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老盖为你泡壶中国茶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分会场在德国西部城市法兰克福“茶道一中国茶与艺术中心”举行,中国茶文化国际(德国)交流会会长、德国“茶道”的执行董事盖哈德-塔姆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心的筹备。他介绍道,德国分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包括茶碗泡法与功夫茶茶艺演示、中国茶相关书籍的分享与感想交流、不同品种茶叶的自助冲泡等。老盖说:“相信这些环节对于大部分欧洲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尤其是有着好几百年历史的茶碗泡法,在德国基本上都看不到。所以我在演示用茶碗泡法冲泡茶叶的同时,也对其背景知识、所需的特殊茶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另外,鉴于今年全球茶友聚会的主题是‘茗读会’,我还特地准备了《茶经》、《茶经述评》等经典茶文化书籍,或是中国茶人的自传跟大家分享、交流。”
  无论是用于茶艺演示的百婴盖碗茶具,装着不同种类福建名茶的红色锦囊,还是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杂志与图书,都引发了参加活动民众的极大兴趣。担任医疗行业咨询师的尤利乌斯自两年前搬到法兰克福后,就成了“茶道”的常客,他告訴记者:“今天的活动非常棒。特别是对茶碗泡法的介绍和演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跟我原先知道的功夫茶不太一样,很有意思,泡出来的绿茶也很香。作为中国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我觉得自己又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再加上两周后就是中国新年了,通过这次迎春茶会,我们还提前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盖哈德因为工作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频繁前往中国出差,跟中国茶也结缘已久。8年前,他毅然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茶文化事业中,每年多次前往中国各地的茶园考察、交流与采购,让德国乃至欧洲的民众有机会喝到上百种来自中国的茶叶并且近距离接触中国茶道。他也因此被中国朋友称作“德国陆羽”。盖哈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口感与香气、对健康的益处、丰富的内涵……中国茶的多元魅力是需要向人阐述的。尤其是,它背后所体现的哲学。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不过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段尘封的记忆。但在我眼中,中国茶文化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它是一个媒介,将人与自然连接到一起,而更重要的是,它将人与人连接到一起,并且将这种联系不断拓宽与深化。”
  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茶道——中国茶与艺术中心”,2016年开张后成为德国目前最大的中国茶道馆。盖哈德通过德国人所喜爱的文学沙龙、艺术论坛、读书会等形式介绍与传播中国茶文化,让当地民众能够现场与来自中国的茶艺大师进行交流,进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
  盖啥德告诉记者,2017年,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儿子、时年92岁的吴甲选老先生为茶馆题写了中文名字“茶道——中国茶与艺术”,并寄语“天下茶人是一家”。而此次基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间,同—杯茶”理念的全球“茗读会”无疑是“天下茶人是一家”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想要通过今天的活动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茶文化可以跨越国界、消弭时差。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茶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都应该致力于让更多人认识中国茶文化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这样一来,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相信中国茶文化的海外推广之路会走得更加顺畅、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任由时间奔跑,茶永远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最美约定。1月11日下午2时许,第十届全球茶友迎春茶会福州主会场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桂山校区举办。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绍军,省炎黄文化研究會常务副会长、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任君翔,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张大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成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沈光辉,福建广播
