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具体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新课程
兴趣是在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化距离为和谐
有句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严肃的外表和严厉的态度,要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要学会给学生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关系融洽和谐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提高了。
二、化要求为感染
数学学习需要有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钻研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要求,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品质。实践证明,感染的力量往往更优于严格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化被动为主动
在原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坐在座位上被动接受,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好。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由于教学的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最终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当前,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课前准备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帮忙准备一些课上需要的材料。让学生经历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处理过程,一方面会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和创造性地处理信息;另一方面,学生会感到学习的内容是自己提供的,研究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从而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制订学习提纲。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稳定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只重视课上学习,而忽视课前预习。同时,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又有助于完善教师的备课,使之能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兴趣的大幅提高,必然促进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四、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而直观教学可以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关圆的知识时,可以从对于圆的初步认识开始,提问学生“为什么车轮不是正方形、长方形的,而是圆的呢?”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然后可以让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圆形事物,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效果很好。
五、化封闭为合作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学习的团队、足够复杂的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集体反思。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协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大幅提高。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请专家指正。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新课程
兴趣是在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化距离为和谐
有句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严肃的外表和严厉的态度,要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教师要学会给学生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关系融洽和谐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提高了。
二、化要求为感染
数学学习需要有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钻研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要求,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品质。实践证明,感染的力量往往更优于严格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化被动为主动
在原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坐在座位上被动接受,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好。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由于教学的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最终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当前,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课前准备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帮忙准备一些课上需要的材料。让学生经历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处理过程,一方面会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和创造性地处理信息;另一方面,学生会感到学习的内容是自己提供的,研究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从而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制订学习提纲。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稳定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只重视课上学习,而忽视课前预习。同时,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又有助于完善教师的备课,使之能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兴趣的大幅提高,必然促进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四、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而直观教学可以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关圆的知识时,可以从对于圆的初步认识开始,提问学生“为什么车轮不是正方形、长方形的,而是圆的呢?”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然后可以让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圆形事物,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效果很好。
五、化封闭为合作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学习的团队、足够复杂的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承担个人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集体反思。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协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大幅提高。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请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