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金时代》的上映,让萧红成为热门话题。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小情节:大冬天的夜里,萧红和萧军呼着白气钻进低矮脏乱的小饭馆里,周围都是脏老爷们儿围坐一处呼哧呼哧地吃。萧红怯生生地坐下,萧军去买饭。在萧红身边,有一个卖吃食的老头支了一口锅,里面是肉丸子。萧红盯着这口锅出神了,萧军察觉后,说:“我们也来一碗肉丸子吧。”萧红回过神来,急忙阻止。吃饭的时候,她的眼睛还是被那口锅里搅动的锅铲牵动着。萧军又说: “还是再来一碗肉丸子吧。”萧红像个小孩子一样瞪着大眼睛,渴望又不敢,因为那一碗带汤的肉丸子,太奢侈了。
在中国女性作家中,几乎没人像萧红这样被饥寒交迫逼到死胡同里无路可退。大音B分时间里,萧红都处在一种食不果腹的状态。在东北寒冷的夜里,她试图拿走别人挂在过道门上的硬面包,想到这便是偷,不免心跳耳热,一次次开门,又退回房内。腹中空虚,内心挣扎,整夜失眠。天亮了,她又饿到中午,四肢疲软。 “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白天门外有卖面包的,过道里传来诱人的麦香,别人都在买,萧红不敢开门去闻闻那浓郁的麦香,不是不想吃,是害怕面包要吞了自己……
如果说贫穷和寒冷会侵入身体,那么人心的冷则会深到骨髓。寒冷的哈尔滨,萧红只身流浪,饥寒交迫。她饿着肚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和通孔的凉鞋,无目的地行走在冰雪的大街上。她曾经找过亲戚,大门紧锁;去找熟人,早已迁移。在深冬的夜里,她感到身上的力量完全用尽了,双脚冻得麻木,昏迷中,被一个做皮肉生意的老太婆领到家里过夜。当她在狭窄而阴暗的屋里醒来,发现鞋没了。离开前,老太婆又要她留下一件衣服充作她的住宿费。她像做了噩梦一般,从身上褪下单衫就落荒而逃。
因此,萧红的作品都近乎阴冷,而其中温暖的情节几乎都来自她对于祖父和后花园的描写。
在《黄金时代》的末尾,镜头拉回到萧红童年的后花园——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个自由的后花园,点缀了萧红的寂寞童年,亦是这个女孩所有欢乐的寄托。夏日里,小女孩在后园子里捉蝴蝶,捉蚂蚱,追蜻蜓,观看蜜蜂采集花粉。跑够了玩累了,就到房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躺下,眺望蓝天的变幻不定。困了,把草往脸上一扣,闭上眼睛就睡着了,睡醒了再跑再玩。后花园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但即便阳光普照,也驱散不了植入她心底的阴影。萧红一生下来便受到家人的诅咒,因为按照旧时迷信的说法,端阳节生下的孩子是不吉祥的。早年又丧母,继母冷酷无情,父亲则是一个冷漠古板的官僚。夏日里的后花园,可以容纳小女孩的童真,却无法帮她抵抗世俗的毒针。
这样的童年,就像杂草,有时枯萎,有时疯长。而后花园,又总是和祖父联系着的。祖父,是萧红唯一挚爱的人。所有的人都已弃他而去,唯有祖父包容她的任性,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早年,萧红就呓语: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果然,祖父去世后,萧红就像失去了整个世界.“我饮了酒,回想,幻想……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树下颤怵了,人群中没有我的祖父。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
失去了挚爱的人,之后的日子,无论怎么活,都不过是随心所欲。
其实,对待生老病死,萧红是极其冷静的,冷静得有点可怕。她写道:“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她写过很多人的死亡,都很平静却又很可怕,无一例外。卖豆芽的王寡妇,有一年夏天,儿子死了,寡妇疯了,可疯了之后仍静静地活着。“卖豆芽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地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回家吃饭、睡觉、卖豆芽。”
所有的生,都是这般漠然,所有的死,都是这般自然。周围所有的人,萧红都冷静地看着。人们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挣扎,没有痛苦,很纯粹地过日子。那些人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死了就埋了,埋了从此就没有这个人了,没有了人们也就忘了。这个世界真有意思,连生死都演绎得如此规律。萧红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她像一个梦中呓语的孩子,又像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关于萧红的传记和电影走入市场后,人们对于她的情史的感兴趣程度远大于她的作品。萧红曾经在信中写:“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这似乎成了一种应验。有关萧红和萧军的感情故事,少不了“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坎坷。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见钟情。情到浓时,万般皆好,好得不讲道理,怎么看都只觉欢喜。不好的时候,能把对方戳得流血。往日的爱人,为她遮蔽暴风雨,突然间连他自己也变成暴风雨了,像极了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总是在寻求爱,却总是被抛弃。
被抛弃的命运,终于在她去世后戛然而止。萧红在临终前写下了一段话:“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31岁,她病逝于香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人草草埋葬在浅水湾头。没有石碑,只有一个用水泥围筑的圆圈。在那个圆圈中有一株独柯的树,有一丈高,虽然孤单,但清高孤傲。那地方面临大海,周围长满了红影树,春来花开,如火如荼。园里的小坡上,树影婆娑,了无人迹。岑寂得仿若她童年的后园——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黄瓜结果了,寂寞的小女孩坐在园子里自得其乐,沉默与凄凉一点点地侵袭着她,蔓延一生。
