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应用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术效果进。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37例以及B组37例。其中A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采取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0.5h疼痛评分、1h疼痛评分均要低于B组,A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要长于B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10.81%),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例(18.92%),A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来看舒芬太尼在外科全身麻醉术中效果更优。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44-01
目前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是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较为常见的两种麻醉性镇痛药,两者均为新型u阿片受体激动剂[1]。我院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术患者7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对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了探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术患者7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组、n=37)、B组(瑞芬太尼组、n=37)。其中A组患者年龄为25至61岁,平均年龄为(45.32±4.13)岁,平均体重为(62.13±6.19)kg;B组患者年龄为26至63岁,平均年龄为(46.41±4.24)岁,平均体重为(65.14±6.79)kg。以上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经检测均为正常态,无高血压、心血管、精神疾病等病史。上述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组患者在麻醉实施前半小时均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护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用20#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面罩给氧去氮3—5分钟后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异丙酚2—2.5 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2 mg/kg,待肌松满意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PC/SIMV—VC),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在正常范围。两组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靶控输注),必要时静脉注维库溴胺维持肌松。A组应用舒芬太尼靶控注射镇痛(效应室浓度0.3—0.5ng/ml );B组应用瑞芬太尼靶控注射镇痛(效应室浓度 3—4ng/ml)进行麻醉。术中结合监测情况调节麻醉药物剂量,维持麻醉效果。手术结束前20min停止使用肌松药。A组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舒芬太尼;B组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转入麻醉复苏室接呼吸机自然复苏,待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将气管导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结束后0.5h、1h疼痛评分进行统计、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A组0.5h疼痛评分、1h疼痛评分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A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要长于B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10.81%),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例(18.92%),A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是两种新型的u阿片受体激动剂并且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为证实两者的麻醉效果,本研究中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7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镇痛;B组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镇痛。从研究结果来看A组0.5h疼痛评分、1h疼痛评分均要低于B组,A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要长于B组,另外A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2]。
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继承了芬太尼的特性,但其亲脂性较高较好,因此更易通过血脑屏障并容易与血浆蛋白结合,故其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强[3]。这也使得该品具有更好的镇痛强度并具有更长的持续作用时间。另外舒芬太尼可在肝内进行有效生物转化,并由肾脏排出,因此其安全性更好[4]。与舒芬太尼及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的作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它在组织机血液中将会发生水解反应,因此起效较快,但是作用时间较短。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并对比两种药物特性可发现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5]。因此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少、并可对应激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药效更为持久、稳定。
综临床观察,舒芬太尼比瑞芬太尼具有更优的麻醉效果,并且对血液流动学影响小,持久性好,稳定性较为理想,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学超,杨义,闫小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147-2149.
[2] 张晗,毛浩萍,柴丽娟.应激对儿茶酚胺影响和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 2012,16(06):187-189.
[3] 田节印,王许平,王建平.小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比较[J].中国民间疗法.2012,15(11):237-239.
[4] 刘厚东.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9(19):354-356.
[5] 凌桂强,叶永景,马静宜.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44-01
目前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是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较为常见的两种麻醉性镇痛药,两者均为新型u阿片受体激动剂[1]。我院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术患者7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对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了探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术患者7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组、n=37)、B组(瑞芬太尼组、n=37)。其中A组患者年龄为25至61岁,平均年龄为(45.32±4.13)岁,平均体重为(62.13±6.19)kg;B组患者年龄为26至63岁,平均年龄为(46.41±4.24)岁,平均体重为(65.14±6.79)kg。以上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经检测均为正常态,无高血压、心血管、精神疾病等病史。上述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组患者在麻醉实施前半小时均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护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用20#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面罩给氧去氮3—5分钟后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异丙酚2—2.5 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2 mg/kg,待肌松满意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PC/SIMV—VC),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在正常范围。两组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靶控输注),必要时静脉注维库溴胺维持肌松。A组应用舒芬太尼靶控注射镇痛(效应室浓度0.3—0.5ng/ml );B组应用瑞芬太尼靶控注射镇痛(效应室浓度 3—4ng/ml)进行麻醉。术中结合监测情况调节麻醉药物剂量,维持麻醉效果。手术结束前20min停止使用肌松药。A组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舒芬太尼;B组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转入麻醉复苏室接呼吸机自然复苏,待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将气管导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结束后0.5h、1h疼痛评分进行统计、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A组0.5h疼痛评分、1h疼痛评分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A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要长于B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10.81%),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例(18.92%),A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是两种新型的u阿片受体激动剂并且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为证实两者的麻醉效果,本研究中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7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镇痛;B组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镇痛。从研究结果来看A组0.5h疼痛评分、1h疼痛评分均要低于B组,A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要长于B组,另外A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2]。
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继承了芬太尼的特性,但其亲脂性较高较好,因此更易通过血脑屏障并容易与血浆蛋白结合,故其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强[3]。这也使得该品具有更好的镇痛强度并具有更长的持续作用时间。另外舒芬太尼可在肝内进行有效生物转化,并由肾脏排出,因此其安全性更好[4]。与舒芬太尼及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的作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它在组织机血液中将会发生水解反应,因此起效较快,但是作用时间较短。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并对比两种药物特性可发现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5]。因此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少、并可对应激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药效更为持久、稳定。
综临床观察,舒芬太尼比瑞芬太尼具有更优的麻醉效果,并且对血液流动学影响小,持久性好,稳定性较为理想,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学超,杨义,闫小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147-2149.
[2] 张晗,毛浩萍,柴丽娟.应激对儿茶酚胺影响和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 2012,16(06):187-189.
[3] 田节印,王许平,王建平.小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比较[J].中国民间疗法.2012,15(11):237-239.
[4] 刘厚东.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腹部手术术中静脉麻醉维持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9(19):354-356.
[5] 凌桂强,叶永景,马静宜.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