海建成经济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了城市产业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企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严重,政企不分,机制不活,不适应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自身处于困境,制约了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发挥。进入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改革开放从全国“后卫”走向“前沿”。针对国企“债务高、冗员多、负担重”三个突出问题,为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上海一方面通过“抓大放小”,主动进行国企战略性调整,优化国企组织结构,整体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六个一块”的减债增资,不断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2001年底,上海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0.9%,比1995年底的74%下降约13%。此外,还通过再就业工程建设的减员增效、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来剥离企业办社会等政策措施,减轻国企的历史负担,基本实现“三年解困”阶段性目标,增强了国企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六)国有企业的改革开放推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20世纪90年代,上海通过开放促进改革,抓住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机遇,持续、大规模引进外资,嫁接改造国企,建立中外合作合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此过程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制度和方法、市场营销手段和网络,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上海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21世纪初,上海又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机遇,重点引进服务业外资,实现中外服务业合作合资,推动上海转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海国企实现了国资与外资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支撑起了上海高度国际化的开放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上海以整体搞活国有经济为突破口,进行了产业结构、资本结构、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了城市功能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仍然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仍然存在部分所有权职能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主体的情况,多头管理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迫切要求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内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支撑、引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