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语文能力。活动的过程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培养特长、发展个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趣味性 兴趣 无穷 魅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活动的过程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培养特长、发展个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开设这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热点,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通过几年来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亲身体验,深深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在当前还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占一席之地。教师利用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挖掘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形式的选择应依据活动的内容,尊重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趣味性、体现实践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时代性、教育性很强的课文,学完后学生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以《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为例,学完课文后,学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我引导他们以“家乡环境状况及保护措施”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观察了当地的居民小区、街道等,访问了科学老师、年长者、医生及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图书馆、网络上收集了大量资料。活动结束后,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教育,也意识到了环保的紧迫性,即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他们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标语,创作宣传画、手抄报、环保小儿歌等。而这些内容和程序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后通过设计延伸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跨学科的课程,我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所以学生这种学习的兴趣就会自然地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浓浓的兴趣支撑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也会愈来愈足,促进了语文学习。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语文学习“活”了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有时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相联系,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生命的桥》,就可以和《品德与生活》中《桥》的活动主题相结合。课前可组织学生去寻找观察身边的“桥”,开展活动:如让学生画画见过的桥,去身边的桥看看、了解它的故事,也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去查找中国名桥的资料。在学生充分体会到实体桥在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时,再引出生命中无形的桥。因为有了实践的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都得到了调动,也更容易体会课文中渲染的动物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人与人生命的思考上。如何架起生命的桥梁?哪些人在为我们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如何感谢那些为自己搭建生命之桥的人?“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或许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来说,生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习作教学充满无穷魅力
一直以来,我发现我们的学生信息不灵通,知识面窄,写作时或是东抄西摘,大话连篇;或是寥寥数笔,内容空洞;或是照葫芦画样,无个性,无新意;更有甚者,一到写作课就发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无形之中习作成了学生的负担,习作教学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孩子们在“问一问”“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的体验活动中,有了更多的感受与体会。学生用笔写出自身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所写的文章自然有血有肉、有情有意。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跃然纸上,妙趣横生。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和自由创新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既没有规定的教材,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师、更没有规定活动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伸缩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也就是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选择活动内容、活动范围、活动形式、成果表达形式乃至活动的组织方式、时间安排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我们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体验生活、感受人文、学以致用、增进友谊、增强社会责任感。让我们共同努力,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块教学阵地,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林元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j],《安徽教育》,2002年第18期
关键词:趣味性 兴趣 无穷 魅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活动的过程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培养特长、发展个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开设这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热点,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通过几年来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亲身体验,深深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在当前还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占一席之地。教师利用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挖掘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形式的选择应依据活动的内容,尊重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趣味性、体现实践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时代性、教育性很强的课文,学完后学生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以《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为例,学完课文后,学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我引导他们以“家乡环境状况及保护措施”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观察了当地的居民小区、街道等,访问了科学老师、年长者、医生及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图书馆、网络上收集了大量资料。活动结束后,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教育,也意识到了环保的紧迫性,即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他们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标语,创作宣传画、手抄报、环保小儿歌等。而这些内容和程序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后通过设计延伸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跨学科的课程,我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所以学生这种学习的兴趣就会自然地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浓浓的兴趣支撑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也会愈来愈足,促进了语文学习。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语文学习“活”了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有时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相联系,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生命的桥》,就可以和《品德与生活》中《桥》的活动主题相结合。课前可组织学生去寻找观察身边的“桥”,开展活动:如让学生画画见过的桥,去身边的桥看看、了解它的故事,也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去查找中国名桥的资料。在学生充分体会到实体桥在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时,再引出生命中无形的桥。因为有了实践的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都得到了调动,也更容易体会课文中渲染的动物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人与人生命的思考上。如何架起生命的桥梁?哪些人在为我们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如何感谢那些为自己搭建生命之桥的人?“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或许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来说,生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习作教学充满无穷魅力
一直以来,我发现我们的学生信息不灵通,知识面窄,写作时或是东抄西摘,大话连篇;或是寥寥数笔,内容空洞;或是照葫芦画样,无个性,无新意;更有甚者,一到写作课就发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无形之中习作成了学生的负担,习作教学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孩子们在“问一问”“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的体验活动中,有了更多的感受与体会。学生用笔写出自身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所写的文章自然有血有肉、有情有意。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跃然纸上,妙趣横生。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和自由创新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既没有规定的教材,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师、更没有规定活动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伸缩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也就是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选择活动内容、活动范围、活动形式、成果表达形式乃至活动的组织方式、时间安排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我们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体验生活、感受人文、学以致用、增进友谊、增强社会责任感。让我们共同努力,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块教学阵地,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林元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j],《安徽教育》,200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