期刊
茶馆自晋时发端,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清益为普及。  作为各个时代茶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茶馆因融合着品茗小吃、生意洽谈、买卖往来,或各式演艺、各种聚会等多重社会功能而能容纳三教九流、呈现人间百态,是市井文化的聚集地。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2500多岁的苏州,得天下园林之最、有江南鱼米之利、兼水陆交通之便,气候宜人、工商繁荣、人口密集,“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的富贵风流
期刊
浓浓的江南雨,茶香就把你留,一壶香玉指就纤芷秀,我问你阿妹妹茶香你为谁留……著名歌手杨晨晖的这首古风歌曲《茶香夜雨》让人印象深刻,一壶茶香飘远方,寄托了多少思念的情愫。带着期盼,2020年《茶道》茗读会暨全球茶友迎新茶会如约而至,亦如歌中唱的那般热切。  自2010年创办以来,《茶道》茗读会迎来了第10个年头。今年在举办规模、影响力等方面均创历届之最。福州的主会场有超过300位嘉宾和茶友光临现场,
期刊
自古以来,文化便有雅俗之分,茶文化亦然。其中,与文人茶、禅茶有些大相径庭的市井茶,便是茶“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文明史进程中,雅俗文化虽携手并进,但通俗文化在任何时代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最流行的文化,并且,从某种程度来说,雅文化往往都是在俗文化提高的基础上升华。所以,承载着茶中俗文化的市井茶,才是真正的“全民”茶,只有市井茶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国茶才能真正流行、发展起来。  茶道之
期刊
搪瓷缸里放上茶,冲入开水,茶末茶梗飘舞,端起小口小口地喝;一只茶渍斑斑的白瓷壶,把茶泡了又泡;粗陶大壶泡茶,粗瓷大碗喝茶,淋漓畅快……  这些民间很常见的饮茶方式,与文人所崇尚的优雅精致茶生活情趣有霄壤之别。尽管这看起来非常粗糙随意,却是最接近平凡率真的生活底色。  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既可与柴米油盐酱醋为伍,亦可同琴棋书画诗酒为友,村夫野老,文人雅士,帝王将相,皆爱此杯中物。  茶为国饮,名副
期刊
关于茶,听到最多的—个词就是雅俗共赏。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走进民间,茶就是居家生活与休闲的必需品。它与贵族的茶、雅士的茶不同,俗事的茶就是悠然自得,就是享乐人生,在茶中找寻真趣。天南地北,无论在哪,走进市井的这盏茶,寄托的却是更多的人间味道。  文化皆由俗升为雅,由雅扩为俗,再由俗归于雅,如此反复。茶出于草民,历史上多为贵者所享,又为普罗大眾所好之,在雅与俗之间囊括世间百态。而今中华盛世,人皆言茶
期刊
身与心,灵与肉,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有人说,身体是灵魂的容器。这只有着七情六欲的“容器”,从摇篮到坟墓,相伴一生。藉由它,我们可以品尝酸甜苦辣,感知声光色影,感受喜怒哀乐。也许,人生并不长,病痛、衰老、死亡,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天道”,但中国人更愿意相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不意味着将人与天对立起来,而是要“天人合一”。  茶,人在草木间,冥冥中暗合了“天人合一”
期刊
11月初,我们来到了山海相依、旖旎风光的白茶之乡:福鼎。这是个充盈着茶香的有福之地,位于福建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福鼎拥有17个乡镇,可以说是村村种茶,乡乡制茶。  “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唐朝陆羽在《茶经》引用隋朝《永嘉图经》的记载,让福鼎产茶的历史得以追溯至隋唐,1000多年的历史沉浮,让茶叶深深地扎根在福鼎的山水与文化之中。中国建国以来,福鼎白茶虽一度“墙内开花墙外香”,但最终
期刊
摄影:谈莉颖 仝雪莲  鸣谢:美国华盛顿州茶文化学会  百合茶室&陶·设计工作室  说起西雅图,这座著名的城市,爱喝咖啡,爱看电影的人都知道它!从20侣年起,这座城市就多了一重身份一没错,它就是《茶道》茗读会的西雅图分会场!今年也不例外,继续同加州分会场携手上演美国茗读会“双城记”!  当地时间1月11日下午,2020《茶道》茗读会暨第十届全球茶友迎新茶会美国西雅图分会场在百合茶室&陶-设计工作室
期刊
摄影:Lydia Han  鸣谢:慈济慈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加州奥克兰联络处Lamorinda义工群  Ageis老人院  1月11日下午,当2020《茶道》茗读会暨全球茶友迎新茶会才刚刚落下帷幕,远在万里之外、跨越了1 7个时区的美国北加州湾区分会场又徐徐开启。本场茶会由《茶道》杂志北美联络处负责人郑方然策划组织,自201 8年首办以来,她已连续3届担任加州分会场的组织者与承办者。  与往年走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