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菅人命的潜规则有啥面子
彭忠富(四川)
海南蔬菜滞销后,菜农、经销商蒙受巨大损失,这是市场规则的惩罚。谁跟消费者的菜篮子过不去,消费者就坚决抛弃他们。海南农检部门很委屈,表示特别不理解,认为武汉不应该曝光毒豇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武汉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这样的潜规则让人心寒,根本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简直就是草菅人命。如果武汉这次按照潜规则办事,给三亚市留面子,给农业部留面子,那么海南毒豇豆将全部进入消费者的餐桌。食品安全一旦出了问题,不是积极地想办法应对,而是希望对方手下留情不予曝光,留面子,这是无耻的官僚主义。
官员财产申报多学俞正声
刘克梅(河南)
想到了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的明确表态,有记者问,“你的财产申报了没有”。俞正声说:“我每年都如实申报,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可以去中纪委查一查。”同样都是高层官员,俞正声就敢申报、不怕申报、积极申报、按时申报。“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只能认为,一位官员如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问心无愧的话,主动公布一下财产不但不会损失什么,还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民众信任和康洁口碑。
主动申报,比被动申报更具有值得信赖的清廉动机和自信。一般而言,高层领导树大招风,更能引来是是非非,与其让人们胡乱猜测与怀疑,不敢申报,不如用“清水思维”进行无声反击,主动申报。这种廉洁自信与积极的政治心态,更有助于构建坦荡无私的君子风度:人家省部级干部都申报财产了,级别稍低的官员就更该义不容辞地跟上去。
“官员读博”怎一个腐败解释得了
刘英团(河南)
“官员读博假多真少”,可谓震聋发聩。将官员读博作为反腐败大事来抓,既要责成读博官员作出自查,将自己读博情况公示,如不符合读博条件或者学位资格有假者,必须限期退学或者交出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且高校也要展开自查,凡是未经合法程序或者有弄虚作假情节者,一律取消学籍或收回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杨春时教授可谓用心良苦。其实美国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据说一个美国白领本科毕业后又到原来的大学读硕士,最后发现硕士论文造假,结果该大学不但取消了他硕士答辩资格,还取消了他本科的学士学位,就连单位闻讯后也解除聘用。试想,如果能从制度上改革官员的选拔升迁机制,控制官员在学历教育方面的特权,严禁官员在学历、学术方面造假,刹住一些高校在学历、学术方面的媚官之风,官员们还会竞相读博吗?
全面禁烟更要纠正“文化陋习”
雷振岳(河南)
为了维持所谓的体面社交,人们不得不在捏着鼻子品尝乌烟瘴气,不得不在拒绝中适应这种不良世俗以及“被污染的社会空气”。其结果是,很严厉的禁烟措施成为悬空,比如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禁止吸烟的33家公共场所中有29家不同程度存在吸烟现象,比例接近90%,且大部分场所没有工作人员劝阻。另据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在北京的10家医院建立了戒烟诊所,但现在只剩下了两家。黑龙江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规范至今已成为纸上谈兵。
真要禁烟,我们就要多从文化上着手。比如“烟鬼”在美国处处受到限制。“即便是偶尔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很快就会有人提醒他,人们通常会拍拍吸烟者的肩膀,并指指禁止吸烟的标志。而一些在马路边吸烟的人有时还会遭到过路行人‘白眼’”。禁烟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吸烟者处处感到“受歧视”和“不自由”,越来越多的“烟鬼”加入到戒烟的行列。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旦被发现在禁烟公共场所吸烟,罚款可高达200美元。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的禁烟运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也应该本着“健康第一,毋庸置疑”的原则,进行“不吸烟才是真正的绅士和雅士”的舆论和观念宣传,让无烟文化、不吸烟观念沉淀到更多人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倡导“不吸烟也不让烟”的时尚交际文化,更多年青人认同了无烟文化,戒烟禁烟效果就会好起来。
普通工薪阶层不应成为个税缴纳的主体
孙瑞灼(福建)
有关部门不上调个税起征点的真正原因在于,担心个税调整给财政增收带来压力。显然,在个人所得税问题上,有关方面又陷入了旧思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国家财政负担,而在个人所得税本身的公平问题上考虑较少。事实上,个人所得税作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税种,更多承担的是调节社会财富、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而不是国家敛财的工具。
个人所得税一直被认为是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最热门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内需不足的背景下,上调个税起征点、降低普通工薪阶层的税收担负,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和意义更是非同小可。上调个税起征点,虽然对巨额的财政支出需求可能构成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正好能成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动力。对于大规模减税会削弱政府财政能力的担心,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目前中国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的空间还很大,不会有财政失衡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个税起征点不仅要上调,而且要调到合理位置。
对外开放明显滞后对内开放更加滞后
郭文婧(湖北)
扩大对内开放,是一个重大而深远的课题,急之又急的至少有这样一些方面需要解决:一是赋予民资和全体公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要彻底打破垄断,要彻底消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要让全体公民公平地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与分配;二是加快现代政府建设的力度,要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的速度,把财政更多更好地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要加快精简、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和公民发展的体制成本;三是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配套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要进一步扩大民权,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强化法制和法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的国内环境创造好的基础和环境。
能不能先把公车私用抓出个样?
