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沈秀(1992 ),女,河北保定人。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摘要]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但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少实证支持。笔者结合高考外语改革的新举措,通过问卷和访谈对220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在衔接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11506
0引言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英语从150分总分降低至100分,一年实行两次社会化考试,成绩三年内有效。随后,这些措施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部分省市纷纷出台改革措施,掀起了新一轮的外语改革。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高考外语仍为统考科目,分值为150分,学生共有两次考试机会。同时,《意见》指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更有利于实现多元化选拔,尊重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也促进了英语教学从“应试型”到“应用型”的回归。然而,英语改革不能只改高考,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进行配套改革,以有效改善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语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教学层面,缺乏实证支持。因此,本研究以高考外语改革为背景,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掌握大学生对衔接中问题的反馈意见,探索与实践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项目组对2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河北省4所院校,其余的来自北京、浙江等地的院校。这些学校中既有部属院校,也有地方性大学,工、农、师范、财经、艺术和综合类高校均有涉及。被调查大学生中,既有英语专业学生也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且来自不同水平的高中英语教育背景。综上可见,本次调查较具代表性。项目组共发放220份调查问卷,回收214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89.3%。
1.2调查方法
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衔接的现状和问题,笔者收集了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本项目组主要采用了定量与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开。
1) 问卷调查。研究工具采用项目组设计的调查问卷,为确保问卷调查的质量,项目组经过讨论初步设计问卷后,先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小范围试测,然后对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收集学生对试测问卷的反馈意见。之后,项目组成员对问卷进行了最终修订,并对220名大学生进行了正式调查。
调查问卷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衔接中的情况与反馈意见,共16个项目,由8个方面组成,分别是英语学习动机(1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差别(4项)、大学英语学习的适应情况(2项)、英语学习目标(2项)、大学英语学习情况(6项)、尽快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方法(1项)。
2) 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本项目组在220名大学生中随意选取了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一步了解学生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情况及其对高考外语改革的看法。另外,项目组还在本校英语系选取了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进行了个人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围绕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层面的衔接。
1.3数据分析
所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在数据分析之前,项目组成员先对问卷中所有封闭性问题进行量化,即把A、B、C、D、E都统一变换到\[0,1\]区间内分别赋值,设A=1,B=0.8,C=0.5,D=0.3,E=0。之后,成员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调查显示,有79.1%的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更有9.9%的学生表示一直都没有适应。经过计算,大学生的平均适应时间为124.5天(见表1)。以上数据说明了开展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除此之外,本项目组发现造成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均有责任。
表1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所需的时间
适应时间立即适应一周一月三月半年一年一直没有
人数4035511426619
百分比20.918.326.77.313.63.19.9
注: 平均适应时间=∑7i=1FiXi/N。其中,F:各选项人数;X:适应时间(天),其中“立即适应”为0,“一直没有”为两年(730天);N:总人数,按上述公式计算,结果为:124.5天
2.1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大学所需的知识。考查中涉及到某个知识点只是简单地因为在中学学过,与高考的初衷及整个评价体系是相背离的。追根究底,高考外语改革其实不在于降不降分、取不取消听力或者有几次考试机会,关键应在于如何还其本来功能,即检测学生外语能力的手段。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甄别与区分,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其分配进与自身学习能力相称的学府。那么,现有的高考外语评价体系是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外语能力呢?首先,教育者要明确外语能力应该包括的成分。学者戴曼纯指出,“我们通常把能力分解为知识和技能……构成语言能力知识体系的有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知识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进行恰当的交际。构成语言能力的技能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等)是融语法(及词汇)、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等知识于一体的实际操作技能”[2]。从此角度审视以往的高中外语考试,可以发现对静态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考查较多,而忽视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那么考试结果便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也不能作为高校录取的科学评判标准。 2.2教学者
1) 教学差异。关于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比较,调查中有51.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别,42.9%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差别,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差别很小或没有差别。在差别的表现方面(见表2),39.3%选择了教学内容,即“高中英语课上老师侧重对词汇、语法及句子结构等英语知识的讲解,主要研究学生在考试中解题的技巧;大学英语课上老师主要注重文章语篇的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介绍”;28.8%选择了教学目标,即“高中英语以应试为主,大学英语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28.3%选择了教学方式,即“高中英语以教师授课为主,大学英语更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
表2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差别的主要表现
表现方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其它教材内容
人数75555443
百分比39.328.828.32.11.6
此外,表3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程度与其在英语课上能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教师在课前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减少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有效缓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适应”。
