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灌输的陈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形势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这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客观的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发展。
一、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探究情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未知领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具有探究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的必然要求。学生带着探索的问题去学习,思维将会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对事物的观察将会更加敏感,想像力更加丰富,有利于排除盲目被动学习因素的干扰。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思想思想品德课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陈旧思想,树立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新观念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现在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再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而是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清醒认识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
(二)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做朋友,教师应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不是盛气凌人,生硬粗暴。这样学生才敢于参加教学活动,才可以为合作探究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在第一次进入课堂,就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努力和他们成为朋友,让学生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期望,做到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
教师还要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不偏爱优等生,特别对后进生应加倍爱护。课堂提问中,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如果没有回答正确,教师应尽量引导。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可以利用课间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个别辅导,鼓励他们,让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尊重、爱护每位学生,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获得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低沉,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喧闹,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需要把握好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引导者,学生由教学中的配角转向课堂上的主角,师生互相交流。教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疑问的提出者,知识的探求者。由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道德素质,了解自己的国家,更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注重个性,适时给予肯定、鼓励,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培养探究习惯,倡导求同存异
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正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创造新知的潜能才得以充分的显现。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路、方法,让他们知道怎么去想。要教会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改变以往陈旧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凭借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探究,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实现教育学生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 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 从被动学习走向富有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出不同的假设和预测,应保护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
(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学习思想思想品德课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时事热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思考,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教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上公平正义一课,学生无法更深刻地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此时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教学。例如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解放军战士和无数医护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第一线,把危险留给自己,各地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全国人民向灾区同胞伸出援助之手。这样,课本离学生不再遥远,学生更能体会到解放军战士、医护工作者、全国人民的正义之处,扩而广之,对无私工作、默默为人民做奉献的人产生崇敬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关注教材、融入角色,才能“有言可发,有问可提”。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程探究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教师来说,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相信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会让思想品德教学更加丰富生动。
一、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探究情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未知领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具有探究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的必然要求。学生带着探索的问题去学习,思维将会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对事物的观察将会更加敏感,想像力更加丰富,有利于排除盲目被动学习因素的干扰。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思想思想品德课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陈旧思想,树立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新观念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现在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再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而是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清醒认识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
(二)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做朋友,教师应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不是盛气凌人,生硬粗暴。这样学生才敢于参加教学活动,才可以为合作探究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在第一次进入课堂,就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努力和他们成为朋友,让学生了解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期望,做到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
教师还要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不偏爱优等生,特别对后进生应加倍爱护。课堂提问中,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如果没有回答正确,教师应尽量引导。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可以利用课间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个别辅导,鼓励他们,让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尊重、爱护每位学生,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获得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低沉,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喧闹,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需要把握好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引导者,学生由教学中的配角转向课堂上的主角,师生互相交流。教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疑问的提出者,知识的探求者。由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道德素质,了解自己的国家,更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注重个性,适时给予肯定、鼓励,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培养探究习惯,倡导求同存异
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正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创造新知的潜能才得以充分的显现。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路、方法,让他们知道怎么去想。要教会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改变以往陈旧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凭借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探究,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实现教育学生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 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 从被动学习走向富有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出不同的假设和预测,应保护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
(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学习思想思想品德课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时事热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思考,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教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上公平正义一课,学生无法更深刻地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此时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教学。例如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解放军战士和无数医护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第一线,把危险留给自己,各地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全国人民向灾区同胞伸出援助之手。这样,课本离学生不再遥远,学生更能体会到解放军战士、医护工作者、全国人民的正义之处,扩而广之,对无私工作、默默为人民做奉献的人产生崇敬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关注教材、融入角色,才能“有言可发,有问可提”。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程探究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教师来说,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相信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会让思想品德教学更加丰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