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调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并发附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行TURP术的患者226例,对患者预后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并发及未并发附睾炎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226例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15例,发病率6.6%。c2检验显示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高、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或泌尿系感染、营养状况差、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长、未应用抗生素及术前导尿等。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附睾炎的并发率较高,应根据附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附睾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附睾炎;危险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619+.3 文献标志码: A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表现为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的进行性排尿困难。近年来,我国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目前,TURP仍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2]。急性附睾炎是TUR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可能原因众多,例如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较差、手术时间偏长或存在泌尿系感染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行TURP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TURP术后附睾炎的发生情况,分析附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旨在探讨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的有效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患者226例,年龄46岁~82岁,中位年龄56岁,均有明显的下尿路梗阻症状,入院后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不伴尿路结石或肿瘤等需外科处理的合并症,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平均22分,均行TURP治疗。
  1.2 方法
  1.2.1 治疗方式 所有病人均选择德国Wolf前列腺汽化电切设备,电切功率120W,电凝功率80W,冲洗液均为5%甘露醇溶液,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1.2.2 急性附睾炎诊断标准 阴囊皮肤红肿发热,精索增粗,阴囊肿大,附睾肿大、发硬,触痛明显,睾丸、附睾界限不清[4]。
  1.2.3 调查资料 调查的资料与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伴随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术前是否置尿管、营养状况、术后带尿管天数、抗生素应用时间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c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TURP术后附睾炎发生率 所有22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TURP治疗,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术后并发附睾炎15例,发病率6.6%。其中单侧附睾炎13例,占87.7%,双侧发病2例占13.3%。所有附睾炎患者经抗炎、对症等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2.2 危险因素分析 对比TURP术后并发和无并发附睾炎患者之间的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术前是否置尿管、营养状况、术后带尿管天数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因素,调查TURP术后患者并发附睾炎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 论
  3.1 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危险因素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目前仍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具有安全性高、有效率高、对患者损伤小、患者痛苦少等优点[5]。但由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是否有合并症、术前是否置尿管、营养状况、术后带尿管天数以及抗生素应用等情况,术后易并发急性附睾炎。术后并发附睾炎一般认为是由于致病菌逆行侵入精道所致。尿道前列腺部较长,解剖结构复杂,细菌易在此处存留,精道逆行感染可能性大[6]。本研究显示,我院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BPH患者226例,成功行TURP治疗,15例并发急性附睾炎,附睾炎并发率6.6%,TURP术后并发急性附睾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有合并症,术导尿,营养状况差,术后导尿大于7天以及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天数少等。
  3.2 防治措施
  3.2.1 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水平 手术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手术过程规范,可以减低多种术后急性附睾炎的发生率。不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7]。术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精阜的损伤、对术区外膀胱或尿道粘膜的破坏,都增加了细菌逆行侵入的可能。手术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时间过长,在灌洗液使膀胱内压力升高的前提下,更大大增加了细菌逆行入侵的可能。本组病例中,手术时间超过50分钟的病例较手术时间短于50分钟者附睾炎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因此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水平,规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对预防TURP术后附睾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3.2.2 术前纠正患者并发疾病 本研究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或尿路感染的病例,术后附睾炎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异常的代谢功能及减低的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感染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围手术期应严密监控血糖水平变化,将血糖控制在7.8~9.8mmol/L,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对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前应先控制感染。
  3.2.3 纠正营养不良 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差,更易并发感染性疾病。本文中应用的小野寺指数=血清白蛋白值(g/L)+5×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109/L),指数≥45为营养良好,<45为营养不良。本研究中营养不良者69例,较营养良好者157例,TURP术后并发附睾炎几率明显增大(P<0.05)。术前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增加膳食量,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术后特别是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前,需保证每日能量供给,增强机体体抗力,可减少术后附睾炎的几率。   3.2.4 规范尿管的应用 尿管是引起感染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术前悼念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增加了术后附睾炎的发生率。导尿需遵循无菌原则,而后行良好的会阴、尿管护理。关于术后导尿管拔除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传统的理念为术后7天,进来有研究显示早期拔除导尿管住院时间更短、感染发生率更低 [8]。
  3.2.5 合理应用抗生素,多饮水 理论上讲,因尿液中有细菌存在,凡经尿道手术均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例,术后更需给予合理的、足够时间的抗炎治疗。本研究中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者90例,术后附睾炎几率较无尿路感染者升高(P<0.05)。围手术期感染控制不确切,是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危险因素,应予以足够的抗炎治疗。利用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多饮水以产生较多的尿液,对泌尿系统的炎症的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急性附睾炎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常见的并发症。提高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围手术期纠正糖尿病、尿路感染等合并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规范应用导尿管并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降低TURP后附睾炎并发率的可靠办法,可让更多的需行TURP的患者远离附睾炎。
  参考文献:
  [1] 吴宏飞. 精道外科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49-411.
