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新作《千万与春住》剖析都市情感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欣日前推出长篇小说新作《千万与春住》,该作品首发于《花城》杂志2019年第2期,《长篇小说选刊》于2019年第3期转载,花城出版社于今年6月推出单行本。作者以其一贯典雅简净之笔塑造了南国广州两个家庭,尤其着墨于两位女性,在命运纠缠中波澜起伏的往事与当下,人物性格塑造之丰满独特、命运经历之奇巧难测、日常细节描写之真实贴肉,成为张欣近年最重要的转变之作,一经出版即引发文坛各路评论家的关注。《千万与春住》书名取自北宋词人王观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一句,“当暗黑不可避让,让我们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光源,也把哪怕微弱的光亮奉献给我们所爱的人共同行旅的这世界”,千万要保留住心灵的春天。张欣在《千万与春住》创作谈中说,“感覺写作中最大的难点竟然是最不起眼的日常”,对于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妙笔生花却成为一件难事。如,老人和孩子完全是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是男女之情,呈现方式可能南辕北辙;比如什么季节生长什么植物……因此,作品结束了对典型人物、纯粹人物的塑造,而专注于描写那些可能出现在每一个人身边的人,那些“看上去是普通的上班族,有一点年纪,有一点位置,脸上有一点步步为营的沧桑”的女人,那些“不坏,却也不那么好”的“有疤的树”。
其他文献
《莫言文学精神》出版纪念会日前在东京举行。出版纪念会由东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藤井省三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敏洁,庆应大学教授长堀祐造受邀发表基调演讲。来自中、美、日、韩、新加坡等多地的专家以及中日友好人士也出席了当天的活动。林敏洁教授就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发表主旨演讲。林敏洁指出,藤井省三教授等人的译作助力莫言文学在日传播。如今,莫言的文学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日本已有三十本译作出版,为日本读者
内容摘要:在我国教育“大思政”这一角度下,高校应该努力的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以及内容还有主体这三个方面的相关资源得到整合,使全面的以及全员的等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得以构建。其中的主体资源主要包含思政课程的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者以及从校外聘请的老师等。其中的内容资源主要是由隐性以及显性教育组成。而其中的实践资源就是要重视校外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资源 大思
东西,一九六六年三月生,广西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后悔录》《耳光响亮》;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救命》《我们的父亲》《请勿谈论庄天海》《蹲下时看到了什么》《东西作品集》(六卷)等;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后悔录》分别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二○○五年度小说家”奖、《新京报》“二○○五年度文艺类好书
自“第三代诗”以来,在诗歌中进行“反抒情”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以抒情的方式来建构诗歌则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过时的行为。然而抒情这一文学表现方式,作为最初的诗歌诞生方式之一种,其流脉却永远都没有中断过。陈世骧先生甚至断言:“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尽管陈先生当时发言的语境可能并未囊括中国新诗的历史在内,但纵观中国新诗的百年历程,抒情的传统仍然此起彼伏。一如司马迁曾言,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
在莫斯科“第19屆国际非虚构类书展”上,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长的日记——普里什文的秘密日记完结卷亦即第18卷的出版发布会举行。一直以来,普里什文作为“大自然的歌者”和儿童文学作家而广为人知,现在人们方才知晓,其最重要的作品乃是他的秘密日记。自1905年至1954年去世,普里什文一直坚持写日记,时间跨度长达50年,内容包括大家熟知的大自然、恋爱故事、人生探寻、哲学宗教思考等等,人们可以据以研究其自然哲学
作家肖复兴新著《我们的老院》最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作家曾经广有影响的《蓝调城南》的姊妹篇,同样书写老北京的地理历史和人的命运。作家所说的老院,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位于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大街附近,曾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粤东会馆,后来成了平民居住的大杂院。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院里的居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劇。在这些浸透着作家生命记忆的故事中,人心和人性赤裸裸地相见,如电光石火,令人深深
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伊夫·博纳富瓦出版于2001年的诗集《弯曲的船板》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进出版。该诗集收录诗人在世纪之交创作的《夏雨》《遙远的嗓音》《在词语的圈套中》《出生时的旧居》《弯曲的船板》《依旧失明》《扔石头》等七个子集,译者秦三澍认为这些作品是博纳富瓦中晚期风格的呈现。秦三澍在附录于书前的译者序《测听童年:希望的矢量》中详细地阐释了博纳富瓦风格的转变:“他从超现实主义风格中抽离得越来
中國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伊朗莫瑞甘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朗读者”系列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版权签约仪式暨《慈悲》波斯语版新书首发式日前在德黑兰举行。作为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组成部分,《慈悲》波斯语版图书的发行为伊朗读者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打开新的窗口。《慈悲》是中国作家路内创作的中篇小说,书中描写“小人物”们面对人生苦难表现出的亦刚亦柔的智慧。该书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后引起广泛关注。莫
世宾在《当代诗歌的生成背景及其超越和担当》中言道:“对于诗歌美学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诗歌中去除因我们人性和文化中的弱点所造成的黑暗,使人生和社会呈现出一种指向光明的趋势。它要求诗人必须超越一个普通人自我的需求、欲望和利益的自我诉说,它要求诗人在更高远的层面上代表人类的精神向现实发言,向他置身其中的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发言。”由此,我们可以见出他对诗歌精神和诗人品格把握得精微独到,同时在叙述上既富
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在上个世纪末的经验性写作被洞开以后,更加朝着“各得其所”的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種“各得其所”的写作,对于其背后的诗人乃是一种“冒犯”,因为它将诗人自我那种私人特性特别强的“力量”通过文学形式进行了呈现,尽管呈现的澄明度高下不一。在当下,经验性的诗歌写作已经占据了诗歌写作的制高点,然而其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就写作者而言,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将已经建立的那个经验自我转化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