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提升,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的需要。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效的学校。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说: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用简洁的话来说“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特色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即“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特色就是个性,个性就是特色”。这应该是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或者说核心理念。建设特色学校对改变现在“千校一面”的办学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
下面就以阳山中学在建设特色学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为例,谈谈我对特色学校创建的认识。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寻找学校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优势
发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阳山中学由创办于1882年的安阳书院发展而来,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位于校园内的安阳书院,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的文化底蕴深厚,阳中师生在一百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学校办学成果斐然,一百多年中,培养了无数人才,其中有共和国的4位将军、2位大使、2位院士及数十位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上百位博导、专家、教授等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承安阳书院的教育理念。在安阳书院门楼上大书“械朴乍人”四字,风风雨雨,传承至今。这是安阳书院延续到现在阳山中学的校训。“械朴乍人”源自《诗经》“械朴”篇。原文为“芃芃械朴,薪之槱之”、“周王寿考,遐不作人”。“乍人”即“作人”,即培养人才的意思。安阳书院的创办者选取“械朴乍人”为办学育人的宗旨,希望能培养众多栋梁之才。学校继承安阳书院“械朴乍人、乐育英才”校训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定位学校的校训和“三风”,确立核心教育理念为“成德达才,敬业乐群”,教风为“尊重人格,启迪智慧”,学风为“信心、虚心、专心、恒心”,校风为“知礼、恪勤、笃行、求真”。学校将“三风一训”在师生中进行深入解读,使师生理解掌握,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教书育人、读书学习的准则。
确立“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对学校悠久办学历史地梳理,提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建议,学校确立了“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在学校内开展“书院文化”研究课题、特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学校特色的不断凸显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根据国家教育大纲对学生培养的指导性规定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文化素养发展的要求,综合从安阳书院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在阳山中学的教育改革实际,学校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以“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标促进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基础实、发展全、素质优、心理健、有特长”的培养要求。
传承书院文化,建设以书院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练底蕴深厚、开拓创新的阳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传承安阳书院百年优秀文化,以精神文化立校。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安阳书院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与江苏教育学会一起成立“国学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书院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把阳山中学建设成一所人文的学校。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以此在校园内形成高雅的文化氛围、儒雅的精神气质、文明的礼仪行为。
学校编写了《安阳书院》专著。此书是完整全面介绍书院的资料。其中“书院胜迹”和“书院藏品”等部分系统全面介绍了盘龙河、明石桥、古银杏、门楼、门厅、安阳讲堂、慕贤堂、琴棋斋、国学斋、书院文化科教馆、校史陈列室等书院文化遗迹,并对书院内的匾额、对联、石刻等文化遗存进行解读,其所引文字均出自四书五经,堪称国学教育的精髓。学校对书院内文化遗存进行解读,深入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贯穿诚信守信、勤学敬业、谦恭有礼、孝亲敬长等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
开展“礼、孝、志”年级主题文化教育。阳山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主题为“传承书院文化、厚积人文底蕴、建设文化校园”。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定“礼”、“孝”、“志”为各个年级文化的主题:
初一年级开展“礼文化”的教育。通过知“礼”、懂“礼”、行“礼”三部曲规范学生行为,打造礼仪校园,形成文化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教育形式,加强礼仪知识的宣传,让学生知“礼”;通过诵读弟子规、组织主题班会,观看礼仪知识教育录像、组织开展礼仪教育知识竞赛等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懂“礼”;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通过举行围绕主题的班会及各类主题活动,剖析班级和个体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明确自身在礼仪教育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加以改正、提升和完善。
初二年级开展“孝文化”的教育。通过初涉“孝”、探寻“孝”、感知“孝”、践行“孝”四部曲达成教育目标。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孝的含义及历史,初涉“孝”;通过讲述、表演及征文等手段理解孝的含义,探寻和感知“孝”;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践行“孝”。利用节点,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并学会感恩。 初三年级开展“志文化”教育。通过“立志”和“励志”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开展励志格言展示、邀请高一级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作励志专题报告、适时适度地创设若干次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情境,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学生在迈向人生更高目标的进程中树立自信、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走向成功。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抓好班级教导制工作,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三方组建,通过阶段性活动在班级内引导各班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强化职责,分工负责,构建师师、师生、生生三结合的互动平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推进双值日班长制,建设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能起表率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从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通过制度的建设真正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管理目标;渗透班级文化,各班针对班级特点提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在班训、教室布置方面呈现浓郁的个性特征。
