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痰盂上“热搜”,一笑了之后的沉思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普普通通的中国痰盂上了“热搜”,原因是其被标价数十美元,在欧美流行的电商平台亚马逊网站上售卖,而且商家描述它为“中国1960年的古董”,用途标注“大一点的可以储存水果”“古色古香的艺术果篮,不仅适合家居,也适合乔迁之喜或婚礼或宴会”。
   人们刷屏狂欢背后的心理不外乎是,老外真不懂,居然把搪瓷痰盂的用途搞错了,装肮脏之物的东西怎么能做“水果篮”、冰镇食物的“冰桶”呢……一笑了之之余,我們不妨冷静想想,自古以来东西方之间的认知偏差与错位并不少见,其根源也值得深思。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极为珍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消费得起,中国被称为“丝之国”。对于中国丝绸是怎么制作的,当时的欧洲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以讹传讹居多。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称东方“有种长在野生的树上的毛”,人们把这种比羊毛更轻、更美的毛织成了丝绸。罗马人也附会认为蚕丝生于树上。公元一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博物志》一书中这样描写:“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当然,后来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养蚕技术通过西域慢慢传至欧洲,欧洲人才真正明了丝绸的奥秘。
   欧洲与东方毕竟相隔遥远,在历史长河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对东方还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上。《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是一大转折,但该书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似乎东方遍地是黄金。不过,有偏差的认知却带来积极的后果。《马可·波罗游记》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认知,推动开启了15世纪的欧洲大航海时代。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等一大批航海家走上历史舞台,新大陆的发现更是改变了人类发展史。不过,哥伦布至死都笃定认为他发现的美洲大地是印度,并给当地人取名为印第安人。
   在德国波茨坦郊区无忧宫花园里,有个引人瞩目的“中国茶亭”,这是几百年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依据人们对东方园林的道听途说建造的。如今,到访无忧宫的中国游客大都慕名去观赏,但一眼就会看出,这压根就不是传统的中国亭子。茶亭的主体由三个蘑菇状的小房间连接,外观上为近似蒙古包的伞状盖顶,上面是碧瓦,四周是金柱和镀金的人物。这些人物除了衣衫有些东方风范之外,其长相和发型压根就不是东方人。整个亭子总体上逃脱不了欧式洛可可风格,金碧辉煌,没有中国亭子淡雅悠远的韵味。唯一接近原汁原味的倒是亭子外面的香鼎,质朴无华,有些东方风韵。
   “中国茶亭”是十七至十八世纪时欧洲流行“中国热”的标志性产品之一。当时,欧洲对东方文明理念的倾慕尽写在伏尔泰、莱布尼茨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书中,对中国瓷器、园林等的狂热物化在普鲁士、不列颠、奥匈帝国等的王宫之中。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先得到法王路易十四的赞赏,1670年在凡尔赛建起了中国情调的特里亚侬宫;随后又传到英国,与重视自然天成、反对雕琢修饰的英式庭院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中英合璧的“英中花园”。“中国风”很快在全欧洲风行开来。在布鲁塞尔郊区比利时王宫、在波茨坦的无忧宫,在慕尼黑的水仙宫,在卡尔斯鲁的雉园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皇家宫苑和庭园中,都出现了亭、榭、塔、桥等中国式的建筑以及曲径假山。
   不过,这些遍布欧洲各地的“中国亭”,大都没有原汁原味。布鲁塞尔郊区王宫里的中国亭,分明就是装饰过于繁复的房子。德国柏林的夏洛滕堡宫里有一个著名的“瓷器屋”,房间墙壁四周从上到下,被近3000件中国瓷器饰品填充得满满当当,在金框镜子的映衬下,景象十分壮观。用瓷器(当时是奢侈品)装饰房子,也只有欧洲王室为体现其豪奢才做得出来。
   在乾隆末期,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看到了盛世下清王朝的衰败,代表团成员的游记让欧洲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欧洲的“中国热”烟消云散,几十年后英国人挑起“鸦片战争”,此后的一个世纪里,对东方的鄙视与偏见充斥于欧洲形形色色的书籍、影片中。
   时代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举世公认,但欧美一些人对中国的认知还是有失公允。一方面是滞后,一些人还停留在老电影、老照片、老文章里,用老眼光看中国;另一方面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之类的谬论,乃至故意抹黑中国。
   回头再说中国痰盂。在互联网时代,其实只要国外商家稍微搜索询问一下,就不会犯如此让人贻笑大方的错误。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不就是故意或不愿意了解事实真相造成的么?
