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通过“创造的引导者”—— 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特征”,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科学训练,拓展思维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
一、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能充分体现个性特色,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能够发现并较好地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要拥有新的教育观念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小班教学、小组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基于知识传授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启发式”、“主动探索探究式”、“问题式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改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等观念和意识更加深入大脑,并在教学中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学生主动学习,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前提。
二、营造良好氛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课堂上一般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坐在下面的凳子上,这就从形式上体现了老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在走进学生中间,转变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孩子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的学生的带动下,也敢于用所学内容交流,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就要予以表扬或鼓励性引导。
三、培养学生问题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培养不唯书、不唯上的学风,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第一,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与此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开启创新思维,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产生疑问、设想和创新意识,开发智力潜能。第二,运用设问、反问、提问的方法给学生创造问题的空间。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第三,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让学生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创。学生在问问题方面从不敢问到善问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第四,要及时解决、回答学生的问题,当然这个答案不是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来要求学生的,而是注意鼓励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四、科学训练,拓展思维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重要地位。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知识、信息、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多方面地寻求新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如在教师节上学生学习了Happy Teachers’Day(教师节快乐),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儿童节、妇女节;同时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注意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这种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同时,会对语言项目及语言规则有更深刻、更广阔的认识,最后使所学语言真正成了一种“活”语言。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这就要求人们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力.教学创新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C].北京教育,2001.5.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
一、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能充分体现个性特色,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能够发现并较好地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要拥有新的教育观念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小班教学、小组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基于知识传授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启发式”、“主动探索探究式”、“问题式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改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等观念和意识更加深入大脑,并在教学中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学生主动学习,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前提。
二、营造良好氛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课堂上一般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坐在下面的凳子上,这就从形式上体现了老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在走进学生中间,转变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孩子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的学生的带动下,也敢于用所学内容交流,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就要予以表扬或鼓励性引导。
三、培养学生问题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培养不唯书、不唯上的学风,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第一,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与此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开启创新思维,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产生疑问、设想和创新意识,开发智力潜能。第二,运用设问、反问、提问的方法给学生创造问题的空间。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第三,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让学生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创。学生在问问题方面从不敢问到善问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第四,要及时解决、回答学生的问题,当然这个答案不是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来要求学生的,而是注意鼓励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四、科学训练,拓展思维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重要地位。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知识、信息、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多方面地寻求新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如在教师节上学生学习了Happy Teachers’Day(教师节快乐),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儿童节、妇女节;同时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注意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这种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同时,会对语言项目及语言规则有更深刻、更广阔的认识,最后使所学语言真正成了一种“活”语言。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这就要求人们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力.教学创新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C].北京教育,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