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343243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细胞或/和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全部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对照组引流尽胸腔积液后直接注入顺铂、白介素-2。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 顺铂 白介素-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76
   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是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重则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控制胸腔积液,主要采用胸腔内注入顺铂、丝裂霉素、卡铂及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以及白介素-2等生物制剂,取得一定疗效,但控制效果欠佳。2008年8月~2011年6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采用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8月~2011年6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均有原发肿瘤的病理学诊断,KPS评分≥60分,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7.6岁。基础病: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例,卵巢癌患者3例,乳腺癌患者13例,肺癌患者23例。将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Karnofsky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观察组应用HGGZ-102型体腔热灌注治疗机,与胸膜腔连接组成循环封闭环路,入体温度控制在41~43℃,出体温度在39~42℃,循环时间为1小时,顺铂量为120mg/次。后注入白介素-2 150万U及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引流管。每周2次,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进行针对肿瘤的任何其他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对照组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内注射顺铂40mg、白介素-2 200万U,夹闭胸导管,给药后2小时内为使药物均匀分布于胸腔内,每15分钟患者变换一次体位,2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引流残留胸腔积液。若引流胸腔积液液>100ml/日,继续向胸腔内注药,每周注药1次,2次过后仍不能改善者,停止给药;若引流胸腔积液液<100ml/日时,可拔除患者的引流管;为预防其肾脏毒性,40例患者在注入顺铂后,均给予静脉补液水化,用药前均预防呕吐反应,并适当补液、利尿、对症处理。
   观察项目: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胸腔彩超及胸部CT检查,监测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及胸水量;观察记录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重点监测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胸痛、发热等症状。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评价参考WHO相关标准进行。①完全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且持续4周以上,胸腔积液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腔积液减少一半以上;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为改善,胸腔积液暂时缓解或无缓解,4周后再次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两组胸腔积液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显效率为90%,对照组为5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气胸、皮下气肿、胸膜反应、堵管现象;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肝、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仅部分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发热、恶心、呕吐、胸痛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并发症,肿瘤直接侵犯到胸膜组织,一方面使得胸膜表面的渗透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堵塞其淋巴回流,或者肿瘤累及纵隔淋巴结减少流入壁层胸膜的淋巴量。为了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的增长,多采用腔内局部用药的方法。
   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顺铂在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间产生化学性炎症,使胸膜粘连增厚、胸腔闭塞达到其控制胸腔积液的目的,另一方面注入胸腔内的药物通过细胞间孔向肿瘤组织渗透,对肿瘤细胞也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同时胸腔内的药物吸收入体循环后亦可再次到达肿瘤组织。胸膜腔内药物浓度较高,而血浆浓度较低,这样减少了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顺铂与胸膜广泛接触,有利于控制胸腔积液[1~2]。
   白介素-2是一种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其控制胸水的机制可能与激活胸腔内的免疫功能,能解除肿瘤细胞对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的抑制作用有关,从而优化局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微环境[3~4]。白介素-2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均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5],既能增强化疗药物杀伤胸膜内肿瘤细胞的作用,又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共同发挥抗肿瘤的功效。观察组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治疗,显效率达到90%,对照组显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别。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化疗药物,体内温度控制在42℃左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药物进入细胞增多,而且加热对S期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从而更容易控制胸腔积液。体外循环体腔热灌注顺铂、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住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0mg/kg配以维库溴铵0.1mg/kg诱导麻醉,在2分钟内完成气管插管术;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mg/kg,后注入瑞芬太尼1.0μg/kg,2分钟内完成麻醉诱导插管术,然后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0.1~0.3μg/(kg·分)维持麻醉。结果:两组镇痛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组,术前1~2分,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100mg稀释成10ml),然后缓慢注射异丙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手术。B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异丙酚用法同A组;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30~50mg。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当,头晕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安定0.1mg/kg、得普利麻2mg/kg静脉注射。极不合作需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基础麻醉的剔出观察。再以0.5%罗哌卡因(
期刊
摘要 前列腺切除术97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6~92岁,平均67岁。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大量出血6例,轻度尿失禁7例,耻骨后隙感染2例,直肠壁损伤1例,术后排尿不畅4例。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切除术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66   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97例,对其手术并
期刊
关键词 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瘤 早期手术 保留肾单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63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出血量大病情重,病情急,易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是泌尿外科急症。   2006年7月~2011年2月对收治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5例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患者均康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病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各60例精神病急性发作期应用现代MECT和传统ECT分别进行治疗。结果:MECT治疗后疗效显进83.3%,好转13.3%、无效3.4%,和ECT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5.2%。1次起效8例,2~3次起效6例,6次起效54例。术后第1天头晕68.0%,术后短期记忆力下降34.1%,但
期刊
关键词 尿毒症 无呼吸道症状 肺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65   肺炎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尿毒症毒素的影响,使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呼吸道外症状为突出表现,导致误诊、漏诊。为探讨尿毒症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肺炎的临床特点,2005~2008年对收治尿毒症合并肺炎患者58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无呼吸道症状16例(27.6%)。结果说明,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74   手部掌指骨骨折为常见骨折,若不能给予恰当的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2006~2009年对21例手部掌指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1例34处骨折,男15例,女6例;年龄20~51岁。骨折部位:掌骨骨折13例22处,指骨骨折8例12处。骨折类型:闭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5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术者、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结石大小等因素对手术成败的影响。结果:结石位置对手术是否成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和(或)扭曲降低手术成功率。而不同术者、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结石大小等因素对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螺环酮(A)组34例和地西泮(B)组34例,分别给予丁螺环酮和地西泮治疗6周,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与地西泮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6周末两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