后来,无论人们怎么望天,怎么寻觅,也无法参透她的忧伤。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小情节:大冬天的夜里,萧红和萧军呼着白气钻进低矮脏乱的小饭馆里,周围都是脏老爷们儿围坐一处呼哧呼哧地吃。萧红怯生生地坐下,萧军去买饭。在萧红身边,有一个卖吃食的老头支了一口锅,里面是肉丸子。萧红盯着这口锅出神了,萧军察觉后,说:“我们也来一碗肉丸子吧。”萧红回过神来,急忙阻止。吃饭的时候,她的眼睛还是被那口锅里搅动的锅铲牵动着。萧军又说: “还是再来一碗肉丸子吧。”萧红像个小孩子一样瞪着大眼睛,渴望又不敢,因为那一碗带汤的肉丸子,太奢侈了。
在中国女性作家中,几乎没人像萧红这样被饥寒交迫逼到死胡同里无路可退。大音B分时间里,萧红都处在一种食不果腹的状态。在东北寒冷的夜里,她试图拿走别人挂在过道门上的硬面包,想到这便是偷,不免心跳耳热,一次次开门,又退回房内。腹中空虚,内心挣扎,整夜失眠。天亮了,她又饿到中午,四肢疲软。 “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白天门外有卖面包的,过道里传来诱人的麦香,别人都在买,萧红不敢开门去闻闻那浓郁的麦香,不是不想吃,是害怕面包要吞了自己……
如果说贫穷和寒冷会侵入身体,那么人心的冷则会深到骨髓。寒冷的哈尔滨,萧红只身流浪,饥寒交迫。她饿着肚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和通孔的凉鞋,无目的地行走在冰雪的大街上。她曾经找过亲戚,大门紧锁;去找熟人,早已迁移。在深冬的夜里,她感到身上的力量完全用尽了,双脚冻得麻木,昏迷中,被一个做皮肉生意的老太婆领到家里过夜。当她在狭窄而阴暗的屋里醒来,发现鞋没了。离开前,老太婆又要她留下一件衣服充作她的住宿费。她像做了噩梦一般,从身上褪下单衫就落荒而逃。
因此,萧红的作品都近乎阴冷,而其中温暖的情节几乎都来自她对于祖父和后花园的描写。
在《黄金时代》的末尾,镜头拉回到萧红童年的后花园——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个自由的后花园,点缀了萧红的寂寞童年,亦是这个女孩所有欢乐的寄托。夏日里,小女孩在后园子里捉蝴蝶,捉蚂蚱,追蜻蜓,观看蜜蜂采集花粉。跑够了玩累了,就到房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躺下,眺望蓝天的变幻不定。困了,把草往脸上一扣,闭上眼睛就睡着了,睡醒了再跑再玩。后花园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但即便阳光普照,也驱散不了植入她心底的阴影。萧红一生下来便受到家人的诅咒,因为按照旧时迷信的说法,端阳节生下的孩子是不吉祥的。早年又丧母,继母冷酷无情,父亲则是一个冷漠古板的官僚。夏日里的后花园,可以容纳小女孩的童真,却无法帮她抵抗世俗的毒针。
这样的童年,就像杂草,有时枯萎,有时疯长。而后花园,又总是和祖父联系着的。祖父,是萧红唯一挚爱的人。所有的人都已弃他而去,唯有祖父包容她的任性,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早年,萧红就呓语: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果然,祖父去世后,萧红就像失去了整个世界.“我饮了酒,回想,幻想……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树下颤怵了,人群中没有我的祖父。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
失去了挚爱的人,之后的日子,无论怎么活,都不过是随心所欲。
其实,对待生老病死,萧红是极其冷静的,冷静得有点可怕。她写道:“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她写过很多人的死亡,都很平静却又很可怕,无一例外。卖豆芽的王寡妇,有一年夏天,儿子死了,寡妇疯了,可疯了之后仍静静地活着。“卖豆芽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地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回家吃饭、睡觉、卖豆芽。”
所有的生,都是这般漠然,所有的死,都是这般自然。周围所有的人,萧红都冷静地看着。人们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挣扎,没有痛苦,很纯粹地过日子。那些人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死了就埋了,埋了从此就没有这个人了,没有了人们也就忘了。这个世界真有意思,连生死都演绎得如此规律。萧红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她像一个梦中呓语的孩子,又像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关于萧红的传记和电影走入市场后,人们对于她的情史的感兴趣程度远大于她的作品。萧红曾经在信中写:“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这似乎成了一种应验。有关萧红和萧军的感情故事,少不了“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坎坷。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见钟情。情到浓时,万般皆好,好得不讲道理,怎么看都只觉欢喜。不好的时候,能把对方戳得流血。往日的爱人,为她遮蔽暴风雨,突然间连他自己也变成暴风雨了,像极了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总是在寻求爱,却总是被抛弃。
被抛弃的命运,终于在她去世后戛然而止。萧红在临终前写下了一段话:“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31岁,她病逝于香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人草草埋葬在浅水湾头。没有石碑,只有一个用水泥围筑的圆圈。在那个圆圈中有一株独柯的树,有一丈高,虽然孤单,但清高孤傲。那地方面临大海,周围长满了红影树,春来花开,如火如荼。园里的小坡上,树影婆娑,了无人迹。岑寂得仿若她童年的后园——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黄瓜结果了,寂寞的小女孩坐在园子里自得其乐,沉默与凄凉一点点地侵袭着她,蔓延一生。
后来,无论人们怎么望天,怎么寻觅,也无法参透她的忧伤。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