宁玉碎(北京)
一提到“三公消费”,尤其是公车私用,老百娃无不恨得牙痒痒。这倒不是说公车私用比起其他“二公消费”来更奢侈浪费,社会危害性更大,而是其更加“明目张胆、有恃无恐、尽人皆知”!
你说公车私用这个问题真的很难管吗?依笔者看,实际一点都不难。关键就在于有关部门的态度,决策领导的决心。
之所以这个问题提了好多年而没有进展,关键是管理这一事项的各级领导本身,屁股下边就压着“自己说了算,随心所欲用”的一辆甚至多辆公车。要是整治公车私用,对他们来说岂不是引火烧身,割自己的肉?
“用工荒”:中国《劳动法》还需出重拳
左担道(江苏)
“用工荒”的出现,暴露出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对于薪水发放诚信的缺失,已经非常严重,这也大大加重了中国工人对个人维权法律的负担;“用工荒”的出现足以证明,其对企业正常的运行和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制造业发展的绊脚石。保障中国工人获得相应的薪水和加班费,不仅可以遏制当前企业秩序混乱,肆意违法的嚣张,更可以迫使一些企业,放弃“以少胜多”,依靠躲避法律,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将目光转向、吸收社会上更多失业人员上岗,为减少国家的失业率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法治进步的良好表现
孟桢尧(四川)
农民或者说公民,与政府机关有矛盾,运用《行政诉讼法》,民告官的事早已有之。当然,与之相对应,官告民,这也是合理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不光靠政府说了算,而是法官说了算,这是法治进步的良好表现。但我们的法院在这方面,就要提高要求了。绝不能把农民合法向政府要价的权利定义为敲诈,而应该就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司法鉴定等手段,让政府机关与上访农民在赔偿价格上,达成最终的统一。这样不但平息了上访,构建了和谐,而且还让法治社会又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可谓一举两得也。
彭忠富(四川)
海南蔬菜滞销后,菜农、经销商蒙受巨大损失,这是市场规则的惩罚。谁跟消费者的菜篮子过不去,消费者就坚决抛弃他们。海南农检部门很委屈,表示特别不理解,认为武汉不应该曝光毒豇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武汉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这样的潜规则让人心寒,根本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简直就是草菅人命。如果武汉这次按照潜规则办事,给三亚市留面子,给农业部留面子,那么海南毒豇豆将全部进入消费者的餐桌。食品安全一旦出了问题,不是积极地想办法应对,而是希望对方手下留情不予曝光,留面子,这是无耻的官僚主义。
官员财产申报多学俞正声
刘克梅(河南)
想到了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的明确表态,有记者问,“你的财产申报了没有”。俞正声说:“我每年都如实申报,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可以去中纪委查一查。”同样都是高层官员,俞正声就敢申报、不怕申报、积极申报、按时申报。“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只能认为,一位官员如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问心无愧的话,主动公布一下财产不但不会损失什么,还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民众信任和康洁口碑。
主动申报,比被动申报更具有值得信赖的清廉动机和自信。一般而言,高层领导树大招风,更能引来是是非非,与其让人们胡乱猜测与怀疑,不敢申报,不如用“清水思维”进行无声反击,主动申报。这种廉洁自信与积极的政治心态,更有助于构建坦荡无私的君子风度:人家省部级干部都申报财产了,级别稍低的官员就更该义不容辞地跟上去。
“官员读博”怎一个腐败解释得了
刘英团(河南)
“官员读博假多真少”,可谓震聋发聩。将官员读博作为反腐败大事来抓,既要责成读博官员作出自查,将自己读博情况公示,如不符合读博条件或者学位资格有假者,必须限期退学或者交出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且高校也要展开自查,凡是未经合法程序或者有弄虚作假情节者,一律取消学籍或收回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杨春时教授可谓用心良苦。其实美国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据说一个美国白领本科毕业后又到原来的大学读硕士,最后发现硕士论文造假,结果该大学不但取消了他硕士答辩资格,还取消了他本科的学士学位,就连单位闻讯后也解除聘用。试想,如果能从制度上改革官员的选拔升迁机制,控制官员在学历教育方面的特权,严禁官员在学历、学术方面造假,刹住一些高校在学历、学术方面的媚官之风,官员们还会竞相读博吗?
