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5日至20日,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在山东举行。这是近年来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事活动,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理念的再延续,成果的再落实、效应的再放大。
此时、此地,大江与大海汇流,古与今链接、中与外相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开展国际友城结好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山东集结伙伴群、展示朋友圈,为各国地方间交流合作提供新平台,也为国家外交大局贡献地方智慧和力量。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山东友城大会”展示了山东的视野与雄心、实力与格局:在更大的历史中,以世界文明为坐标,山东将如何大而美、富而强。山东就是中国的缩影。中国改变自己,就是在改变世界。山东亦然。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建构中,山东以“城市外交”,展示了对不同经济体、不同文明之间深度连接的积极探索。山东朋友圈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山东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意味着济青等区域化国际大都市愿景的可能。其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张力把控,给一地之发展提供了现代文明要素整体形态全面生成的可能。
(本專题4-23页)
民相亲,不以山海为远
“更好推进民间外交、城市外交、公共外交,不断为中国民间对外友好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城市外交”概念。
作为城市外交重要内容的友好城市交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对外交流的有效平台和渠道。文化与文明是一个国家提升其国际形象和国家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城市亦然。以城市为主题的外交可以避免国家层面外交所可能面对的利益纠葛与意识形态冲突,能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实现真正的“民相亲”。
这个产生了“张骞凿空”“法显西行”“鉴真东渡”的民族,格外懂得和理解民间交流的价值所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10月15日,大明湖畔完成晨练的济南市民三五相约:去超然楼赶大集啊,来了好些国家摆摊呢。德国的牙膏、捷克的玻璃酒具、澳大利亚的羊皮,都可以轻松通过二维码的移动支付,成为寻常市民的消费。
10月16日,“友城大会”“国际友城省州长高端论坛”上,菲律宾的代表谈起了600多年前明成祖与苏?王的交往历史,谈到德州苏?王墓的现实意义。澳大利亚(南澳洲)的代表谈到,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跟山东是最悠久最深厚的友谊……奥地利代表这样发言:合作伙伴总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每个伙伴都在努力为各自的经济领域成功实现数字化发展而努力……要团结起来,建设我们的智慧未来。尼日利亚代表则对山东和山东好友们发出邀请,肉、奶、通讯、基建……等等领域都有广阔的机会。城市好友们谈友谊谈历史,谈可以分享的资源、技术或实践,也谈智能时代的方便快捷与隐忧挑战。从内容、到措辞、到语境,平等而友好,深入而多元。
每一位代表,谈的都是各自的生计与生活,都是人类柔而不屈的生存智慧、繁衍意志。在这个意义上,大明湖畔的市民们将“友城商品展销”称为“大集”,其实是一种本质的回归。朋友们各自种植生产,友好交换,是永恒的盛世繁华。
著名历史学者彭慕兰曾在中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里,画出了一个“大分流”——19世纪欧洲工业化开启之后,东西方差距急剧扩大,东方与西方,不再构成政治经济层面的对等概念。时间轴拨转到今天,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开始为人类文明史提供多元视角。
友城大妈们的获得感示范了文明交流的价值所在
大明湖畔国际大集上,两位“土味”大爷决定都整一个澳大利亚的矿晶吊坠,再花20块人民币拎3听德国罐装啤酒回去配孟家扒蹄,还了解了境外旅行和海外留学……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主动、开放、学习与创新。
广场舞大妈们熟练地掏出智能手机进行移动支付,高高兴兴地回到花园小区用刚淘的洋蜂蜜和本地山药搞个菜的时候,她们可能不知道在山东大厦,“国际友城”市长论坛上发言和她现在及未来的生活密切相关:韩国泰安郡守推介自己的智慧城市已经可以为花粉过敏者提供预警;菲律宾卡莫纳市市长则希望自己的城市也可以预约理发师和司机;意大利萨勒诺省副省长宣布已经可以给市民的身份证、护照提前提供更新提醒和服务;白俄罗斯新波洛茨克市市长则希望将中医引入该市的医疗康养业,并顺便推介了“红树林”休闲旅游综合体,还对投资者进行了厂房和土地的承诺;乌兹别克的副市长则对山东创新发展及“青山绿水”的成就赞不绝口;赞比亚卢萨卡市的迈尔斯·萨姆帕则表示想在山东的帮助下成为非洲的第一个智能城市,将贫民窟建成高楼大厦…… 这些市长们身后,都有各自的“大妈群”。有的希望将平房换成楼房,有的希望他国大妈们能组团来玩。他们的发言再次表明,地球就是一个村。在这个村里,大家各有所长、各美其美、互学互鉴才能美美与共。“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文明交流既是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应对全球化各种挑战的时代要求。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财富创造的秘密:分工。分工所带来的专业化会大大提高生产力,再通过将剩余产品进行交换,能够带来个人财富的增加,且进一步促进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核心观点,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希望将分工与专业化扩展到国与国之间的范围。但这一前提在于国家愿意主动开放,并且能够包容接纳他国的商品服务,以及背后的异质文明,实现和平交流与合作,互学互鉴。
历史上,凡是文化开放的时代或地区,都能获得最大的进步和繁荣,实现财富与影响力的增加。“友城大会”在不经意中,展示了中国大妈们衣食住行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方面的获得感和可能性,也给其他伙伴提供了各种借鉴或参考,呈现了文明交流的意义之所在。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这个意义上,友城大会背景下的山东,不仅是中国的山东,而且是亚洲的山东、世界的山东。
1983年,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写道:“将中国吸纳入现代世界的任务,可能尚待完成。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可能必须采取综合主义,将现代西方的种种观念及原则融合而一,其规模之大尚属空前。”
站在友城大会背景下的山东,作为现代化与全球化后来者的地方政府,尽其所能地回答了“古与今”“中与西”关系下的这个巨型文化命题。
友城力,打造山东对外开放高地
“山东累计同友城国家发展投资合作项目1.1万个,总投资近6000亿元。”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在“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上的发言,展示了山东省40年来广交“朋友”取得的骄人成绩。
