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益升温的汉语学习浪潮中,有一个庞大的汉语学习群体,就是各国的华裔。对华裔的中文学习情况的研究是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第二代美国移民Jessica为例,浅谈美籍华裔的中文学习。
关键词:美籍华裔;中文学习;教学方法;文化
2014年三月至七月我任职于一家汉语培训机构,担任远程汉语教师。Jessica是我的主管学生之一,她和她的哥哥都是第二代美籍华裔。Jessica11岁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哥哥Kevin15岁上初中。她们在这家培训机构学习汉语已有一年,我是中途接管她们的,原因是Jessica投诉了前一位老师强烈要求换老师。由于这家培训机构的运作模式需要尽可能的挽留学生于是我被安排立刻接管了这两个孩子。我的教学组长在我给Jessica开始试讲前忠告我:这个女孩在学习机构学习的一年期间已经换了三个老师,也曾多次投诉,她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上课很不配合。组长建议我多与家长沟通,不要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注意学生情绪。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Jessica对中文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她不喜欢学习中文。她的生活环境里都是美国人,很少有亚裔,华裔更是少见。她喜欢美国流行文化,热衷于美国流行音乐和电影。她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同学几乎没有人参加任何类似语言学习类的培训班或任何任务型的补习班。她觉得学习中文太難太无聊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要学习中文,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她的哥哥虽说没有特别反感中文,却也对汉语学习没有热情。
课后我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他们想让孩子学习中文后把中文当作外语,更好更早的通过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省钱省学费还可以考取更好的大学。能够提升他们自己的竞争力并且在未来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遇,而最重要的是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这样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后来我翻看了一些新闻和资料,我觉得美国华裔儿童不喜欢学习中文,很大一个原因是传统的中国家长给孩子加压,没有考虑孩子现在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作为至少第二代华裔,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值得关注。其次,他们年龄尚小,在美国大多数处在此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非常宽松,孩子们通过对比,内心更会产生不公平的心态从而产生逆反。再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中需要有更多的亮点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传统的汉语课堂枯燥又无趣,更增加了孩子的负担感,也容易产生对汉语的反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放弃了严格按照课本照本宣科的进行教授,而是以Jessica喜欢的一首歌作为课堂的主题,把歌词改为中文,围绕话题来进行学习,循序渐进。课堂中我注意观察Jessica的行为变化,时刻抓住他的注意点,也就地取材教授一些实用汉语。而对于哥哥Kevin我则针对他的兴趣点选取了中国传统的美术作品进行导入引入课堂,提升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重视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逐步培养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于美籍华裔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我们要多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内在驱动力,不能只是被动遵从家长的意愿。而作为移民群体,华裔儿童受到的文化冲击是非常大的,作为少数民族群体,在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夹击下,产生文化趋同保留本民族文化是非常难的。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促进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
作为汉语教师对于华裔群体我们要考虑华人语言学习的实际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问题,要考虑文化认同的问题,要考虑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学生原有的语言资源,注意就地取材。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消除传统中国家长把吃苦与学习等同的观念。他们一方面对孩子的汉语学习要求严格,却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付出努力,可以建议还会汉语的家长在家中创造语言环境和学生多交流,聊聊中国的现状消除孩子在所在的文化环境对中国产生的误解,建立对中国的熟悉感。而作为汉语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华裔学生的汉文化意识,培养他们对汉语与第一语言的差异的敏锐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快的适应汉文化,产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这样更好地提升华裔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卞觉非.汉语、文化圈与对外汉语教学[A].中国文化与世界[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 毕继万,张占一.提高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J].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2.
[3] 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
[4] 黎小力.谈留学生非常规个别教学的文化含义融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
关键词:美籍华裔;中文学习;教学方法;文化
2014年三月至七月我任职于一家汉语培训机构,担任远程汉语教师。Jessica是我的主管学生之一,她和她的哥哥都是第二代美籍华裔。Jessica11岁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哥哥Kevin15岁上初中。她们在这家培训机构学习汉语已有一年,我是中途接管她们的,原因是Jessica投诉了前一位老师强烈要求换老师。由于这家培训机构的运作模式需要尽可能的挽留学生于是我被安排立刻接管了这两个孩子。我的教学组长在我给Jessica开始试讲前忠告我:这个女孩在学习机构学习的一年期间已经换了三个老师,也曾多次投诉,她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上课很不配合。组长建议我多与家长沟通,不要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注意学生情绪。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Jessica对中文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她不喜欢学习中文。她的生活环境里都是美国人,很少有亚裔,华裔更是少见。她喜欢美国流行文化,热衷于美国流行音乐和电影。她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同学几乎没有人参加任何类似语言学习类的培训班或任何任务型的补习班。她觉得学习中文太難太无聊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要学习中文,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她的哥哥虽说没有特别反感中文,却也对汉语学习没有热情。
课后我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他们想让孩子学习中文后把中文当作外语,更好更早的通过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省钱省学费还可以考取更好的大学。能够提升他们自己的竞争力并且在未来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遇,而最重要的是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这样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后来我翻看了一些新闻和资料,我觉得美国华裔儿童不喜欢学习中文,很大一个原因是传统的中国家长给孩子加压,没有考虑孩子现在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作为至少第二代华裔,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值得关注。其次,他们年龄尚小,在美国大多数处在此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非常宽松,孩子们通过对比,内心更会产生不公平的心态从而产生逆反。再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中需要有更多的亮点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传统的汉语课堂枯燥又无趣,更增加了孩子的负担感,也容易产生对汉语的反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放弃了严格按照课本照本宣科的进行教授,而是以Jessica喜欢的一首歌作为课堂的主题,把歌词改为中文,围绕话题来进行学习,循序渐进。课堂中我注意观察Jessica的行为变化,时刻抓住他的注意点,也就地取材教授一些实用汉语。而对于哥哥Kevin我则针对他的兴趣点选取了中国传统的美术作品进行导入引入课堂,提升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重视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逐步培养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于美籍华裔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我们要多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内在驱动力,不能只是被动遵从家长的意愿。而作为移民群体,华裔儿童受到的文化冲击是非常大的,作为少数民族群体,在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夹击下,产生文化趋同保留本民族文化是非常难的。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促进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
作为汉语教师对于华裔群体我们要考虑华人语言学习的实际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问题,要考虑文化认同的问题,要考虑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学生原有的语言资源,注意就地取材。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消除传统中国家长把吃苦与学习等同的观念。他们一方面对孩子的汉语学习要求严格,却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付出努力,可以建议还会汉语的家长在家中创造语言环境和学生多交流,聊聊中国的现状消除孩子在所在的文化环境对中国产生的误解,建立对中国的熟悉感。而作为汉语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提高华裔学生的汉文化意识,培养他们对汉语与第一语言的差异的敏锐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快的适应汉文化,产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这样更好地提升华裔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卞觉非.汉语、文化圈与对外汉语教学[A].中国文化与世界[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 毕继万,张占一.提高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J].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2.
[3] 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
[4] 黎小力.谈留学生非常规个别教学的文化含义融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