成立“安阳诗社”,学生参加诗教班,开展古典诗词教育。阳山中学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建立了诗教合作关系,对学生展开古典诗词教育。学校利用学校画廊、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加强诗词宣传,营造诗教特色,与此同时,还编写了《诗教200首》一书,作为安阳诗社进行诗词教育的校本教材。“诗教班”由语文素养较好,对文学和古典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每周由无锡市诗词学会派遣教师到安阳书院授课。“诗教班”学生结业后将获得由无锡市诗词协会发给的诗教结业证书。其创作的优秀作品也会由无锡市诗词协会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无锡市诗词协会还将对学生创作的诗词汇编结集出版。
活跃学生社团,引导全面发展。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传承书院独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阳山中学学生社团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项目设置上还可挖掘安阳书院的资源,增加社团项目,丰富社团活动。阳山中学在“书院文化特色学校”创建中增设安阳书院导游团、书院小记者采访团、书院经典诗文朗诵社。每个社团每学年都开展经典汇报活动,形成各自的特色。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道德践行、人格培养、发展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是连接社会、课堂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搭建起学生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构筑起学生素质提升的精彩舞台。
培养特色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是促使特色学校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和推动力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一支拥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本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教师本身应该拥有特长;要形成特色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的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拥有特长的这一专项要求。为此,学校必须积极提供机会培养教师的特长,提供机会各展所长。阳山中学依托书院文化的建设,成立了安阳学社、安阳诗社、安阳文社、安阳书画社、安阳琴社、民乐社等学术团体,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并借助学校社刊《文笔峰》作为展示的平台,在培养自己特长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素养。
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促进特色教师成长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校本教学研修能够提高教师素质,能促成教师与研究者的实质性合作,促使其专业化地发展。开展主题鲜明的校本培训,整合教师业务培训,将使校本培训具体化,在推进教改的同时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由此,阳山中学的教师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沙龙研讨、“教学研究月”专题培训、每周骨干教师讲座等活动,形成了立体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是学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探索,需要校长带领教师及学生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决心坚持“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的学校特色建设并为之不懈努力。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效的学校。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说: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用简洁的话来说“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特色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即“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特色就是个性,个性就是特色”。这应该是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或者说核心理念。建设特色学校对改变现在“千校一面”的办学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
下面就以阳山中学在建设特色学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为例,谈谈我对特色学校创建的认识。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寻找学校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优势
发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阳山中学由创办于1882年的安阳书院发展而来,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位于校园内的安阳书院,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的文化底蕴深厚,阳中师生在一百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学校办学成果斐然,一百多年中,培养了无数人才,其中有共和国的4位将军、2位大使、2位院士及数十位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上百位博导、专家、教授等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承安阳书院的教育理念。在安阳书院门楼上大书“械朴乍人”四字,风风雨雨,传承至今。这是安阳书院延续到现在阳山中学的校训。“械朴乍人”源自《诗经》“械朴”篇。原文为“芃芃械朴,薪之槱之”、“周王寿考,遐不作人”。“乍人”即“作人”,即培养人才的意思。安阳书院的创办者选取“械朴乍人”为办学育人的宗旨,希望能培养众多栋梁之才。学校继承安阳书院“械朴乍人、乐育英才”校训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定位学校的校训和“三风”,确立核心教育理念为“成德达才,敬业乐群”,教风为“尊重人格,启迪智慧”,学风为“信心、虚心、专心、恒心”,校风为“知礼、恪勤、笃行、求真”。学校将“三风一训”在师生中进行深入解读,使师生理解掌握,内化为师生做人做事、教书育人、读书学习的准则。
确立“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对学校悠久办学历史地梳理,提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建议,学校确立了“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书院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在学校内开展“书院文化”研究课题、特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学校特色的不断凸显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根据国家教育大纲对学生培养的指导性规定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文化素养发展的要求,综合从安阳书院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在阳山中学的教育改革实际,学校提出“人文、全面、特长”的育人观,以“人文素养、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标促进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基础实、发展全、素质优、心理健、有特长”的培养要求。