表3学生对教学目的、要求的了解程度与
课堂情况的相关系数
英语课上能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程度Pearson 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0.446**
0.000
191
注: **.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 教材差异。虽然与表2中其他因素相比,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内容,但在其后对两个学习阶段教材内容的对比调查中可见(见图1),二者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值得引起关注。其中,语法、口语、英语运用能力、词汇、听力占比均有显著波动,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法,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下降幅度高达89.1%。总结发现,高中英语教材侧重的语法、词汇、阅读、写作是面向高考英语的教学重点,而大学英语教材侧重的英语运用能力、口语、听力、阅读则是应用型教学导向的结果。此外,大学生初入学时,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明显表现出了对会话(35.6%)与听力(33.5%)技能的不适应,而这正是高中英语教材所忽视的。
图1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重点的对比
综上可知,在“教”这个层面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种种差异均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衔接上有重要影响。
2.3学习者
1) 学习目标。表4显示,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学习目标的了解程度、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均与适应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学生了解并建立学习目标有利于帮助其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表4对学习目标了解程度与适应时间的相关系数
对《大纲》中英语学习目标了解程度大学英语学习目标明确程度
适应时间Pearson相关性-0.157*-0.353**
显著性(双侧)N0.030
1910.000
191
注: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自主学习。在比较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的调查中,有个别同学提到,高中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由于其重要性“不得不投入时间、精力来学习”。而在大学,尤其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公共英语课“看看教材过了就好”。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使学生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间、精力投入上极不协调,收效上也产生了巨大差异。掌握一门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不懈努力。然而由表5可见,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每星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仅为1~5小时,平均工作日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到1小时。
表5大学生每星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1~5小时5~10小时10~15小时15小时以上
人数94422827
百分比49.222.014.714.1
其次,在大学生看来,决定大学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见表6)前三个都在于学生自身,分别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勤奋努力,高中英语基础位列第四。由此可见,虽然高中学得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大学英语奠定了基础,但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与“自助性”才是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
表6在大学生看来,决定大学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ABCDEFGHI
百分比/
[摘要]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但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少实证支持。笔者结合高考外语改革的新举措,通过问卷和访谈对220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在衔接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11506
0引言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英语从150分总分降低至100分,一年实行两次社会化考试,成绩三年内有效。随后,这些措施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部分省市纷纷出台改革措施,掀起了新一轮的外语改革。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高考外语仍为统考科目,分值为150分,学生共有两次考试机会。同时,《意见》指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更有利于实现多元化选拔,尊重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也促进了英语教学从“应试型”到“应用型”的回归。然而,英语改革不能只改高考,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进行配套改革,以有效改善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语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教学层面,缺乏实证支持。因此,本研究以高考外语改革为背景,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掌握大学生对衔接中问题的反馈意见,探索与实践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项目组对2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河北省4所院校,其余的来自北京、浙江等地的院校。这些学校中既有部属院校,也有地方性大学,工、农、师范、财经、艺术和综合类高校均有涉及。被调查大学生中,既有英语专业学生也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且来自不同水平的高中英语教育背景。综上可见,本次调查较具代表性。项目组共发放220份调查问卷,回收214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89.3%。
1.2调查方法
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衔接的现状和问题,笔者收集了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本项目组主要采用了定量与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开。
1) 问卷调查。研究工具采用项目组设计的调查问卷,为确保问卷调查的质量,项目组经过讨论初步设计问卷后,先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小范围试测,然后对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收集学生对试测问卷的反馈意见。之后,项目组成员对问卷进行了最终修订,并对220名大学生进行了正式调查。
调查问卷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衔接中的情况与反馈意见,共16个项目,由8个方面组成,分别是英语学习动机(1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差别(4项)、大学英语学习的适应情况(2项)、英语学习目标(2项)、大学英语学习情况(6项)、尽快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方法(1项)。
2) 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本项目组在220名大学生中随意选取了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一步了解学生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情况及其对高考外语改革的看法。另外,项目组还在本校英语系选取了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进行了个人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围绕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层面的衔接。
1.3数据分析
