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寓言拥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通过简单的故事向人们传递人生哲理和深刻道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寓言类素材,这既有助于学生了解寓言文体并掌握寓言学习要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明晰更多道理,促其身心健康成长。寓言本身精悍简练,学生阅读寓言不仅仅要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更要学会透过表象去窥探其深刻内涵,对寓言文本特征认识不清、区分不到位、课本内容把握不准确等都会影响到寓言教学的效果,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寓言类文本的教学策略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76-02
寓言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易经》之中,而随着百家争鸣的文化高峰,寓言创作也进入了高速爆发阶段,《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作品均大量引入了寓言,而国外的《五卷书》《伊索寓言》等寓言作品也为后世人们价值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寓言纳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目的在于以寓言故事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内涵的挖掘能力,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寓言类文本的教学方法呢?
一、寓言概念及特征
寓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体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用简练的语言描绘短小精干的故事,达到劝导、告诫、启迪、讽刺等教育目的。寓言对于读者的思想启发和心智开发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寓言概念界定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寓言文本来分析,可以将寓言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的教育价值。寓言的教育价值体现于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第二,显著的讽刺意味。讽刺是语言作品创作最常出现的表达态度,寓言通过讽刺社会的假丑恶来推进真善美,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第三,作品的内容虚构。寓言所营造的世界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主旨,虚构的内容能够使作品表达更加顺畅。
第四,文字语言高度精炼。寓言作品的篇幅较短,最短几十字,长则数百字,紧凑的结构与精炼的语言使作品主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呈现,适合小学生阅读需求。
第五,多种修辞方法并用。寓言故事在创作过程中会采取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包括了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既使作品表达更加生动,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把握。
二、小学语文寓言类文本的教学策略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不同阶段引入了不同的寓言类文本作品,这些作品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多种修辞方法,提升学生的汉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具有显著作用。而寓言对于小学而言存在一定学习难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寓言教学的效果[1]。
(一)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
寓言类文本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通过重点讲解和细节解读来实现。小学低学段、中学段、高学段的认知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使得不同阶段学生均能通过寓言学习有所收获。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本素材,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集中于朗读识字和寓言形象感悟之中;在第二学段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文本理解能力,此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寓言品读能力;而第三學段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寓言学习要点,这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寓言品读向寓言结构分析及作品运用实践转移[2]。
教师可以在《狐狸和葡萄》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对这篇寓言的结构及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作品本身及寓言创作的理解,鼓励学生模仿这篇作品去创作一篇寓言,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重点关注寓言作品形象体会
寓言作品在短短的文本内往往会用非常精炼准确地寓言对人物展开描绘与刻画,学生要紧紧把握这些细节内容,更好地感受作品形象特征。作品形象的刻画包括了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细节刻画等,这些内容的把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作品,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寓言创作的要点与特
征[3]。如在《南辕北辙》这篇寓言中,作者主要通过主人公与朋友之间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朗读这篇课文,重点关注四次对话内容,在学生朗读之后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主人公存在的问题,也就很好地理解了寓言的主旨。而在《纪昌学射》这篇寓言中,作者用生动细致的语言描绘了纪昌练眼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点出了“睁大、注视、盯着”等几个动词,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纪昌的刻苦与用心。
(三)创新方式揭示寓言作品寓意
寓言作品的寓意揭示对于作品讲解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寓意才能够准确把握整部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揭示作品寓意,这既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寓意的理解。如在《叶公好龙》的寓意揭示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通过关键词和关键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叶公穿戴的衣帽、居住的房子等都用各种龙纹装饰,看起来他是真的喜欢龙,世上的人也都这么认为,但当真龙降临时他却显露出完全不同的表现,这也让人们认识到叶公好龙原来只是一种虚伪的喜爱。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讲解,学生与教师共同揭示出这篇寓言的真正寓意:做人一定要表里如一,坚决避免虚伪。
(四)联系生活加强学生理解体会
寓言作品的创作是为了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推动社会真善美风气的形成。小学教材中选取的寓言作品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一定偏差,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加强寓言作品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寓言作品,同时利用寓言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乌鸦通过灵活的技巧解决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并成功喝到水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而这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未能解决的困难说出来,全班同学共同帮助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类似教学方式的运用有效加强了寓言故事与生活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兴趣并激发的表达欲望,使寓言更好地走入了学生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侯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寓言选篇课后习题设计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03).
