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对服装色彩的运用源远流长,不同的时代,流行的主体不一样,颜色特征也不一样。服装是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见证者。透过服装色彩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服装;色彩;等级;社会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对服装的色彩颇为敏感。大多数人都很注重自身服装颜色的搭配,走在潮流顶端的人对流行色更为关注。服装色彩的使用,在现代已没有了限制,但在中国古代,却有着浓厚的等级分类。
一、服装色彩的时代特征
服装色彩,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美丽、流动、自由,魅力无限。《檀弓》云:“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赤。”虽然此话未必属实,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状况。“尚”,即崇尚、注重。“尚黑”,表明在夏朝时黑色的地位高于其他颜色。“尚白”,则表明在殷商时代,白色的地位凌驾于其他颜色之上。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崇尚色彩。但因为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存在差异,所以其对某服装色彩的崇尚,也不是偶然。因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秦朝服色崇尚黑色,但因其服制不完善,民间风行各异。在秦朝以前,不同阶层的服色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的庶人只能穿白色、青色的衣服。而秦朝时期打破了这个限制,在服饰的颜色上“与民无禁”,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到西汉中后期对衣服的颜色和质地才有不同的禁限和等级差别。
二、以服装色彩来区分等级贵贱
秦汉时期,通常以“白衣”指代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白衣”即没有装饰的衣服,穿着者多为平民。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有关,《春秋·繁露·服制》中“散民不得服杂彩”的描写反映的正是这一现实。如柳永自诩“白衣卿相”,意为无功名、无官职的士人,却正是他的一种无奈的自嘲。
以衣服颜色来区分等级贵贱、品阶高低,是我国古代统治者惯用的一种手段,影响深远。我国古代各社会成员等级分明。贵族子弟不愿与平民一类,急切希望与其区分开来,不仅在服装上做文章,也在服装颜色的使用上多做调整。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看,他们地位尊崇,真正的万人之上,不在服装颜色上下点功夫,又何以显示其独特的身份呢?
為强调以不同色彩来区分不同等级,隋炀帝将常服纳入服色制度。从大业六年(610)开始,隋炀帝下诏,规定“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将服色制度扩大到常服领域。唐朝时,人们又对其做了一些的完善,《唐因癸签》记载:“唐百官服色,视官阶之品。”唐上元元年定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如表1)至此奠定了唐代服色基础,后代皇帝也只是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动。由此看出,我国古代阶级统治法律森严,以服装颜色来区分等级品阶的观念深入人心,无怪乎白居易会发出“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无限感伤了。
谈到“以服装色彩来区分等级贵贱”,就不得不提我国古代最尊贵的颜色——黄色。黄色,被认为是“帝王专用色”,这是不可争辩的史实。秦始皇确立了黄色的地位,但因当时服色制度不完善,所以还是有百姓着黄色出行。隋与唐初,尚黄而不禁黄。唐高祖始禁黄,直至清朝灭亡。这也就是说,唐高祖以后,皇帝统穿黄色,黄色的地位无比崇高,而直到清朝灭亡,黄色才失去其地位。黄色的传奇起落史,也带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既然秦始皇时期,黄色的地位便被确立,那何以在唐之前,黄色仍是庶人的服色?为何从唐高祖开始至清朝灭亡,黄色始终未被动摇其“帝王专用色”的地位?是尊重传统,还是不愿改变?但这些思考,都是后话了。
三、服装色彩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现代社会中,服装色彩已没有了使用限制(如图)。人们大可运用自己喜欢的色彩来搭配自己的服装。适当的服装色彩搭配,不仅不会招人非议,还能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气质魅力。
现如今,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虽然人们还是习惯借用服装色彩将那些在写字楼内从事文秘或其他文职业务的人员称为“白领”,将有着很强动手能力的工人称为“蓝领”,将公司的老板、经理等称为“金领”,将负责维修电器、上下水道、机械的技术人员称为“灰领”,但不可否认的是,平等、自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原先的那种以服装色彩代表阶级地位的等级观念已被抛弃到九霄云外。古代的服装色彩的使用制度,早就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之中。现在人们想穿什么颜色的服装就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不用害怕任何一种色系的服装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
笔者去南京的服装市场做过几次调研,发现现代人于服装上运用的色彩是多元化的。按年龄、职业、风格等因素划分,不同层面的服装主打色彩或有不同,但除却主打色彩,其他色彩的服装也是找得到的。各种类型的服装在色彩的运用上并未有所限制。仔细想来,也是不无道理。若是各种风格的服装都仅有一种色系,那么大家都穿着同种类型的服装便没有了区分,这还怎么在外观上显示“个性”呢?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若以单一的色彩去描绘,那只能是单调而平淡;若以多元化的色彩去描绘,才会绚烂多姿。
四、后记
我国古代多以服装色彩来区分等级贵贱,而在现代却没有这种说法。从服装色彩的历史演变来看,中国的社会大环境越来越开放,视野开拓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便不再停留于过去。透过服装色彩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邹智贤.论秦汉服装色彩审美意识的趋向[J].企业家天地, 2010(6):76-78.
[2]李国庆.论中国古代服装色彩与等级制度的关系[J].今日科苑,2010(8):241+243.