其他文献
扁鹊,战国时期名医。一次,魏文侯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为善?”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以此知,国人崇拜甚至迷信的扁鹊,与其兄长
期刊
一直不以为自己生来是“写作”的料,尤在“杂文”。只是在那“大革文化命”的年头,多读了点鲁迅,庶几寻觅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精神遗产,便希冀踩着先生的脚印,为我们曾经苦难的民族,亦为自己尚未干涸的魂灵,呐喊几声。 1985年初,适逢《杂文报》创刊不久,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便有了所谓“处女作”——《评最佳“新秀”》的问世(《杂文报》1985年1月22日),于是便一发而不可收,与杂文结缘三十年,亦有了数百篇自
期刊
已经是第三次在北京参加杂文家的葬礼了。牧惠,徐怀谦,朱铁志。“银瓶乍裂”,五雷轰顶!铁志?那个阳光坦荡、睿智谦和的才俊,那个谈笑风生、雄辩滔滔的儒杰,我的诤友,良师,知己,同怀,小我二十二岁的兄弟呵!  几天前,还在“群”里热聊:张心阳贴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公示”表,《求是》杂志社二位,之一就是铁志!我当即贴以动画表情致贺,“群友”也纷纷前来道喜。没想到他兜头冷水一瓢:“各位师友,此事不值
期刊
贵刊2016年第7期(上)杨十郎先生《“空穴来风”辨正》一文,对“空穴来风”的出处引经据典,穷究细考,令人感动;但文中说现在一些人将此成语用作“没有根据”,便“言不及义”“错用成语”,这是不对的。  “空穴来风”的本義,正如杨先生所考,原是指“有根据”,但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2005年第5版、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对“空穴来风”的释义均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
期刊
近日,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成年人穿童装的照片或视频备受追捧。一些穿搭博主到优衣库等服装店试穿小码童装。由于童装领口较小,消费者试穿时极易损坏。有媒体采访服装门店发现,目前没有禁止成年人试穿童装的规定,确实存在成人试穿童装并造成衣服损毁的现象,甚至有身高170厘米的顾客试穿120厘米尺码的童装。在网络上,“如何看待成年人试穿童装”的话题引发热议。   成年人为什么要试穿童装?有人认为穿童装能让身材显
期刊
今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以一个女儿版“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的故事,将爱的付出主题,从“为了孩子”转变为“为了母亲”,感动了大批观众。“我认识妈妈起,她就是一个中年妇女”,这句话击中了无数母亲和儿女的心,也让我们看见女性身为“母亲”所承担的重量。   在孩子眼里,母亲是由亲子关系定义的,孩子生来就有母亲。但是,母亲却并非生而为母。她原本是自主个体,从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开始,与另一个小生命紧密
期刊
盛斯才先生写的《必须找回真实这味药》中之论点,有道理。然而,我则认为关键在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了,还需要撒谎吗?而言论自由,又是由制度决定的。王俊良先生在《官箴与官箴碑》一文中写得好:“若无制度支撑,法律再缜密,也是一纸空文。” 刘吉同先生的《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一文,好。好就好在讀后自会在字缝里读出某人。只是不该加“?”,只能加“!”。 讲真话,这已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郑殿兴先生的《胡老教我们
期刊
“都是出大力的,赚钱不容易,不好意思涨价。”近日,15年坚持卖3块钱一碗面的山东大哥程运付因憨厚品性走红网络,被网友亲昵地称为“拉面哥”。然而,与空前关注相伴而来的是巨大烦恼——上百名主播举着手机,将“拉面哥”家围了个水泄不通,直播的、跳舞的、示爱的、卖货的,导致他无法出摊,断了生活来源。   15年勤恳摆摊一朝被毁,“拉面哥”的魔幻经历令人嗟叹。而这,并不是“草根”变“网红”后的唯一悲剧。近年
期刊
民法典出台后,关于全职太太“离婚时可以向对方提出家务劳动补偿的主张”这一点,社会上有不少人存在疑问。最近,北京市房山区法院首次审结了一起适用民法典新规定的离婚家务补偿案件,一审判决准予两人离婚,共同财产由双方平均分割,同时判决男方给付女方家务补偿款5万元。判决一经公布,即冲上了微博热搜。有人认为判5万元太少了,还不够请保姆的钱;也有人质疑说,既然夫妻分工,男人在外挣钱养家,女人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操持
期刊
即便你能数清楚天上星星有几颗,你也不一定能查清楚人间荣誉有几种。因为有人热衷于创设荣誉,荣誉新品种产生速度远快于天体的形成。在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荣誉中,“最美”系列荣誉属于新生成的一个星系,特别耀眼,让人不得不关注。   学校里有最美教师,机关里有最美公务员,领导中有最美书记……“最美”已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最美”离你并不遥远,“最美”也许就在你身边。然而,你的体验有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