传承书院文化,建设以书院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练底蕴深厚、开拓创新的阳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传承安阳书院百年优秀文化,以精神文化立校。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安阳书院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与江苏教育学会一起成立“国学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书院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把阳山中学建设成一所人文的学校。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以此在校园内形成高雅的文化氛围、儒雅的精神气质、文明的礼仪行为。
学校编写了《安阳书院》专著。此书是完整全面介绍书院的资料。其中“书院胜迹”和“书院藏品”等部分系统全面介绍了盘龙河、明石桥、古银杏、门楼、门厅、安阳讲堂、慕贤堂、琴棋斋、国学斋、书院文化科教馆、校史陈列室等书院文化遗迹,并对书院内的匾额、对联、石刻等文化遗存进行解读,其所引文字均出自四书五经,堪称国学教育的精髓。学校对书院内文化遗存进行解读,深入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贯穿诚信守信、勤学敬业、谦恭有礼、孝亲敬长等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
开展“礼、孝、志”年级主题文化教育。阳山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主题为“传承书院文化、厚积人文底蕴、建设文化校园”。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定“礼”、“孝”、“志”为各个年级文化的主题:
初一年级开展“礼文化”的教育。通过知“礼”、懂“礼”、行“礼”三部曲规范学生行为,打造礼仪校园,形成文化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教育形式,加强礼仪知识的宣传,让学生知“礼”;通过诵读弟子规、组织主题班会,观看礼仪知识教育录像、组织开展礼仪教育知识竞赛等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懂“礼”;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通过举行围绕主题的班会及各类主题活动,剖析班级和个体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明确自身在礼仪教育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加以改正、提升和完善。
初二年级开展“孝文化”的教育。通过初涉“孝”、探寻“孝”、感知“孝”、践行“孝”四部曲达成教育目标。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孝的含义及历史,初涉“孝”;通过讲述、表演及征文等手段理解孝的含义,探寻和感知“孝”;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践行“孝”。利用节点,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并学会感恩。 初三年级开展“志文化”教育。通过“立志”和“励志”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开展励志格言展示、邀请高一级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作励志专题报告、适时适度地创设若干次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情境,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学生在迈向人生更高目标的进程中树立自信、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走向成功。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抓好班级教导制工作,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三方组建,通过阶段性活动在班级内引导各班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强化职责,分工负责,构建师师、师生、生生三结合的互动平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推进双值日班长制,建设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能起表率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从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通过制度的建设真正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管理目标;渗透班级文化,各班针对班级特点提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在班训、教室布置方面呈现浓郁的个性特征。
成立“安阳诗社”,学生参加诗教班,开展古典诗词教育。阳山中学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建立了诗教合作关系,对学生展开古典诗词教育。学校利用学校画廊、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加强诗词宣传,营造诗教特色,与此同时,还编写了《诗教200首》一书,作为安阳诗社进行诗词教育的校本教材。“诗教班”由语文素养较好,对文学和古典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每周由无锡市诗词学会派遣教师到安阳书院授课。“诗教班”学生结业后将获得由无锡市诗词协会发给的诗教结业证书。其创作的优秀作品也会由无锡市诗词协会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无锡市诗词协会还将对学生创作的诗词汇编结集出版。
活跃学生社团,引导全面发展。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传承书院独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阳山中学学生社团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项目设置上还可挖掘安阳书院的资源,增加社团项目,丰富社团活动。阳山中学在“书院文化特色学校”创建中增设安阳书院导游团、书院小记者采访团、书院经典诗文朗诵社。每个社团每学年都开展经典汇报活动,形成各自的特色。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道德践行、人格培养、发展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是连接社会、课堂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搭建起学生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构筑起学生素质提升的精彩舞台。
培养特色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是促使特色学校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和推动力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一支拥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本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教师本身应该拥有特长;要形成特色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除了要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的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拥有特长的这一专项要求。为此,学校必须积极提供机会培养教师的特长,提供机会各展所长。阳山中学依托书院文化的建设,成立了安阳学社、安阳诗社、安阳文社、安阳书画社、安阳琴社、民乐社等学术团体,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并借助学校社刊《文笔峰》作为展示的平台,在培养自己特长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素养。
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促进特色教师成长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校本教学研修能够提高教师素质,能促成教师与研究者的实质性合作,促使其专业化地发展。开展主题鲜明的校本培训,整合教师业务培训,将使校本培训具体化,在推进教改的同时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由此,阳山中学的教师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沙龙研讨、“教学研究月”专题培训、每周骨干教师讲座等活动,形成了立体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是学校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探索,需要校长带领教师及学生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决心坚持“打造底蕴深厚的书院文化”的学校特色建设并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