  [2] 夏术阶,薛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微创治疗进展[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2:109-114.
  [3]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主编.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J].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60.
  [4] 陈文章, 李伟. 前列腺电切术后易患附睾炎的危险因素[J]. 吉林医学,2014, 35(5):1023-1024.
  [5] 马大富.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 基础医学论坛,2012,16(19):2517-2518.
  [6] 倪海叶, 张德泉. 前列腺增生症电镜切除术后并发附睾炎1例[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10(3):281.
  [7] 董波, 刘涛, 王立鹤.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5):1227-1229.
  [8] 李三祥,刘春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初步探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03):249-2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出100例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病人,回顾性分析与探究这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均恢复身体健康,并发症得到缓解,预后效果较好。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出现皮疹、手足口出现水泡等,其他相应症状还有呕吐、咳嗽、精神萎靡不振、咳嗽等;有患者出现脑膜炎、支气管炎等并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蝮蛇咬伤患者血清的心肌酶谱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动态检测观察,以探讨心肌酶谱在蝮蛇中毒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因被蝮蛇咬伤发生中毒而入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中毒组,根据局部肿胀程度的不同分为轻、中、重型3小组,对中毒分组的所有患者入院后1d、治疗中4d和出院时7d三个时段的心肌酶谱进行动态检测,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心肌酶
期刊
摘要: 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受到损伤程度、内固定稳定性、复位质量等因素影响。在治疗方式选择上,因高能量损伤而导致的复杂性或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在早期多采用内固定与延期分步手术的治疗手段,同时,重视遵循手术治疗的生物学原则,从而尽可能地防止并发生出现,或者将其并发症的病情程度。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来不同类型胫骨远端骨折固定物及固定方式等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客观、合理选择固定物提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HA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急性髓系白血病)和MDS(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复发难治AML和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接受HAAG方案治疗,总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91.0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个月)。78例患者总体生存期(36.76±3.21)个月,无病生存期(28.34±3.49)个月。年龄<60岁、LDH< 240U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n=40),分别采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均康复,没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前柱高度(81.2±12.3)mm、中柱高度(83.5±12.6)mm以及活动能力评分(1.3±0.23)分等方面的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到本院实施诊治的5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各为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开腹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开腹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P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同时均吸入七氟烷。观察和记录麻醉期间患者MAP和HR的变化,苏醒时间和术毕时出现的烦躁、瞻望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P组MAP在气管插管前显著降低,气管插管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60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到2014年9月的60例Ⅳ期褥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接受VSD负压吸引配合清热扶正生肌汤内服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褥疮治疗。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治愈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天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讨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护措施,统计分析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发生的30例吻合口漏患者,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临床情况。结果: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68%。结论: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一些预防措施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
期刊
摘要: 目的:对使用中频脉冲电联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胃脘痛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频脉冲电联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并对其治疗后胃脘痛发作次数、疼痛缓解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胃脘痛发作次数和缓解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