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在班级中健康成长呢?近年来,教师“岗位设置”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找到了自身的价值。那么,在班级管理中,何不也尝试进行“岗位设置”呢?
一、“岗位设置”的价值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很显然,这体现了教育者对生命成长、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关爱。班级本身是一种有组织的生活,班级中也有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学生共同承担。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有实践锻炼的需要、展示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在班级中进行“岗位设置”具有无穷的价值,不仅有助于教师组织班级管理,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养成性价值。岗位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养成性的价值,岗位在养成个体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方面,在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十分重要。而且,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履责”的岗位会在长时段内呈现出其发展的谱系。岗位种类的丰富程度,岗位挑战性的变化曲线,往往折射出这个学生成长变化的轨迹。
2.发展性价值。无论是从培养未来公民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的角度,岗位都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首先,岗位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岗位实践和履行岗位职责,能促进学生个体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其次,岗位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生岗位履责的过程也是与世界交往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二、“岗位设置”的实施
1.岗位设计,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班级岗位既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载体,也是老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应是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自主构建班级生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中可按“需”设“岗”。这里的“需”,一是班级建设之需,二是学生发展之需;“岗”,对班级来说能保证班级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学生而言,通过在小岗位上为班级服务、出力,强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2.岗位竞选,让学生体验民主竞争。当岗位设计基本完成后,班主任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岗位选择。当然,首先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就是设定好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如“报刊小使者”,协助老师做好报刊征订工作,并能及时将报刊杂志发送到学生手中;又如“守门员”,每天准时开门,经常提醒同学每次离开教室时都能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再如“眼操小教练”,能准确无误地做好眼保健操,并能担任小教练,还能监督同学们做好眼保健操。
岗位职责确立后,教师应组织全体同学认真学习相关要求,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公示岗位种类、人数的有关信息,由学生自主申报;然后,利用班级“人才市场”或班队课进行岗位公开竞聘;经过竞聘演讲、公开选举的流程,最后公布竞聘结果。至此,岗位选择的工作基本全部完成。但是,岗位存在形态是各不相同的,从一开始的一人一岗到一岗多人,从一人多岗再到后来的合作性岗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意愿,由其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定岗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岗之情,有利于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尽职尽责,充分挖掘其潜能,展示其才华。
3.岗位轮换,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班级管理是动态的,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打破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挖掘学生巨大的潜能。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换岗进行锻炼,轮换时间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工作需要进行,可短可长。多数学生给点阳光就会灿烂,给一次机会就会释放能量、得到锻炼——他们需要的是机会。所以,岗位轮换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学生不同的岗位体验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使他们学会合作。
4.岗位评价,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期待收获肯定与赞誉。岗位评价是岗位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岗位实践为基础,又为岗位轮换作铺垫。有效的岗位评价不仅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还能促进学生携手共进。
在岗位设置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个成功者。因此,岗位评价应采取多元评价的原则,包括评价周期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元。通过多元评价,可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的岗位工作,获得更丰富的岗位实践体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岗位工作激情,提高岗位工作质量,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当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和班级其他成员要及时提供帮助;当学生出现懈怠时,班主任和其他同学要鼓励、支持他;当岗位工作取得成效时,要给予即时的表扬、总结,并将此作为一项教育资源推广到所有的岗位工作中。
岗位设置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岗位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岗位不分大小,不求回报。通过班级岗位设置,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我们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岗位;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力争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在岗位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相互肯定;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班级管理也在岗位设置中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一、“岗位设置”的价值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很显然,这体现了教育者对生命成长、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关爱。班级本身是一种有组织的生活,班级中也有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学生共同承担。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有实践锻炼的需要、展示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在班级中进行“岗位设置”具有无穷的价值,不仅有助于教师组织班级管理,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养成性价值。岗位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养成性的价值,岗位在养成个体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方面,在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十分重要。而且,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履责”的岗位会在长时段内呈现出其发展的谱系。岗位种类的丰富程度,岗位挑战性的变化曲线,往往折射出这个学生成长变化的轨迹。
2.发展性价值。无论是从培养未来公民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的角度,岗位都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首先,岗位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岗位实践和履行岗位职责,能促进学生个体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其次,岗位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生岗位履责的过程也是与世界交往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二、“岗位设置”的实施
1.岗位设计,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班级岗位既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载体,也是老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应是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自主构建班级生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中可按“需”设“岗”。这里的“需”,一是班级建设之需,二是学生发展之需;“岗”,对班级来说能保证班级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学生而言,通过在小岗位上为班级服务、出力,强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2.岗位竞选,让学生体验民主竞争。当岗位设计基本完成后,班主任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岗位选择。当然,首先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就是设定好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如“报刊小使者”,协助老师做好报刊征订工作,并能及时将报刊杂志发送到学生手中;又如“守门员”,每天准时开门,经常提醒同学每次离开教室时都能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再如“眼操小教练”,能准确无误地做好眼保健操,并能担任小教练,还能监督同学们做好眼保健操。
岗位职责确立后,教师应组织全体同学认真学习相关要求,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公示岗位种类、人数的有关信息,由学生自主申报;然后,利用班级“人才市场”或班队课进行岗位公开竞聘;经过竞聘演讲、公开选举的流程,最后公布竞聘结果。至此,岗位选择的工作基本全部完成。但是,岗位存在形态是各不相同的,从一开始的一人一岗到一岗多人,从一人多岗再到后来的合作性岗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意愿,由其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定岗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岗之情,有利于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尽职尽责,充分挖掘其潜能,展示其才华。
3.岗位轮换,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班级管理是动态的,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打破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挖掘学生巨大的潜能。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换岗进行锻炼,轮换时间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工作需要进行,可短可长。多数学生给点阳光就会灿烂,给一次机会就会释放能量、得到锻炼——他们需要的是机会。所以,岗位轮换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学生不同的岗位体验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使他们学会合作。
4.岗位评价,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期待收获肯定与赞誉。岗位评价是岗位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岗位实践为基础,又为岗位轮换作铺垫。有效的岗位评价不仅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还能促进学生携手共进。
在岗位设置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个成功者。因此,岗位评价应采取多元评价的原则,包括评价周期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元。通过多元评价,可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的岗位工作,获得更丰富的岗位实践体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岗位工作激情,提高岗位工作质量,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当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和班级其他成员要及时提供帮助;当学生出现懈怠时,班主任和其他同学要鼓励、支持他;当岗位工作取得成效时,要给予即时的表扬、总结,并将此作为一项教育资源推广到所有的岗位工作中。
岗位设置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岗位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岗位不分大小,不求回报。通过班级岗位设置,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我们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岗位;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力争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在岗位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相互肯定;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班级管理也在岗位设置中变得更加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