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像——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像,而想像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训练学生感知事物应做到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二是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展开丰富的想像,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积累。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要求学生一是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二是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记下来。在储备了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后,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出现时,这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像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像训练。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像,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如有学生写道:
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二)进行扩展性想像训练。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要求学生刻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道:
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像,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像的训练。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像,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
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
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像的要求。訓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还可从对比想像、假设想像、逆反想像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
要让学生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教师在命题时应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话”的氛围和情境;能够触及到他们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能够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的信息,引出表象,启发想像。
(一)规定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画面或暗示一种情境。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像的广阔空间。
(二)虚拟事件、情境。假设一个学生常见的事件,让学生想像自己成为“事件”中的一个人物,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合情合理构思情节,言真意切表达情感;创设一个合情合理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具体可感的文章。如让同学们根据“调座位”一事,联系实际,先发表议论,再写文章,结果大部分同学写出来的文章见解独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总而言之,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心智,还能让写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写作成为学生主动乐意做的事情,满足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求。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像,而想像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训练学生感知事物应做到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二是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展开丰富的想像,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积累。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要求学生一是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二是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记下来。在储备了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后,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出现时,这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像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像训练。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像,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如有学生写道:
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二)进行扩展性想像训练。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要求学生刻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道:
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像,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像的训练。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像,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
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
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像的要求。訓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还可从对比想像、假设想像、逆反想像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
要让学生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教师在命题时应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话”的氛围和情境;能够触及到他们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能够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的信息,引出表象,启发想像。
(一)规定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画面或暗示一种情境。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像的广阔空间。
(二)虚拟事件、情境。假设一个学生常见的事件,让学生想像自己成为“事件”中的一个人物,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合情合理构思情节,言真意切表达情感;创设一个合情合理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具体可感的文章。如让同学们根据“调座位”一事,联系实际,先发表议论,再写文章,结果大部分同学写出来的文章见解独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总而言之,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心智,还能让写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写作成为学生主动乐意做的事情,满足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