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性、研究性的学科,其对培养初中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实现学生对物理的有效性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学习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82-02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处于教育体系的最初阶段。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学生的有效性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有效性学习。
1.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物理实验,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现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性、实践性教学的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教师只重视应试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重视不足。而且在物理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重视实验教学和讲授教学的有机结合,只一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形成“做实验不如讲实验”教学理念,不仅提不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由于学校及教师对物理实验性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物理实验室可供实验的仪器、材料比较少,导致在教学中难以真正落实实验性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有效性学习的方法
2.1注重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和物理知识相关联的资源。若在物理教学中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既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有效性,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力,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相结合,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光学”知识点的教学上,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以增加光的形象性。如提出“为什么通过放大镜可以将物品放大呢?,每天造镜子为什么可以看到自己呢?”,通过提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由代表将讨论所得的结果提出。最后得出放大镜可对光起聚集或发散作用;平面镜成像反映出光的反射定理,所成的像为虚像,具有等大、等距等特点。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讨论中能真实、形象地理解“光学”的知识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2.2联系物理实验教学
由于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探究、实践的学科,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课程设置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应用,应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物理教学中应将单纯的传授物理知识逐渐转移至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以及思考能力的培养。如在力学“浮力”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浮力概念时,应首先向学生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产生浮力的原因。在学生掌握好浮力的概念后,教师根据课堂知识点应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先明确实验目的,即借助实验求出物理公式:F浮=G液排=ρ液gV排。指导学生用细线的一端系在石块上,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将其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最后测量出其质量及其在空气中测出的石块重量进行比较,以求出水的浮力及浮力的计算公式。在实验后,教师应提出问题,如木块浮起是什么力的作用?若将木块改为小铁块还会浮起来吗?由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答案。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不仅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应用,充分借助物理实验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2.3探究性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提供探究性的素材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如在“液化”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如水沸腾时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白气?为什么夏天中午水管表面会存在大量的水珠呢?通过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在学生说出答案后,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物理现象以形象的方式播放出来的,并告知学生的答案。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及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实验、探究的学科,且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并通过实验操作及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小红.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3):101-102.
[2]陈爱荣.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 数理化学习,2014,18(12):52.
[3]周稼丰.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学习的研究[J]. 理科考试研究,2013,14(6):42-43.
[4]李祥.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 高考(综合版),2014,24(2):17.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学习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82-02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处于教育体系的最初阶段。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学生的有效性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有效性学习。
1.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物理实验,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现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性、实践性教学的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教师只重视应试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对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重视不足。而且在物理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重视实验教学和讲授教学的有机结合,只一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形成“做实验不如讲实验”教学理念,不仅提不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由于学校及教师对物理实验性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物理实验室可供实验的仪器、材料比较少,导致在教学中难以真正落实实验性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有效性学习的方法
2.1注重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和物理知识相关联的资源。若在物理教学中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既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有效性,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力,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相结合,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光学”知识点的教学上,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以增加光的形象性。如提出“为什么通过放大镜可以将物品放大呢?,每天造镜子为什么可以看到自己呢?”,通过提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由代表将讨论所得的结果提出。最后得出放大镜可对光起聚集或发散作用;平面镜成像反映出光的反射定理,所成的像为虚像,具有等大、等距等特点。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讨论中能真实、形象地理解“光学”的知识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2.2联系物理实验教学
由于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探究、实践的学科,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课程设置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应用,应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物理教学中应将单纯的传授物理知识逐渐转移至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以及思考能力的培养。如在力学“浮力”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浮力概念时,应首先向学生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产生浮力的原因。在学生掌握好浮力的概念后,教师根据课堂知识点应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先明确实验目的,即借助实验求出物理公式:F浮=G液排=ρ液gV排。指导学生用细线的一端系在石块上,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将其置于装满水的容器中,最后测量出其质量及其在空气中测出的石块重量进行比较,以求出水的浮力及浮力的计算公式。在实验后,教师应提出问题,如木块浮起是什么力的作用?若将木块改为小铁块还会浮起来吗?由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答案。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不仅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应用,充分借助物理实验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2.3探究性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提供探究性的素材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如在“液化”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如水沸腾时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白气?为什么夏天中午水管表面会存在大量的水珠呢?通过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在学生说出答案后,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物理现象以形象的方式播放出来的,并告知学生的答案。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及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实验、探究的学科,且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并通过实验操作及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小红.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3):101-102.
[2]陈爱荣.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 数理化学习,2014,18(12):52.
[3]周稼丰.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学习的研究[J]. 理科考试研究,2013,14(6):42-43.
[4]李祥.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 高考(综合版),2014,2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