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死亡”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频频出現的死亡描写源于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体验。文章试从自卑情结不能释然、“希腊小庙”难以建构、美好人性无法延续三个方面来探究沈从文小说中死亡意识的现实溯源。
关键词:沈从文;死亡意识;现实溯源
对死亡意识的书写成为沈从文作品中贯穿始终的一大主题。一个人的创作,通常是他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的艺术再现。对他而言,当自卑情结不能释然、理想的“希腊小庙”轰然崩塌、纯朴人性的逐渐丧失,于是,沈从文便开始寻找另一种精神解脱,那就是死亡意识。
一、自卑情结不能释然
沈从文从小在偏远的湘西长大,从此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湘西走出,初到北京,作为一个异乡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关于那段艰苦岁月,沈从文曾回忆说,“把军籍的名涂抹后,来到北京。因为穷,学着人写一点小说之类,誊好后,另纸加上谦卑的书信,送到这家那家报馆去,以每千字五毛左右的报酬来养活自己,我一年来是如此度过的。”,可见,刚开始沈从文是迫于生计,为生活而写作。关于他写小说、当作家的想法,也曾受到不少作家朋友的奚落 ,冷言冷语在所难免,自卑心理油然而生。面对都市这样残酷的生存环境,沈从文不经感到恐惧与茫然,又受到生存的压迫,于是,对都市生活、上层社会产生厌恶心理。所以,他只能靠回忆过去来安慰自己,通过对家乡生活的礼赞来排遣内心的烦闷。这一情绪在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后来,仅仅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走向了大学的讲台,他从为生存辛苦奔波的社会底层一跃栖身上流社会,但长期压抑在他心底的自卑心理却始终如影随形,根本无法克服和消除,甚至伴其一生。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开始影响他的人生观、艺术观,使他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情结。总的来说,沈从文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其一,城市与乡村中产生的强烈反差,找不到归属感,沈从文始终像无根的浮萍在陌生的都市飘荡;其二,理想与现实中对自我能力的不自信,用孔庆东的话说就是“总的来说,是一种文化——性格自卑”沈从文是一位性格内敛的作家,在温婉朴实的作品背后,掩藏的是一颗脆弱敏感的心。
二、“希腊小庙”难以构建
沈从文曾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其实,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造的“小庙”。在这个“小庙”里,沈从文特别强调的是“人性”。
与现实的湘西不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近乎完美的,完全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媲美。他曾这样写道:“那里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忧。农民勇敢而安定,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单独向深山中村庄走去,与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事实上,理想与现实往往相去甚远。小说里的湘西只是借用了现实湘西的风土人情而加以艺术表现,是被理想化、美化了的湘西。与其说,沈从文笔下清新秀丽的湘西世界是源于现实湘西的美好,而不如说是,它源于现实湘西的不美好。现实中的湘西,地处边境,虽然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一个贫穷、荒凉和落后的蛮夷之地。由于物质的极度匮乏,土匪猖獗,很多人常常为了争夺食物而变得野蛮、凶残。有的男人甚至将妻子送到江船上陪客赚钱,以此来贴补家用。而作品中的“湘西”在这个作者精心编制的美好世界里,包括杀戮、卖淫等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变得合乎自然,合乎道德。现实中“湘西”和作品中的“湘西”形成强烈的反差,二者存在着千差万别,其实这样的事实,作者心里再清楚不过,现实世界里的湘西一点都不美好。而作者执意想要建造的“希腊小庙”不过如镜中月,水中花,看似美丽无比,却无法真正触及。
三、美好人性无法延续
沈从文说他要造“希腊小庙”,在神庙里供奉“人性”。在他的湘西系列小说中,美好的人性总是成为他写作的参照,作品都在围绕着“生命”抒情。《边城》中的老船夫和翠翠,《柏子》中的柏子和妓女,《萧萧》中的萧萧无不都是人性美的再现。正如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所说:“因为他们是正直的,城市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这就是沈从文人性思想的表达。他笔下的湘西,民风淳朴,人性善良,慷慨无私。
而他在《长河》题记中说,“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中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这段话中无不暗示着沈从文内心的担忧,他害怕湘西纯朴人性的丧失,更害怕湘西世界的道德传统遭到破坏,一旦风俗丧失,社会就会变得丑陋无比,人性美得以保留。好的风俗正如好的女人一样,都要渐渐老去的......地方的好习惯是消灭了,民族的热情是下降了,女人也慢慢的像中国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是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东西了。
参考文献
[1]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2] 纪江明,张乐天.论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的生态哲学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2009(1).
