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灵与韵,寄与爱茶人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神话故事中,神农尝百草,以茶解百毒,留下了茶文化起源的传说。若论“中国茶史”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最早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文人雅士饮茶之时,往往以诗词吟咏,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精美茶诗、茶词和茶曲,真是咏之不尽,赋之不绝,唱之不断。
  形式特别的“宝塔诗”
  若说在当代流传最广的茶诗,当属唐代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这首诗形式非常特别,首句一字,而后每句增加一字,直至末句七字,落在纸面非常像一座文字构成的宝塔,因此这种诗体也叫“宝塔诗”。
  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这首诗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特别的形体外,内容与词句也颇值得品赏。从“塔尖”看起,诗人从茶的外形特色落笔,明其香,重其嫩,一叶一芽间透露出茶的不凡。如此不凡之物,自然被诗客倾慕,为僧家喜爱。“塔身”上诸般色彩,白玉、红纱、黄蕊色,为不凡的绿意增添璀璨之光彩。这般美好神奇之物,自然是令人爱不释手,从早到晚,从古至今,妙用无穷,愉悦精神。
  直入心扉的“体验诗”
  人云:“茶亦醉人何必酒。”简单七字道尽爱茶人之心声。诗坛纵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传说,也不乏爱茶人留下的掌故。无数爱茶人在品得一盏好茶后,也A然长叹,留下不少茶诗佳作。
  一盏好茶除了茶好,水也是极有讲究的,煎煮到什么程度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爱茶人那灵敏的味觉感受。苏轼有首《试院煎茶》说的便是烹水一道:“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诗人于试院中煎茶,谛听瓶中沸腾的水声,凝视瓯中飞雪般的茶末,浮想联翩。
  古人饮茶,有着极为繁复的流程,可谓“仪式感”十足。茶饼先碾碎成末,方能人水,待煮的茶汤,仅是汤沸声便如风过松林,让人不觉醉了。这种茶醉,非得爱茶之人才能体味。正如黄庭坚在《品令·茶词》中写道:“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其实寻常人家喝茶也不必这么讲究,茶之一道就是这么包容,便是大碗喝茶也不必自嘲牛饮,只要能喝出自得其乐,便是绝佳的体验。唐代卢全可谓最有发言权,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是把大碗喝茶的豪气一笔写尽。
  无独有偶,唐代的皎然也有类似体验,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不同于酒的消愁,茶给人带来的是洗涤乏困、神清气爽,是提醒醒脑、神思捋顺,是得道全真、烦恼全无。
  禅意盎然的“茶道诗”
  由于茶中体现出的“静”与“净”,慢慢就由茶生道,衍发出“茶道”。在中國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逐渐融人了茶道精神之中,产生了不少颇有意趣的道家茶词。
  水调歌头·咏茶
  [南宋]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澳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这首词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上片赞美茶叶,以雄放的词调,豪壮的风格,说茶像旗帜,茗似银枪,争锋展勇,建溪茶在春色占了先魁。下片煮茶品茶,品的是茶,唤醒的是对生活的追求。词中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的追求。特别是最后两句最为人称道,恨不能喝上一口仙茶就腾云驾雾去那美好的地方。这两句也自带禅意,精神境界的升华,达到“天人合一”的臻境。
  随着儒释道的发展与交融,茶道也慢慢与禅宗融合渗透,并流传辐射周边国家。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村田珠光曾说:“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知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太平。”不仅如此,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著名僧人泽庵宗彭在《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怀》写到:“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人生如茶,有起伏才有淡定,有苦痛才有馨香。古往今来,诗客僧家们把对生活的体悟融人茶中,写人诗中,便将这满纸灵与韵,寄与爱茶人。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仅就出版业来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每年出版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令人应接不暇。面对这种状况,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更多的书,很多读者便选择了快读的方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读的书读完。快读的确能提高阅读效力,但这种方式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商榷。最近读了关于台湾作家王文兴的访谈录,对他所提倡的“慢读法”颇有感慨。  少年时代的王文兴,也和大多同学一样,读书速度很快,
期刊
主讲人:汤一介  地点:横山书院  整理:本刊编辑部  做人也罢,做企业也罢,我们都要努力朝着更高的境界前进,不能只停留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这样是难以长久的。现在讲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譬如一个企业不讲信誉,砸了自己的牌子;一个人言而无信,人人都会远离他,这样他什么事都做不好。贪图眼前的小利是难以成就事业的,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要将儒家的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笔/徐展  责任编辑/林青雨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叶源于中国,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茶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
期刊
诸子百家中,老子对我们今天的意义是最大的,因为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选择非常多样的时代,人心都比较浮躁,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之下我们需要修心,要开智慧。《道德经》就是教我们怎么修心,教我们怎么开智的。  《道德经》不仅讲内心,还有外在,是内外结合的。《道德经》实际上就讲了一个字——道。道是什么呢?就是讲最根本的问题。  谦下不争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在第一次打败
期刊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一一[唐]皎然《飲茶歌诮崔石使君》
期刊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泉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  一一[明]徐渭《徐文長秘集》
期刊
茶叶做为中国特产,一直以来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茶叶的饮用方式一直都在革新,年轻人对于奶茶的热爱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历史上,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和运用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人说“茶饮同宗”,在茶叶被用作饮料之前,茶叶是被食用的。我们的祖先从野生茶树上采收嫩叶食用。从此开启了中国人对茶叶运用的漫长的历程。据《华阳国志》所载,大约在周朝时,茶叶被作为贡品自西南地区传人中原,并被作为了食物进行食用。但
期刊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神农百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随着对茶的了解不断加深,人们才认识到,茶不仅能治病,还可以日常消遣,是一种很好的饮料。时至今日,茶与咖啡、可可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茶与养生的关系,五代蜀毛文锡撰《茶谱》中称茶能“益思”,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阅
期刊
茶之于饮茶的人而言,早已不再是解渴之物。苏东坡的一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道出了茶的悠然意境。我本人喜好天性自由的东西,不喜一切外物累赘,恰在茶的物语里却能很好的释放这一天性了。  一杯合自然  我曾将自己喝茶的状态形容为昏天黑地一塌糊涂地放诞。平时,我会用一把日式小壶泡壶滇红,喝上两三小杯,没有太过奢华的茶具,也没有太过繁复的程式。茶不过是一种饮品,喝茶也不过是为了陶冶性情,品味茶的韵味,如果人
期刊
在二十四节气串联起来的岁月流转旋律里,始终弥漫着茶的一缕幽香沁人心脾。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是宋代文人生活四雅。茶雅俗共赏,是与文人雅士谈笑风生的博学鸿儒,亦是百姓日用不可缺的七件事之一。二十四节气茶事凝聚和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美学的智慧和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山间苍黄色的报春鸟枝头作声“春起也”,草木萌动。二月二龙抬头,兴云布雨以利丰年。惊蛰时节,喊山台上分外热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