所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在数据分析之前,项目组成员先对问卷中所有封闭性问题进行量化,即把A、B、C、D、E都统一变换到\[0,1\]区间内分别赋值,设A=1,B=0.8,C=0.5,D=0.3,E=0。之后,成员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调查显示,有79.1%的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更有9.9%的学生表示一直都没有适应。经过计算,大学生的平均适应时间为124.5天(见表1)。以上数据说明了开展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除此之外,本项目组发现造成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均有责任。
表1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所需的时间
适应时间立即适应一周一月三月半年一年一直没有
人数4035511426619
百分比20.918.326.77.313.63.19.9
注: 平均适应时间=∑7i=1FiXi/N。其中,F:各选项人数;X:适应时间(天),其中“立即适应”为0,“一直没有”为两年(730天);N:总人数,按上述公式计算,结果为:124.5天
2.1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大学所需的知识。考查中涉及到某个知识点只是简单地因为在中学学过,与高考的初衷及整个评价体系是相背离的。追根究底,高考外语改革其实不在于降不降分、取不取消听力或者有几次考试机会,关键应在于如何还其本来功能,即检测学生外语能力的手段。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甄别与区分,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其分配进与自身学习能力相称的学府。那么,现有的高考外语评价体系是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外语能力呢?首先,教育者要明确外语能力应该包括的成分。学者戴曼纯指出,“我们通常把能力分解为知识和技能……构成语言能力知识体系的有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知识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进行恰当的交际。构成语言能力的技能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等)是融语法(及词汇)、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等知识于一体的实际操作技能”[2]。从此角度审视以往的高中外语考试,可以发现对静态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考查较多,而忽视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那么考试结果便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也不能作为高校录取的科学评判标准。 2.2教学者
1) 教学差异。关于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比较,调查中有51.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别,42.9%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差别,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差别很小或没有差别。在差别的表现方面(见表2),39.3%选择了教学内容,即“高中英语课上老师侧重对词汇、语法及句子结构等英语知识的讲解,主要研究学生在考试中解题的技巧;大学英语课上老师主要注重文章语篇的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介绍”;28.8%选择了教学目标,即“高中英语以应试为主,大学英语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28.3%选择了教学方式,即“高中英语以教师授课为主,大学英语更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
表2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差别的主要表现
表现方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其它教材内容
人数75555443
百分比39.328.828.32.11.6
此外,表3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程度与其在英语课上能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教师在课前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减少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有效缓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适应”。
表3学生对教学目的、要求的了解程度与
课堂情况的相关系数
英语课上能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程度Pearson 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0.446**
0.000
191
注: **.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 教材差异。虽然与表2中其他因素相比,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内容,但在其后对两个学习阶段教材内容的对比调查中可见(见图1),二者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值得引起关注。其中,语法、口语、英语运用能力、词汇、听力占比均有显著波动,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法,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下降幅度高达89.1%。总结发现,高中英语教材侧重的语法、词汇、阅读、写作是面向高考英语的教学重点,而大学英语教材侧重的英语运用能力、口语、听力、阅读则是应用型教学导向的结果。此外,大学生初入学时,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明显表现出了对会话(35.6%)与听力(33.5%)技能的不适应,而这正是高中英语教材所忽视的。
图1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重点的对比
综上可知,在“教”这个层面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种种差异均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衔接上有重要影响。
2.3学习者
1) 学习目标。表4显示,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学习目标的了解程度、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均与适应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学生了解并建立学习目标有利于帮助其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表4对学习目标了解程度与适应时间的相关系数
对《大纲》中英语学习目标了解程度大学英语学习目标明确程度
适应时间Pearson相关性-0.157*-0.353**
显著性(双侧)N0.030
1910.000
191
注: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自主学习。在比较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的调查中,有个别同学提到,高中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由于其重要性“不得不投入时间、精力来学习”。而在大学,尤其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公共英语课“看看教材过了就好”。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使学生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间、精力投入上极不协调,收效上也产生了巨大差异。掌握一门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不懈努力。然而由表5可见,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每星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仅为1~5小时,平均工作日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到1小时。
表5大学生每星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1~5小时5~10小时10~15小时15小时以上
人数94422827
百分比49.222.014.714.1
其次,在大学生看来,决定大学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见表6)前三个都在于学生自身,分别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勤奋努力,高中英语基础位列第四。由此可见,虽然高中学得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大学英语奠定了基础,但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与“自助性”才是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
表6在大学生看来,决定大学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ABCDEFGHI
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