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意识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o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教育手段迅速普及,采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已得到普遍推行,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创建了可靠的平台,将学生学习的性质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二十五年来的探索,不断的实践,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巧妙、有机地渗到教学中,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充分利用现代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将前人研究、发现并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再现,去开拓、研究、发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体验原科学家的实践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推理、分析、归纳获取“新”知识、增长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探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多媒体的运用,创设宽松、和谐环境,渗透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了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上,三寸粉笔,“口耳相传”, 大搞“填鸭式”教学,“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教学环节,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实践活动的空间,多容忍一点学生张扬的个性。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利用课件教学,面对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即使是“稀奇古怪”的冥想,“莫名其妙”的问题,都能通过演示让学生去认知,与学生共享探究。只有在这样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树立,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
  可见,现代教育手段冲破化学教学“旧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易于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倡导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激发学生富有创新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多媒体的运用,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多媒体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学生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作为计算机启蒙者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内容“奇、新、美、趣”的特点,用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神秘新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从刺激学生的感官入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多媒体的运用,创建师生互动平台,发展创新思维
  
  “思维从疑问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一个概念、一种基本规律时,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问自己,这东西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并在思考中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和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训练,以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走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课件或自编的习题,鼓励学生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题,引导学生自编练习题,注重开放性、探究性习题设计,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利于思维创造性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课外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为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还应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有益的科技活动,给学生搭建丰富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各位同仁,以上是化学教学中的肤浅尝试,坚信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努力转变观念,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及内在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激励,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一定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会学习、善思考、敢质疑、能创新的新型人才。
  要想达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理想效果,不但要有好的课件和懂得教学的优秀教师,设备的好坏以及教室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因為多媒体设备是由计算机、投影机、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备组合起来的,而在教学中,设备处于无专业人员监控、维护状态中。所以,如果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就会造成教学工作的中断,减少教学时间,有时甚至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但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控制把握好信息展示的速度和节奏。上课时,不要切换过快,要有一定的停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理解和做笔记。另外,还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对演示内容和时间随时作调整,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效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技术进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是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成为重大的难题,解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和谐问题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谐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传统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受到了挑战甚至颠覆,变革教学模式,適应信息
期刊
【摘要】在后进生的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又不尽相同。如何更好地转化后进生,应从其心理健康入手。  【关键词】后进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论题的
期刊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原来封闭式的、沉闷的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实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去学习、钻研,才能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
期刊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落后   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读”培养学生的能力(发现事实、领会大意、掌握顺序、利用语境、归纳总结、学会推测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对阅读教学的忽视,致使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侧重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把
期刊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肩负启蒙激趣,知识奠基,是非引导,行为养成等重任,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与快乐并行。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引领学生学习汉民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建构寓教于乐,活中求实,灵活机智,实效检验的课堂机制。    一.有效課堂的起点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决定了学生是间接地去经验,要使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
期刊
提问不仅是幼儿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还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是幼儿合作学习的一条途径,也是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一个过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而言,教师是否鼓励幼儿提问并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提问是影响幼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巧用教学导语,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一个优美、精彩又引人入胜的导语,是个很好的方法,它可以很快调动学生求知和思维的积极性。教师精彩的开课导语,能唤起注意集中,激发欲望。    二、根据年龄特点,找到兴趣点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
期刊
【摘要】把文章写具体,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具体要求是写好人物的行动,写好人物的语言,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抓住动人的场面,举出典型的事例。  【关键词】具体 事实 作文 思想感情    现在,有不少同学常常为自己的作文写得不具体而感到苦恼。本来自己觉得这个人的事迹很感人,这件事十分曲折,此处景致十分优美,但动笔写时,却是三言两语,读后令人索然无味。些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心里好像有许多话要告诉别人,
期刊
【摘要】背诵有助于学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使语言规范化、美化,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背诵有助于理解课文、吸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听说和读写能力。背诵还有助于提高思维质量,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背诵 培养 语文能力     一般人对于背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上,没有上升到培养语文能力的高度,下面笔者就从培养语文能力这方面谈谈背诵的作用。  1.背诵有助于学习
期刊
一、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发扬,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過去的应试教育把语文变成了技术之学,知识之学,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