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总是不知不觉的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趋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兴趣;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53-02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代之以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关键性的重要因素[1]。
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具有移情效应。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其的印象和喜爱程度。很多学生喜欢一门课程,对一门课程非常的感兴趣,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喜欢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良好,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他们喜欢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就会对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上课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教师所讲授的一些知识也就能够更好的接收,从而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的成果。其次,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有感染,师生之间有着和谐的关系,很多学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且会更加尊重自己的老师[2]。所以这个时候教师的一些言行举止、情感态度等都能够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尊重自己的老师,激发自身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引导学生谈感想,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
运用国产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教育活动[3]。做到有组织的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看后引导学生谈“观后感”。
进行德育的渗透,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如在结合教材让学生观看《上甘岭》影片后,教师可以教学生唱《我的祖国》这首歌。在教唱的环节中,很多学生都是运用丰富的情感来进行演唱的。还有一些同学讲自身在课本上看到的志愿军叔叔让苹果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和典故等,这时会有更多的同学纷纷争着表达自身的观点,并且结合文章所想体现的意义,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这都是团结友爱的表現。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他们将这些事迹同自身的经历相结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观看一些爱国电影,还可以加深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和弘扬。
三、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丰富教学活动,践行感恩实践
正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感恩即是一种品德,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当前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际关系也逐渐贴上了功利的标签。小学生势必会受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缺少感恩父母、师长和回报社会之心。
基于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种专题性讲座,或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适当插入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来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汶川大地震后,13名唐山农村兄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投入到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唐山地震时全国人民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这就是感恩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奶奶剪指甲、为父母端饭,打扫卫生等。通过践行感恩来培养学生对思品课的重要认识,来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
(二)抓住重大节日,落实感恩行动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的目的就是落实到行动中去。为了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书写感恩日记,激励学生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与事。
为了让学生实施感恩行动,应抓住重大节日,来精心组织感恩活动。如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给妈妈送一份小礼物,或写一句感恩的话。有的学生晚上给妈妈洗脚,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父亲节到来时,可以让学生给远方的爸爸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也可以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或体会写出来,在班上交流。国庆节、七一节,可以要求学生歌唱祖国、歌唱党的歌曲,如《我的祖国》《党啊,亲爱的妈妈》等,来表达对祖国、对党那种深沉的爱。
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而感恩教育又是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美德。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感恩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就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与感悟。以上这些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1]杨莉,韩志大.浅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13).
[2]王艳军.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4,(5).
[3]吴文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兴趣;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153-02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代之以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关键性的重要因素[1]。
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具有移情效应。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其的印象和喜爱程度。很多学生喜欢一门课程,对一门课程非常的感兴趣,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喜欢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良好,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他们喜欢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就会对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上课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教师所讲授的一些知识也就能够更好的接收,从而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的成果。其次,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有感染,师生之间有着和谐的关系,很多学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且会更加尊重自己的老师[2]。所以这个时候教师的一些言行举止、情感态度等都能够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尊重自己的老师,激发自身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引导学生谈感想,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
运用国产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教育活动[3]。做到有组织的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看后引导学生谈“观后感”。
进行德育的渗透,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如在结合教材让学生观看《上甘岭》影片后,教师可以教学生唱《我的祖国》这首歌。在教唱的环节中,很多学生都是运用丰富的情感来进行演唱的。还有一些同学讲自身在课本上看到的志愿军叔叔让苹果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和典故等,这时会有更多的同学纷纷争着表达自身的观点,并且结合文章所想体现的意义,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这都是团结友爱的表現。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他们将这些事迹同自身的经历相结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观看一些爱国电影,还可以加深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和弘扬。
三、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丰富教学活动,践行感恩实践
正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感恩即是一种品德,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当前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际关系也逐渐贴上了功利的标签。小学生势必会受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缺少感恩父母、师长和回报社会之心。
基于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种专题性讲座,或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适当插入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来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汶川大地震后,13名唐山农村兄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投入到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唐山地震时全国人民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这就是感恩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奶奶剪指甲、为父母端饭,打扫卫生等。通过践行感恩来培养学生对思品课的重要认识,来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
(二)抓住重大节日,落实感恩行动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的目的就是落实到行动中去。为了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书写感恩日记,激励学生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与事。
为了让学生实施感恩行动,应抓住重大节日,来精心组织感恩活动。如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给妈妈送一份小礼物,或写一句感恩的话。有的学生晚上给妈妈洗脚,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父亲节到来时,可以让学生给远方的爸爸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也可以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或体会写出来,在班上交流。国庆节、七一节,可以要求学生歌唱祖国、歌唱党的歌曲,如《我的祖国》《党啊,亲爱的妈妈》等,来表达对祖国、对党那种深沉的爱。
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而感恩教育又是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美德。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感恩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就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与感悟。以上这些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1]杨莉,韩志大.浅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13).
[2]王艳军.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4,(5).
[3]吴文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