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大部分内容。该课程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解剖学知识难记,生理学知识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开放实验室、将理论教学带入实验室教学中、完善并优化教学内容、考试改革等方式将理论和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实验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学科。该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理论课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解剖学知识)和功能(生理学知识);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对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能力、生理信号的采集、处理、分析等基本技能和技巧。
人体解剖生理学涉及知识面广,复杂难懂。医学专业分为单独的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课程,各有96个课时。而师范院校将人体解剖和生理合为一门课程,要求在96个课时内完成。因此,教师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人体模型搬进课堂,将课堂讲授移入实验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师必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适当简化易学部分。例如:神经系统是学生普遍觉得很难的一章,可以适当增加课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血液、營养代谢和体温代谢等章节相对比较简单,很多知识在初高中已经涉及过,可以略讲。
二、理论教学融入实验课中
师范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有32个课时的实验课,相对64课时的理论课而言,实验课时比较充裕。因此,对一些比较形象、直观的解剖学内容,可以改变以往先讲授理论知识,后集中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上课,效果往往更好。比如,运动系统这一章,包括骨骼、骨连接和肌肉三个部分,它们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等单靠在教室里看平面图形想象学习非常困难,可以在实验室拿着标本、模型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也节约了理论课的时间。
三、开放实验室教学
鼓励学生在实验室无课时走进实验室,观察标本,进一步熟悉实验设备。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由于实验课上试验设备不足,导致少数学生不能亲自动手的问题。
四、实验考试改革
实验课考试一直以来都是延续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试内容与理论课有些重复,二是没有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要对实验课考试形式进行改革。改革后的实验课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20%)、标本模型考核(30%)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5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上课情况、课前预习情况、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组成。标本模型考核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将所有学习过的模型和标本放在实验室内,由教师随机提问10个模型或标本,按答对比例给分。目的是锻炼学生对标本、模型的认知能力。实验操作技能考核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内容为学生平时实验中涉及的操作技能,由学生抽签随机产生技能考试题目,如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及活性的检验,血压的测定,血型的测定,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心脏的期间收缩与代偿性间歇等。
五、增强见习环节
师范院校不同于医学院校,没有真实的人体标本,学生对于人体标本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模型标本。因而,开展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见习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人体结构和组成,可以与附近的卫校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验见习场所。
综上所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弥补课时不足带来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直观清楚地掌握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叶蓓,张立光,陈建珍.高职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2(28):14-15.
[2]梅生华.注重能力培养积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157-158.
注:本文为2015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科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实验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学科。该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理论课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解剖学知识)和功能(生理学知识);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对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能力、生理信号的采集、处理、分析等基本技能和技巧。
人体解剖生理学涉及知识面广,复杂难懂。医学专业分为单独的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课程,各有96个课时。而师范院校将人体解剖和生理合为一门课程,要求在96个课时内完成。因此,教师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人体模型搬进课堂,将课堂讲授移入实验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师必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适当简化易学部分。例如:神经系统是学生普遍觉得很难的一章,可以适当增加课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血液、營养代谢和体温代谢等章节相对比较简单,很多知识在初高中已经涉及过,可以略讲。
二、理论教学融入实验课中
师范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有32个课时的实验课,相对64课时的理论课而言,实验课时比较充裕。因此,对一些比较形象、直观的解剖学内容,可以改变以往先讲授理论知识,后集中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上课,效果往往更好。比如,运动系统这一章,包括骨骼、骨连接和肌肉三个部分,它们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等单靠在教室里看平面图形想象学习非常困难,可以在实验室拿着标本、模型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也节约了理论课的时间。
三、开放实验室教学
鼓励学生在实验室无课时走进实验室,观察标本,进一步熟悉实验设备。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由于实验课上试验设备不足,导致少数学生不能亲自动手的问题。
四、实验考试改革
实验课考试一直以来都是延续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试内容与理论课有些重复,二是没有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要对实验课考试形式进行改革。改革后的实验课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20%)、标本模型考核(30%)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5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上课情况、课前预习情况、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组成。标本模型考核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将所有学习过的模型和标本放在实验室内,由教师随机提问10个模型或标本,按答对比例给分。目的是锻炼学生对标本、模型的认知能力。实验操作技能考核采用期末考核的方式,内容为学生平时实验中涉及的操作技能,由学生抽签随机产生技能考试题目,如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及活性的检验,血压的测定,血型的测定,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心脏的期间收缩与代偿性间歇等。
五、增强见习环节
师范院校不同于医学院校,没有真实的人体标本,学生对于人体标本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模型标本。因而,开展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见习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人体结构和组成,可以与附近的卫校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验见习场所。
综上所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弥补课时不足带来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直观清楚地掌握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叶蓓,张立光,陈建珍.高职检验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2(28):14-15.
[2]梅生华.注重能力培养积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157-158.
注:本文为2015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科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