[3] 李天程.美在生命——论沈从文的美学思想[J].文学研究,2002(1).
关键词:沈从文;死亡意识;现实溯源
对死亡意识的书写成为沈从文作品中贯穿始终的一大主题。一个人的创作,通常是他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的艺术再现。对他而言,当自卑情结不能释然、理想的“希腊小庙”轰然崩塌、纯朴人性的逐渐丧失,于是,沈从文便开始寻找另一种精神解脱,那就是死亡意识。
一、自卑情结不能释然
沈从文从小在偏远的湘西长大,从此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湘西走出,初到北京,作为一个异乡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存问题,关于那段艰苦岁月,沈从文曾回忆说,“把军籍的名涂抹后,来到北京。因为穷,学着人写一点小说之类,誊好后,另纸加上谦卑的书信,送到这家那家报馆去,以每千字五毛左右的报酬来养活自己,我一年来是如此度过的。”,可见,刚开始沈从文是迫于生计,为生活而写作。关于他写小说、当作家的想法,也曾受到不少作家朋友的奚落 ,冷言冷语在所难免,自卑心理油然而生。面对都市这样残酷的生存环境,沈从文不经感到恐惧与茫然,又受到生存的压迫,于是,对都市生活、上层社会产生厌恶心理。所以,他只能靠回忆过去来安慰自己,通过对家乡生活的礼赞来排遣内心的烦闷。这一情绪在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后来,仅仅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走向了大学的讲台,他从为生存辛苦奔波的社会底层一跃栖身上流社会,但长期压抑在他心底的自卑心理却始终如影随形,根本无法克服和消除,甚至伴其一生。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开始影响他的人生观、艺术观,使他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情结。总的来说,沈从文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其一,城市与乡村中产生的强烈反差,找不到归属感,沈从文始终像无根的浮萍在陌生的都市飘荡;其二,理想与现实中对自我能力的不自信,用孔庆东的话说就是“总的来说,是一种文化——性格自卑”沈从文是一位性格内敛的作家,在温婉朴实的作品背后,掩藏的是一颗脆弱敏感的心。
二、“希腊小庙”难以构建
沈从文曾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其实,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造的“小庙”。在这个“小庙”里,沈从文特别强调的是“人性”。
与现实的湘西不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近乎完美的,完全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媲美。他曾这样写道:“那里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悔无忧。农民勇敢而安定,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单独向深山中村庄走去,与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事实上,理想与现实往往相去甚远。小说里的湘西只是借用了现实湘西的风土人情而加以艺术表现,是被理想化、美化了的湘西。与其说,沈从文笔下清新秀丽的湘西世界是源于现实湘西的美好,而不如说是,它源于现实湘西的不美好。现实中的湘西,地处边境,虽然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一个贫穷、荒凉和落后的蛮夷之地。由于物质的极度匮乏,土匪猖獗,很多人常常为了争夺食物而变得野蛮、凶残。有的男人甚至将妻子送到江船上陪客赚钱,以此来贴补家用。而作品中的“湘西”在这个作者精心编制的美好世界里,包括杀戮、卖淫等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变得合乎自然,合乎道德。现实中“湘西”和作品中的“湘西”形成强烈的反差,二者存在着千差万别,其实这样的事实,作者心里再清楚不过,现实世界里的湘西一点都不美好。而作者执意想要建造的“希腊小庙”不过如镜中月,水中花,看似美丽无比,却无法真正触及。
三、美好人性无法延续
沈从文说他要造“希腊小庙”,在神庙里供奉“人性”。在他的湘西系列小说中,美好的人性总是成为他写作的参照,作品都在围绕着“生命”抒情。《边城》中的老船夫和翠翠,《柏子》中的柏子和妓女,《萧萧》中的萧萧无不都是人性美的再现。正如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所说:“因为他们是正直的,城市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这就是沈从文人性思想的表达。他笔下的湘西,民风淳朴,人性善良,慷慨无私。
而他在《长河》题记中说,“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中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这段话中无不暗示着沈从文内心的担忧,他害怕湘西纯朴人性的丧失,更害怕湘西世界的道德传统遭到破坏,一旦风俗丧失,社会就会变得丑陋无比,人性美得以保留。好的风俗正如好的女人一样,都要渐渐老去的......地方的好习惯是消灭了,民族的热情是下降了,女人也慢慢的像中国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是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东西了。
参考文献
[1]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2] 纪江明,张乐天.论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的生态哲学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2009(1).
[3] 李天程.美在生命——论沈从文的美学思想[J].文学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