从1979年青岛市与日本下关市缔结山东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开始,截至目前,山东省已与61个国家的222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其中省级36对、市级162对、县级24对;与52个国家的241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省级31对、市级156对、县级54对;基层单位对外建立友好学校、友好医院、友好团体等关系1167对,形成了遍布世界的“朋友圈”“伙伴群”。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概莫能外。构成所谓实力和影响力的,有政经有文旅,也有内部的向心力、外部的朋友圈。
此次大会报名参会外宾共886人,来自33个国家的113个团组。参会的嘉宾,有正省州长(议长)7人,副省州长(议长)9人,正市长(议长)18人,副市长(议长)7人,外国驻华大使15人。
这次友城大会,坚持“友城搭台,政经文旅同唱戏”的理念,设计了高层会见、签约仪式、省州长高端对话会、市长论坛、国际友城商品展、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对接洽谈会、文化旅游推介会等十多项务实有效的外事活动。
刘家义强调,山东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转型升级的潜力巨大。“我们期盼同各友城在新兴产业培植上加大合作力度,加快在电子信息、海洋经济、医养健康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集群,加快谋划实施一批技改项目,不断开拓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等产业合作新空间。”据报道,在大会签约仪式上建立友城关系或友好合作关系的签约项目40个(省级6个、市级34个),双招双引项目12项。
40年来,一批知名跨国公司在山东投资兴业,推动了山东产业升级;一批山东企业“走出去”,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合作共赢。各友城之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深化交流对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建项目,在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以“民生通”促“民心通”,人民群众成为友城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山东与友城的合作,最为活跃的往往是文化和教育,而文教的合作和交流往往为经济、技术、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及发展开辟道路。山东与澳大利亚南澳洲结好以后,山东的啤酒、数控机床、家具、食品便成了出口南澳洲的热销产品。而南澳洲的矿产品、水产品、羊毛、葡萄酒、先进建材和技术也越来越多进入山东。双方的贸易额从最初的几百万美元发展到近10亿美元……山东与日本的文化交流项目开展频繁,文物赴日专题展览已经连续实施了十几年。山东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合作层次高,分布面大,山东的许多高校都有德语教学。文化最有吸引力和包容性,山东作为文化大省与文物大省,最有条件夯实友城关系基础,拓展共同发展的领域。
南澳洲的一位友人说过:我们与山东合作交流的广度,取决于我们之间理解的深度,而我们在文化交流上不断加强的联系,增进了我们相互间的理解和友情,推动了我们与山东进行全面合作的发展。
1993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到:未来世界中,文化的根源将取代意识形态或经济根源成为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南澳洲友人的观点给了山东的全球朋友圈一个更深远的格局。
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城市、国际化的山东
山东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区域,在城市外交上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目前,山东全省各市都有友城目标,友城布局更加合理。
在山东的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与韩日的交流占了相当比例。山东省内城市较早建立友好关系的大多是从日韩开始的。青岛的第一个友好城市是日本下关,济南的第一个友好城市是日本和歌山市。中韩建交后,山东在1993年与韩国庆尚南道建立了友好关系,济南与韩国水原市、青岛与大邱广域市也都是在1993年就开启了友好城市关系。山东成为韩日投资的首选之地,为加强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济青烟也成为山东省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三座城市,它们推动着山东半岛在东北亚乃至更大区域国际合作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一带一路”赋予山东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山东的城市外交搭建了更加宽广的国际舞台。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强,再加上中韩、中澳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及国家深入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中韩铁路轮渡项目等建设和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等等,都为山东及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机遇。比如,青岛就明确提出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的五个目标:城市经济的国际化、城市功能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交流的国际化,交往能力的国际化。
对山东的企业而言,这也是难得的开疆扩土的机遇。8月19日,山東高速承建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首个落地的基础设施项目——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第3、4、5标段通车。这是中资企业在欧洲承建且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项目。2014年,山东高速与香港一家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法国图卢兹机场49、99%的股权。这次收购是发达国家首次向中国企业开放机场投资,打破了欧美资本对境外机场投资的垄断地位,完善了中国资本走出去的产业布局。30多年的海外经营,山东高速经营涉及海外106个国家和地区。“十三五”期间,山东高速将推动海外业务营收比重超过35%,将国际板块打造为集团业务板块的半壁江山。
山东高速们把国内过剩的生产力转移到国外,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各种基建和海外投资,将会渐渐改变并优化整个中国经济的格局,开始讲述一个“海外山东”的美好故事。
友城合作之初,媒体曾忙于报道日韩游客的经济拉动,而现在,日韩导游则感慨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挽救了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智能时代,城市的智慧在于平等交融、互联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