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县赵州镇中学 河北 赵县 051530)
【摘 要】众所周知,学生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特别是初中刚接触到物理的学生,他们对新学科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只有紧扣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突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才能符合时代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才能将物理教学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新层次。
1. 利用学生刚接触物理课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初中物理研究的现象,大多数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给学生讲授“科学之旅”这节课时首先做这样一个实验: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怀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学生情绪高涨,瞪大迷惑的眼睛:“这是为什么?”我举起手中的物理课本说:“学习初中物理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然后再演示“冷水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等实验。通过这些直观的演示、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行为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在学习物理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形成物理概念,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初中学生对动手实验特别喜欢,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和习惯,组织好实验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演示实验,最好是师生共同来做。在讲授“惯性”这个知识点时,我让每个学生将一张1厘米宽、20厘米长的纸条的一端平放在桌边上,纸条上放一个钢笔帽,让其直立在纸条上。纸条的另一端伸出桌外并用手捏住,用力迅速将纸条抽出。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结果有的学生做得又好又快,笔帽仍纹丝不动地直立在桌边上,而有的学生却没有成功,我便帮助他们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全班学生个个兴高采烈。通过热烈的讨论后,对实验现象作出了解释:纸条由于受力而被突然抽掉了,笔帽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地站立不动。这样,经过师生共同动手的实验,学生就学得有趣。
3. 利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风趣、生动的语言,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博览群书,观察生活,讲究语言技巧,适时采用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可用悬念法或问题法激发学生引入情景。以讲授“生活中的透镜”这节课为例,我利用放大镜能放大物像但不能放大角度这一常识性的问题作为悬念来激发学生。我先举起一个放大镜对学生说“这是一个两倍大的放大镜,能使直径为一厘米的手指,看上去有二厘米粗;那么通过这个透镜看60度的角有多少度呢?”有的学生说60度,有的学生说是120度,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兴奋不已,争论不停。我让学生安静后说:“到底是谁的答案正确呢?我们学习了本节的内容后就清楚了。”这个悬念激发了全班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回到上述能否放大角度的问题时,我又幽默地说:“一个女人的眼睛是丹凤眼,假如放大镜能把小角放大,那么通过放大镜看这个女人的眼睛时,看到的就像狮子眼了,可能吗?”同学们笑着说:“不可能。”学生就在情绪高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4. 利用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其长久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最终也会有很多人要回到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所以,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实例,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义,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择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使用地膜时也应注意当雨水过时适时揭膜的目的。学习了“用电常识”和“串并联电路”之后,提问:“如果说你家新房建好后,家人让你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设计电路和采购所需电器的规格并安装好线路时,你该怎么办?”这样使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进一步学习了物理知识,消除了学习上的疑点,了解到物理知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众所周知,学生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特别是初中刚接触到物理的学生,他们对新学科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只有紧扣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突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才能符合时代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才能将物理教学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新层次。
1. 利用学生刚接触物理课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初中物理研究的现象,大多数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给学生讲授“科学之旅”这节课时首先做这样一个实验: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怀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学生情绪高涨,瞪大迷惑的眼睛:“这是为什么?”我举起手中的物理课本说:“学习初中物理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然后再演示“冷水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等实验。通过这些直观的演示、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行为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在学习物理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形成物理概念,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初中学生对动手实验特别喜欢,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和习惯,组织好实验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演示实验,最好是师生共同来做。在讲授“惯性”这个知识点时,我让每个学生将一张1厘米宽、20厘米长的纸条的一端平放在桌边上,纸条上放一个钢笔帽,让其直立在纸条上。纸条的另一端伸出桌外并用手捏住,用力迅速将纸条抽出。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结果有的学生做得又好又快,笔帽仍纹丝不动地直立在桌边上,而有的学生却没有成功,我便帮助他们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全班学生个个兴高采烈。通过热烈的讨论后,对实验现象作出了解释:纸条由于受力而被突然抽掉了,笔帽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地站立不动。这样,经过师生共同动手的实验,学生就学得有趣。
3. 利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风趣、生动的语言,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博览群书,观察生活,讲究语言技巧,适时采用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可用悬念法或问题法激发学生引入情景。以讲授“生活中的透镜”这节课为例,我利用放大镜能放大物像但不能放大角度这一常识性的问题作为悬念来激发学生。我先举起一个放大镜对学生说“这是一个两倍大的放大镜,能使直径为一厘米的手指,看上去有二厘米粗;那么通过这个透镜看60度的角有多少度呢?”有的学生说60度,有的学生说是120度,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兴奋不已,争论不停。我让学生安静后说:“到底是谁的答案正确呢?我们学习了本节的内容后就清楚了。”这个悬念激发了全班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回到上述能否放大角度的问题时,我又幽默地说:“一个女人的眼睛是丹凤眼,假如放大镜能把小角放大,那么通过放大镜看这个女人的眼睛时,看到的就像狮子眼了,可能吗?”同学们笑着说:“不可能。”学生就在情绪高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4. 利用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其长久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最终也会有很多人要回到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所以,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实例,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义,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择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使用地膜时也应注意当雨水过时适时揭膜的目的。学习了“用电常识”和“串并联电路”之后,提问:“如果说你家新房建好后,家人让你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设计电路和采购所需电器的规格并安装好线路时,你该怎么办?”这样使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进一步学习了物理知识,消除了学习上的疑点,了解到物理知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