[2]于强.课程意识在寓言教学中的回归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7).
[3]黄敏玲.基于儿童本位视角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情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76-02
寓言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易经》之中,而随着百家争鸣的文化高峰,寓言创作也进入了高速爆发阶段,《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作品均大量引入了寓言,而国外的《五卷书》《伊索寓言》等寓言作品也为后世人们价值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寓言纳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目的在于以寓言故事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内涵的挖掘能力,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寓言类文本的教学方法呢?
一、寓言概念及特征
寓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体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用简练的语言描绘短小精干的故事,达到劝导、告诫、启迪、讽刺等教育目的。寓言对于读者的思想启发和心智开发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寓言概念界定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寓言文本来分析,可以将寓言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的教育价值。寓言的教育价值体现于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第二,显著的讽刺意味。讽刺是语言作品创作最常出现的表达态度,寓言通过讽刺社会的假丑恶来推进真善美,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第三,作品的内容虚构。寓言所营造的世界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主旨,虚构的内容能够使作品表达更加顺畅。
第四,文字语言高度精炼。寓言作品的篇幅较短,最短几十字,长则数百字,紧凑的结构与精炼的语言使作品主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呈现,适合小学生阅读需求。
第五,多种修辞方法并用。寓言故事在创作过程中会采取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包括了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既使作品表达更加生动,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把握。
二、小学语文寓言类文本的教学策略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不同阶段引入了不同的寓言类文本作品,这些作品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多种修辞方法,提升学生的汉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具有显著作用。而寓言对于小学而言存在一定学习难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寓言教学的效果[1]。
(一)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
寓言类文本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通过重点讲解和细节解读来实现。小学低学段、中学段、高学段的认知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使得不同阶段学生均能通过寓言学习有所收获。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本素材,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集中于朗读识字和寓言形象感悟之中;在第二学段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文本理解能力,此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寓言品读能力;而第三學段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寓言学习要点,这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寓言品读向寓言结构分析及作品运用实践转移[2]。
教师可以在《狐狸和葡萄》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对这篇寓言的结构及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作品本身及寓言创作的理解,鼓励学生模仿这篇作品去创作一篇寓言,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重点关注寓言作品形象体会
寓言作品在短短的文本内往往会用非常精炼准确地寓言对人物展开描绘与刻画,学生要紧紧把握这些细节内容,更好地感受作品形象特征。作品形象的刻画包括了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细节刻画等,这些内容的把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作品,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寓言创作的要点与特
征[3]。如在《南辕北辙》这篇寓言中,作者主要通过主人公与朋友之间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朗读这篇课文,重点关注四次对话内容,在学生朗读之后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主人公存在的问题,也就很好地理解了寓言的主旨。而在《纪昌学射》这篇寓言中,作者用生动细致的语言描绘了纪昌练眼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点出了“睁大、注视、盯着”等几个动词,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纪昌的刻苦与用心。
(三)创新方式揭示寓言作品寓意
寓言作品的寓意揭示对于作品讲解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寓意才能够准确把握整部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揭示作品寓意,这既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寓意的理解。如在《叶公好龙》的寓意揭示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通过关键词和关键句来加深学生印象,叶公穿戴的衣帽、居住的房子等都用各种龙纹装饰,看起来他是真的喜欢龙,世上的人也都这么认为,但当真龙降临时他却显露出完全不同的表现,这也让人们认识到叶公好龙原来只是一种虚伪的喜爱。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讲解,学生与教师共同揭示出这篇寓言的真正寓意:做人一定要表里如一,坚决避免虚伪。
(四)联系生活加强学生理解体会
寓言作品的创作是为了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推动社会真善美风气的形成。小学教材中选取的寓言作品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一定偏差,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加强寓言作品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寓言作品,同时利用寓言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乌鸦通过灵活的技巧解决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并成功喝到水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而这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未能解决的困难说出来,全班同学共同帮助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类似教学方式的运用有效加强了寓言故事与生活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兴趣并激发的表达欲望,使寓言更好地走入了学生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侯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寓言选篇课后习题设计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03).
[2]于强.课程意识在寓言教学中的回归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7).
[3]黄敏玲.基于儿童本位视角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情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