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以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它。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和认识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谈实施素质教育也好,还是提倡搞创新教育,其宗旨都是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如何来调动学生,使其自主地、成功地去开展学习活动,我认为实施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的源泉。
1.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拨动学习“趣”的心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中。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数学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而引起的。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色、声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或知识结构,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起到了“润物细声”的效果。这是传统教学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教学第二册中的《三角形和圆》这些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现代电教媒体、屏幕显示──兔妈妈新建了一座漂亮的小屋,让学生从画面中找出已知认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随着图形的变换,闪动图中的某个部分,如■师:图中亮的屋面及屋顶的部分是什么图形?你们想认识吗?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运用这些视听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分散难点,而通过直观、生动、形象地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催化”,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营造课堂气氛,引发学习情绪,提高学习乐趣
民主、和谐的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产生愉快学习情绪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2.1要通過数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描绘,运用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充分利用相应直观的教具、动作表演。根据卡片、挂图、实物等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所学内容创设课堂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2.2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建立一个和谐、宽松,没有隔阂的课堂气氛。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在心情平静、愉快的活泼气氛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责任心和主动性。
2.3要在学习中创造一种互动交流、互相合作的集体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较高的智力情绪,积极愉快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学习的干劲和热情就会越来越高,真正激起了学习主动性。
例如:教材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教学。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145—98
(1)学生各人先自己算,再分小组交流(在小组中各人谈自己的算法后,再互相评议,对计算错误的要改正。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要求讲不同的算法,不能重复)
生A:145-98=145-100+2=47
生B:145-98=140-98+5=47
生C:145-98=150-98-5=47
生D:145-98=145-95-3=47
生E:145-98=100-98+45=47
(3)集体评议,各种算法各有特点,各人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解法,但是比较以上5种解法,同学们一致认为A、E同学较简便。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开阔了算题思路,找到了更合理的算法,提高了计算能力。
3.“回归生活空间”唤起热情、体会乐趣
“新课标”十分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子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以其强颈的前瞻力导引着当今数学教育的趋向。的确,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测量。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文形,并问学生边长是10米的正文形面积是多少?(生答100平方米)
然后又让学生手拉手站在刚量出正方形土地上,四周看看,感知一下100平方米的土地有多大。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么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活着刚落,同学们活跃起来,“哇!公顷的单位这么大呀!”接着让学生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生口算:100×100=10000(平方米),师指出:1公顷=10000平方米,这样的教学安排,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乐趣。
4.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增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数学的机会,教师可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数学学习园地或数学墙报,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趣闻等;可以成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口算竞赛、数学综合赛等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只有感到有趣,才想去探究,去找原因,实施丰富的数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想学的欲望,提高数学效果。
1.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拨动学习“趣”的心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中。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数学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而引起的。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色、声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或知识结构,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起到了“润物细声”的效果。这是传统教学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教学第二册中的《三角形和圆》这些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现代电教媒体、屏幕显示──兔妈妈新建了一座漂亮的小屋,让学生从画面中找出已知认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随着图形的变换,闪动图中的某个部分,如■师:图中亮的屋面及屋顶的部分是什么图形?你们想认识吗?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运用这些视听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分散难点,而通过直观、生动、形象地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催化”,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营造课堂气氛,引发学习情绪,提高学习乐趣
民主、和谐的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产生愉快学习情绪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2.1要通過数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描绘,运用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充分利用相应直观的教具、动作表演。根据卡片、挂图、实物等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所学内容创设课堂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2.2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建立一个和谐、宽松,没有隔阂的课堂气氛。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在心情平静、愉快的活泼气氛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责任心和主动性。
2.3要在学习中创造一种互动交流、互相合作的集体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较高的智力情绪,积极愉快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学习的干劲和热情就会越来越高,真正激起了学习主动性。
例如:教材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教学。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145—98
(1)学生各人先自己算,再分小组交流(在小组中各人谈自己的算法后,再互相评议,对计算错误的要改正。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要求讲不同的算法,不能重复)
生A:145-98=145-100+2=47
生B:145-98=140-98+5=47
生C:145-98=150-98-5=47
生D:145-98=145-95-3=47
生E:145-98=100-98+45=47
(3)集体评议,各种算法各有特点,各人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解法,但是比较以上5种解法,同学们一致认为A、E同学较简便。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开阔了算题思路,找到了更合理的算法,提高了计算能力。
3.“回归生活空间”唤起热情、体会乐趣
“新课标”十分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子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以其强颈的前瞻力导引着当今数学教育的趋向。的确,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测量。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文形,并问学生边长是10米的正文形面积是多少?(生答100平方米)
然后又让学生手拉手站在刚量出正方形土地上,四周看看,感知一下100平方米的土地有多大。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么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活着刚落,同学们活跃起来,“哇!公顷的单位这么大呀!”接着让学生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生口算:100×100=10000(平方米),师指出:1公顷=10000平方米,这样的教学安排,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乐趣。
4.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增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数学的机会,教师可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数学学习园地或数学墙报,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趣闻等;可以成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口算竞赛、数学综合赛等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只有感到有趣,才想去探究,去找原因,实施丰富的数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想学的欲望,提高数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