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推动语文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中也逐渐显现各种问题,为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应对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而研究了新课改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校和教师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探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目前教学中,也存在过于注重形式等问题,使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全面落实,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应对目前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有效教学,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1.新课改后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突出
新课改后,教师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活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限制和约束较多,长期处于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吸收的状态,这种教学状态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容易使学生养成懒惰被动的不良学习习惯。新课改后教师会在课文讲解的同时提出思考问题、增加交流讨论环节,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度思考,在语文学习中也变得更主动。
1.2教学手段更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将语文课堂安排得生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图画、音频,打造适宜的语文学习环境,为教材内容做导入和知识拓展,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真切,促进语文教学发展。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熏陶,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感情,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
1.3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也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而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布置写作任务、小组合作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从多渠道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升,在写作、朗读、阅读理解方面的实践能力也有所提升。
2.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未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课改后,教师们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存在问题,导致过于重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忽略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部分学生存在识字能力差、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正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理念存在误解,导致教学中重心明显偏移,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时,教师重视启发学生对春天的感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却忽视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
2.2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不明显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用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学习。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讨论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课堂上一片嘈杂,看似讨论得热火朝天,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实质帮助。教师给学生过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缺少方向性,语文基础薄弱[2]。
2.3学生缺乏独立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预留讨论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自身缺乏自制力,在缺少约束和要求的环境中容易对自己降低要求,写字和写作都存在“糊弄”的心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会主动启发学生,通过设问、引入课外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但学生缺少对优秀文章的学习和鉴赏能力,很难将好的词句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学习能力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过早放松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导致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扎实[3]。
3.针对语文教学问题的改进策略
新课改后,教师不能一味的求创新,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展有效教学。首先,不能忽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要给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如预习、听写、写作等。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合理适当的引导,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角色扮演等活动进行正确恰当的点评,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深入分析。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习技巧,如摘抄、组词、造句等,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4]。
4.结束语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师都普遍转变了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以上教学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学习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对自身教育水平提高要求,不能只重视教学形式不重视效果,要以学生为教学发展的核心,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文.探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神州,2017(22):94-94.
[2] 丁美玲.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研究述评[J].林区教学,2017(7):30-32.
[3] 付君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周刊,2017(22):78-79.
[4] 安春燕.探析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发展新方向[J].南北桥,2017(7):77-77.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校和教师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探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目前教学中,也存在过于注重形式等问题,使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全面落实,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应对目前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有效教学,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1.新课改后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突出
新课改后,教师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活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限制和约束较多,长期处于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吸收的状态,这种教学状态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容易使学生养成懒惰被动的不良学习习惯。新课改后教师会在课文讲解的同时提出思考问题、增加交流讨论环节,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度思考,在语文学习中也变得更主动。
1.2教学手段更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将语文课堂安排得生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图画、音频,打造适宜的语文学习环境,为教材内容做导入和知识拓展,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真切,促进语文教学发展。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熏陶,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感情,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
1.3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也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而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布置写作任务、小组合作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从多渠道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升,在写作、朗读、阅读理解方面的实践能力也有所提升。
2.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未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课改后,教师们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存在问题,导致过于重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忽略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部分学生存在识字能力差、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正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理念存在误解,导致教学中重心明显偏移,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时,教师重视启发学生对春天的感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却忽视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
2.2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不明显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用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学习。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讨论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课堂上一片嘈杂,看似讨论得热火朝天,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实质帮助。教师给学生过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缺少方向性,语文基础薄弱[2]。
2.3学生缺乏独立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预留讨论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自身缺乏自制力,在缺少约束和要求的环境中容易对自己降低要求,写字和写作都存在“糊弄”的心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会主动启发学生,通过设问、引入课外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但学生缺少对优秀文章的学习和鉴赏能力,很难将好的词句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学习能力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过早放松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导致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扎实[3]。
3.针对语文教学问题的改进策略
新课改后,教师不能一味的求创新,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展有效教学。首先,不能忽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要给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如预习、听写、写作等。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合理适当的引导,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角色扮演等活动进行正确恰当的点评,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深入分析。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习技巧,如摘抄、组词、造句等,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4]。
4.结束语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师都普遍转变了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以上教学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学习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对自身教育水平提高要求,不能只重视教学形式不重视效果,要以学生为教学发展的核心,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文.探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神州,2017(22):94-94.
[2] 丁美玲.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研究述评[J].林区教学,2017(7):30-32.
[3] 付君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周刊,2017(22):78-79.
[4] 安春燕.探析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发展新方向[J].南北桥,201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