全面禁烟更要纠正“文化陋习”
雷振岳(河南)
为了维持所谓的体面社交,人们不得不在捏着鼻子品尝乌烟瘴气,不得不在拒绝中适应这种不良世俗以及“被污染的社会空气”。其结果是,很严厉的禁烟措施成为悬空,比如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禁止吸烟的33家公共场所中有29家不同程度存在吸烟现象,比例接近90%,且大部分场所没有工作人员劝阻。另据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在北京的10家医院建立了戒烟诊所,但现在只剩下了两家。黑龙江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规范至今已成为纸上谈兵。
真要禁烟,我们就要多从文化上着手。比如“烟鬼”在美国处处受到限制。“即便是偶尔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很快就会有人提醒他,人们通常会拍拍吸烟者的肩膀,并指指禁止吸烟的标志。而一些在马路边吸烟的人有时还会遭到过路行人‘白眼’”。禁烟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吸烟者处处感到“受歧视”和“不自由”,越来越多的“烟鬼”加入到戒烟的行列。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旦被发现在禁烟公共场所吸烟,罚款可高达200美元。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的禁烟运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也应该本着“健康第一,毋庸置疑”的原则,进行“不吸烟才是真正的绅士和雅士”的舆论和观念宣传,让无烟文化、不吸烟观念沉淀到更多人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倡导“不吸烟也不让烟”的时尚交际文化,更多年青人认同了无烟文化,戒烟禁烟效果就会好起来。
普通工薪阶层不应成为个税缴纳的主体
孙瑞灼(福建)
有关部门不上调个税起征点的真正原因在于,担心个税调整给财政增收带来压力。显然,在个人所得税问题上,有关方面又陷入了旧思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国家财政负担,而在个人所得税本身的公平问题上考虑较少。事实上,个人所得税作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税种,更多承担的是调节社会财富、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而不是国家敛财的工具。
个人所得税一直被认为是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最热门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内需不足的背景下,上调个税起征点、降低普通工薪阶层的税收担负,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和意义更是非同小可。上调个税起征点,虽然对巨额的财政支出需求可能构成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正好能成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动力。对于大规模减税会削弱政府财政能力的担心,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目前中国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的空间还很大,不会有财政失衡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个税起征点不仅要上调,而且要调到合理位置。
对外开放明显滞后对内开放更加滞后
郭文婧(湖北)
扩大对内开放,是一个重大而深远的课题,急之又急的至少有这样一些方面需要解决:一是赋予民资和全体公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要彻底打破垄断,要彻底消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要让全体公民公平地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与分配;二是加快现代政府建设的力度,要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的速度,把财政更多更好地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要加快精简、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和公民发展的体制成本;三是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配套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要进一步扩大民权,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强化法制和法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的国内环境创造好的基础和环境。
能不能先把公车私用抓出个样?
宁玉碎(北京)
一提到“三公消费”,尤其是公车私用,老百娃无不恨得牙痒痒。这倒不是说公车私用比起其他“二公消费”来更奢侈浪费,社会危害性更大,而是其更加“明目张胆、有恃无恐、尽人皆知”!
你说公车私用这个问题真的很难管吗?依笔者看,实际一点都不难。关键就在于有关部门的态度,决策领导的决心。
之所以这个问题提了好多年而没有进展,关键是管理这一事项的各级领导本身,屁股下边就压着“自己说了算,随心所欲用”的一辆甚至多辆公车。要是整治公车私用,对他们来说岂不是引火烧身,割自己的肉?
“用工荒”:中国《劳动法》还需出重拳
左担道(江苏)
“用工荒”的出现,暴露出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对于薪水发放诚信的缺失,已经非常严重,这也大大加重了中国工人对个人维权法律的负担;“用工荒”的出现足以证明,其对企业正常的运行和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制造业发展的绊脚石。保障中国工人获得相应的薪水和加班费,不仅可以遏制当前企业秩序混乱,肆意违法的嚣张,更可以迫使一些企业,放弃“以少胜多”,依靠躲避法律,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将目光转向、吸收社会上更多失业人员上岗,为减少国家的失业率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法治进步的良好表现
孟桢尧(四川)
农民或者说公民,与政府机关有矛盾,运用《行政诉讼法》,民告官的事早已有之。当然,与之相对应,官告民,这也是合理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不光靠政府说了算,而是法官说了算,这是法治进步的良好表现。但我们的法院在这方面,就要提高要求了。绝不能把农民合法向政府要价的权利定义为敲诈,而应该就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司法鉴定等手段,让政府机关与上访农民在赔偿价格上,达成最终的统一。这样不但平息了上访,构建了和谐,而且还让法治社会又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可谓一举两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