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安定0.1mg/kg、得普利麻2mg/kg静脉注射。极不合作需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基础麻醉的剔出观察。再以0.5%罗哌卡因(1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10~20μg/kg静注/混合骶管阻滞;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0.375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维持都用丙泊酚2~4mg/kg,静脉泵控注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药。结果:麻醉苏醒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在学龄前儿童的麻醉中苏醒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患儿安静配合、体动少。随访恶梦少、情绪化现象少。
关键词 骶管麻醉 复合舒芬太尼 小儿麻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51
2010年1~12月对比观察小儿会阴部手术中静注/骶管舒芬太尼和等效剂量(1∶ 5~10)芬太尼对患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镇静与恶梦、情绪化的干预效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会阴部/腹股沟区域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平均5.16±1.14岁;体质量19.12±2.19kg,手术时间86.18±16.14分。所有患儿均无心肺等基础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30例,男26例,女4例;舒芬太尼组30例,男27例,女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入室开放静脉基础麻醉(得普利麻2mg/kg,力月西0.1mg/k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再骶管阻滞麻醉,以0.5%罗哌卡因(1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5μ/kg,静注,术中视麻醉深度在30~40分钟再追加;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维持以1%得普利麻静脉泵控注入强化,术毕入PACU治疗监护。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后苏醒(自主/刺激)时间(T0)、出PACU时间(T1)、术后病室当日(T2)的Rss(镇静)评分、Rs(躁动)评分;恶梦、情绪化的干预效果。
RS评分:①0分:安静且合作;②1分:吸痰刺激时有肢体活动;③2分:无刺激时有挣扎无需按压;④3分:挣扎剧需按压;
RSS评分:①1分:不安静烦躁;②2分:安静合作;③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④4分:睡眠状态可唤醒;⑤5分:呼唤反应迟钝;⑥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所得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麻醉苏醒情况: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Ramsay镇静评分及躁动评分:芬太尼组因哭闹严重致1例拔管时导尿管脱出,2例静脉留置针脱出,两组均无患儿发生呕吐、呼吸抑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及躁动评分比较,见表2。
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见表3。
讨论
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出现躁动较多见,有报道为40%,男性较女性患儿发生率高[1]。与患儿的性格[2]、术前的焦虑紧密相关[1~4];与麻醉药氯胺酮有关,与疼痛及不良刺激有关。有报道应用安定、丙泊酚、七氟醚右旋美托咪啶等药物有一定作用[4],但实际价值有限。
舒芬太尼是新合成的强效拟吗啡类镇痛药,为阿片受体的高选择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轻微[3]。本研究发现,S组较F组苏醒后的镇静与躁动、哭闹有差异。舒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提供更为长久(1~2倍)的镇痛、镇静效能也强于芬太尼[1],可能是其影响苏醒期躁动等因素。
术前与患儿的积极交流,争取与患儿建立友好关系,可能有一定的行为干预价值。静注咪唑安定复合舒芬太尼,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痛域。但咪唑安定影响患儿术后行为的改变有不同的报道,本观察发现,年少的患儿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后常有自发笑,且无乱动现象。是否影响术后行为的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综合上述,舒芬太尼复合骶管麻醉对患儿的术后行为改变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立琴,丁风兰,刘红.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5-167.
2 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83-184.
3 Kain ZN,Caldwell-Andrews AA,Maranets I,et al.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emergence delirium and postoperative maladaptive be-haviors[J].Anesth Analg,2004,99:1648-1654.
关键词 骶管麻醉 复合舒芬太尼 小儿麻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51
2010年1~12月对比观察小儿会阴部手术中静注/骶管舒芬太尼和等效剂量(1∶ 5~10)芬太尼对患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镇静与恶梦、情绪化的干预效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会阴部/腹股沟区域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3~6岁,平均5.16±1.14岁;体质量19.12±2.19kg,手术时间86.18±16.14分。所有患儿均无心肺等基础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30例,男26例,女4例;舒芬太尼组30例,男27例,女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入室开放静脉基础麻醉(得普利麻2mg/kg,力月西0.1mg/k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再骶管阻滞麻醉,以0.5%罗哌卡因(1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5μ/kg,静注,术中视麻醉深度在30~40分钟再追加;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维持以1%得普利麻静脉泵控注入强化,术毕入PACU治疗监护。
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后苏醒(自主/刺激)时间(T0)、出PACU时间(T1)、术后病室当日(T2)的Rss(镇静)评分、Rs(躁动)评分;恶梦、情绪化的干预效果。
RS评分:①0分:安静且合作;②1分:吸痰刺激时有肢体活动;③2分:无刺激时有挣扎无需按压;④3分:挣扎剧需按压;
RSS评分:①1分:不安静烦躁;②2分:安静合作;③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④4分:睡眠状态可唤醒;⑤5分:呼唤反应迟钝;⑥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所得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麻醉苏醒情况: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Ramsay镇静评分及躁动评分:芬太尼组因哭闹严重致1例拔管时导尿管脱出,2例静脉留置针脱出,两组均无患儿发生呕吐、呼吸抑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及躁动评分比较,见表2。
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见表3。
讨论
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出现躁动较多见,有报道为40%,男性较女性患儿发生率高[1]。与患儿的性格[2]、术前的焦虑紧密相关[1~4];与麻醉药氯胺酮有关,与疼痛及不良刺激有关。有报道应用安定、丙泊酚、七氟醚右旋美托咪啶等药物有一定作用[4],但实际价值有限。
舒芬太尼是新合成的强效拟吗啡类镇痛药,为阿片受体的高选择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轻微[3]。本研究发现,S组较F组苏醒后的镇静与躁动、哭闹有差异。舒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提供更为长久(1~2倍)的镇痛、镇静效能也强于芬太尼[1],可能是其影响苏醒期躁动等因素。
术前与患儿的积极交流,争取与患儿建立友好关系,可能有一定的行为干预价值。静注咪唑安定复合舒芬太尼,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痛域。但咪唑安定影响患儿术后行为的改变有不同的报道,本观察发现,年少的患儿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后常有自发笑,且无乱动现象。是否影响术后行为的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综合上述,舒芬太尼复合骶管麻醉对患儿的术后行为改变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立琴,丁风兰,刘红.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5-167.
2 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83-184.
3 Kain ZN,Caldwell-Andrews AA,Maranets I,et al.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emergence delirium and postoperative maladaptive be-haviors[J].Anesth Analg,2004,99:1648-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