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高科技、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微写作”日益受到瞩目,并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微写作”的内涵
“微写作”是指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微写作”是为了满足不同情境下的表达需求,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问题。篇幅小,耗时少,内容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没有固定文体。关于“微写作”这一新词的出现,可以说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但品味其叙事方式发现并不陌生,可以说古已有之。在古代笔记、寓言、笑话、诗论、楹联、谜语等中,都可见“微写作”的身影。由此可见,“微写作”古往今来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微写作”对写作课程革新的影响
写作只有源于生活,根植现实,才能真实灵动。而语文写作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不能靠模式化教学,应更大限度地要求写作要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要让学生写作文时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微写作”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兴趣性,紧随时代步调。
可以说,“微写作”进入中学作文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写作平台。“微写作”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写作时间、写作内容与方式等,弱化了这些方面的限制,学生的思想也会“减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从而拥有更多的写作灵感与积极性,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微写作”进入中学作文教学,虽说只是一个微小的变动,但牵动着中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影响。因此,建构一种具有更高适用性的写作课程显得尤为迫切。可以说,写作课程是最富有差异性的课程,也是最需要差异化对待的课程。写作课程建构的一个重大转向,就是从关注写作知识的序列转为关注学生写作的困难。教师必须通过研究学生的写作行为和样本,来了解学生写作学习中所遭遇的实际困难并设法予以矫治。由于学生的写作困难通常只是局部的,又由于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注定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微型化的写作知识就成为改进学生写作状态的较为合适的选择。
微型写作课程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聚焦核心困难,选择核心知识,解决要害问题。由于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要受到时间、精力等的种种制约,所以,写作课程知识必须高度简约,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建构一种规模小、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微型写作课程,就十分迫切与必要。
三、如何设计微型写作课程
(一)课程目标微型化。
微型写作课程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学生写作实际困难为最大诉求,而不求面面俱到地传授写作课程知识。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关键性困难,就成为微型写作课程的基本目标,多数学生在写作中普遍遇到的困难,是微型写作课程的主导目标,少数学生所遭遇的主要困难,则构成写作课程的分支目标。微型写作课程的主题,总是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不足。写作指导要发挥其有效性,则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一两处瓶颈问题,实施有效干预。
因此,教师对学生习作的分析会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必须在学生作文中仔细甄别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对问题进行细微化处理,使得问题更加具体化、明晰化,最终形成具体明确的微型目标。可见,有效的写作教学通常都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的,而微作文在这方面就比大作文显得更有优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灵活性。
(二)课程内容微型化。
一方面,随着写作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写作课程内容不断递增,这使得写作课程越来越成为难以掌握的巨大知识空间;另一方面,每位写作学习者在实际写作中,所能够有效应用的写作知识资源只是一个有限的小世界,在广大的知识空间与实际运用的小世界之间,则迫切需要进行有效的联通,否则,学习者面对诸多的写作知识资源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因此,如果要提升学习资源的实用性,就必须与特定的学习需求相捆绑,从而把学习资源和学习者联结起来,实现好沟通、易组织、可持续的“小世界效应”。
因此,语文教师在明确学生的写作困难之后,需要掌握能解决这一困难的相应合宜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明确的知识和具体的例子,并借此创生出许多有效的写作课程内容。教师需要设计“写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产生持久的写作动力。
总之,微型写作课程目标简洁,内容明确,环节清晰,便于课堂教学、检测及反馈。而相应的“微写作”指导,则必须目标细化,精准地判断学生的写作困难,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加强写作指导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微写作”的内涵
“微写作”是指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微写作”是为了满足不同情境下的表达需求,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问题。篇幅小,耗时少,内容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没有固定文体。关于“微写作”这一新词的出现,可以说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但品味其叙事方式发现并不陌生,可以说古已有之。在古代笔记、寓言、笑话、诗论、楹联、谜语等中,都可见“微写作”的身影。由此可见,“微写作”古往今来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微写作”对写作课程革新的影响
写作只有源于生活,根植现实,才能真实灵动。而语文写作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不能靠模式化教学,应更大限度地要求写作要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要让学生写作文时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微写作”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多去体验生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兴趣性,紧随时代步调。
可以说,“微写作”进入中学作文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写作平台。“微写作”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写作时间、写作内容与方式等,弱化了这些方面的限制,学生的思想也会“减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从而拥有更多的写作灵感与积极性,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微写作”进入中学作文教学,虽说只是一个微小的变动,但牵动着中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影响。因此,建构一种具有更高适用性的写作课程显得尤为迫切。可以说,写作课程是最富有差异性的课程,也是最需要差异化对待的课程。写作课程建构的一个重大转向,就是从关注写作知识的序列转为关注学生写作的困难。教师必须通过研究学生的写作行为和样本,来了解学生写作学习中所遭遇的实际困难并设法予以矫治。由于学生的写作困难通常只是局部的,又由于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注定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微型化的写作知识就成为改进学生写作状态的较为合适的选择。
微型写作课程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聚焦核心困难,选择核心知识,解决要害问题。由于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要受到时间、精力等的种种制约,所以,写作课程知识必须高度简约,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建构一种规模小、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微型写作课程,就十分迫切与必要。
三、如何设计微型写作课程
(一)课程目标微型化。
微型写作课程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学生写作实际困难为最大诉求,而不求面面俱到地传授写作课程知识。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关键性困难,就成为微型写作课程的基本目标,多数学生在写作中普遍遇到的困难,是微型写作课程的主导目标,少数学生所遭遇的主要困难,则构成写作课程的分支目标。微型写作课程的主题,总是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不足。写作指导要发挥其有效性,则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一两处瓶颈问题,实施有效干预。
因此,教师对学生习作的分析会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必须在学生作文中仔细甄别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对问题进行细微化处理,使得问题更加具体化、明晰化,最终形成具体明确的微型目标。可见,有效的写作教学通常都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的,而微作文在这方面就比大作文显得更有优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灵活性。
(二)课程内容微型化。
一方面,随着写作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写作课程内容不断递增,这使得写作课程越来越成为难以掌握的巨大知识空间;另一方面,每位写作学习者在实际写作中,所能够有效应用的写作知识资源只是一个有限的小世界,在广大的知识空间与实际运用的小世界之间,则迫切需要进行有效的联通,否则,学习者面对诸多的写作知识资源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因此,如果要提升学习资源的实用性,就必须与特定的学习需求相捆绑,从而把学习资源和学习者联结起来,实现好沟通、易组织、可持续的“小世界效应”。
因此,语文教师在明确学生的写作困难之后,需要掌握能解决这一困难的相应合宜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明确的知识和具体的例子,并借此创生出许多有效的写作课程内容。教师需要设计“写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产生持久的写作动力。
总之,微型写作课程目标简洁,内容明确,环节清晰,便于课堂教学、检测及反馈。而相应的“微写作”指导,则必须目标细化,精准地判断学生的写作困难,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加强写作指导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