[3]魏征.《隋书》卷一二《礼仪制》[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关键词:服装;色彩;等级;社会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对服装的色彩颇为敏感。大多数人都很注重自身服装颜色的搭配,走在潮流顶端的人对流行色更为关注。服装色彩的使用,在现代已没有了限制,但在中国古代,却有着浓厚的等级分类。
一、服装色彩的时代特征
服装色彩,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美丽、流动、自由,魅力无限。《檀弓》云:“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赤。”虽然此话未必属实,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状况。“尚”,即崇尚、注重。“尚黑”,表明在夏朝时黑色的地位高于其他颜色。“尚白”,则表明在殷商时代,白色的地位凌驾于其他颜色之上。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崇尚色彩。但因为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存在差异,所以其对某服装色彩的崇尚,也不是偶然。因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秦朝服色崇尚黑色,但因其服制不完善,民间风行各异。在秦朝以前,不同阶层的服色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的庶人只能穿白色、青色的衣服。而秦朝时期打破了这个限制,在服饰的颜色上“与民无禁”,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到西汉中后期对衣服的颜色和质地才有不同的禁限和等级差别。
二、以服装色彩来区分等级贵贱
秦汉时期,通常以“白衣”指代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白衣”即没有装饰的衣服,穿着者多为平民。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有关,《春秋·繁露·服制》中“散民不得服杂彩”的描写反映的正是这一现实。如柳永自诩“白衣卿相”,意为无功名、无官职的士人,却正是他的一种无奈的自嘲。
以衣服颜色来区分等级贵贱、品阶高低,是我国古代统治者惯用的一种手段,影响深远。我国古代各社会成员等级分明。贵族子弟不愿与平民一类,急切希望与其区分开来,不仅在服装上做文章,也在服装颜色的使用上多做调整。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看,他们地位尊崇,真正的万人之上,不在服装颜色上下点功夫,又何以显示其独特的身份呢?
為强调以不同色彩来区分不同等级,隋炀帝将常服纳入服色制度。从大业六年(610)开始,隋炀帝下诏,规定“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将服色制度扩大到常服领域。唐朝时,人们又对其做了一些的完善,《唐因癸签》记载:“唐百官服色,视官阶之品。”唐上元元年定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如表1)至此奠定了唐代服色基础,后代皇帝也只是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动。由此看出,我国古代阶级统治法律森严,以服装颜色来区分等级品阶的观念深入人心,无怪乎白居易会发出“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无限感伤了。
谈到“以服装色彩来区分等级贵贱”,就不得不提我国古代最尊贵的颜色——黄色。黄色,被认为是“帝王专用色”,这是不可争辩的史实。秦始皇确立了黄色的地位,但因当时服色制度不完善,所以还是有百姓着黄色出行。隋与唐初,尚黄而不禁黄。唐高祖始禁黄,直至清朝灭亡。这也就是说,唐高祖以后,皇帝统穿黄色,黄色的地位无比崇高,而直到清朝灭亡,黄色才失去其地位。黄色的传奇起落史,也带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既然秦始皇时期,黄色的地位便被确立,那何以在唐之前,黄色仍是庶人的服色?为何从唐高祖开始至清朝灭亡,黄色始终未被动摇其“帝王专用色”的地位?是尊重传统,还是不愿改变?但这些思考,都是后话了。
三、服装色彩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现代社会中,服装色彩已没有了使用限制(如图)。人们大可运用自己喜欢的色彩来搭配自己的服装。适当的服装色彩搭配,不仅不会招人非议,还能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气质魅力。
现如今,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虽然人们还是习惯借用服装色彩将那些在写字楼内从事文秘或其他文职业务的人员称为“白领”,将有着很强动手能力的工人称为“蓝领”,将公司的老板、经理等称为“金领”,将负责维修电器、上下水道、机械的技术人员称为“灰领”,但不可否认的是,平等、自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原先的那种以服装色彩代表阶级地位的等级观念已被抛弃到九霄云外。古代的服装色彩的使用制度,早就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之中。现在人们想穿什么颜色的服装就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不用害怕任何一种色系的服装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
笔者去南京的服装市场做过几次调研,发现现代人于服装上运用的色彩是多元化的。按年龄、职业、风格等因素划分,不同层面的服装主打色彩或有不同,但除却主打色彩,其他色彩的服装也是找得到的。各种类型的服装在色彩的运用上并未有所限制。仔细想来,也是不无道理。若是各种风格的服装都仅有一种色系,那么大家都穿着同种类型的服装便没有了区分,这还怎么在外观上显示“个性”呢?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若以单一的色彩去描绘,那只能是单调而平淡;若以多元化的色彩去描绘,才会绚烂多姿。
四、后记
我国古代多以服装色彩来区分等级贵贱,而在现代却没有这种说法。从服装色彩的历史演变来看,中国的社会大环境越来越开放,视野开拓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便不再停留于过去。透过服装色彩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邹智贤.论秦汉服装色彩审美意识的趋向[J].企业家天地, 2010(6):76-78.
[2]李国庆.论中国古代服装色彩与等级制度的关系[J].今日科苑,2010(8):241+243.
[3]魏征.《隋书》卷一二《礼仪制》[M].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