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罕见的学者小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理说,一个大学英文系的老学究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人,学校的生活是非常规律的,终日与枯燥晦涩的各种古代语言打交道的工作更不会发生什么故事。然而这样一个平常的人,他的生活中拥有很多的不幸和幸运。
  《斯通纳》的作者约翰·威廉斯是美国作家、诗人、学者,除了学术著作和小说,还出版过诗集。他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于英文系。这本书是他任教20年的时候出版的,难免有着作者身世“本事”的影子。小说的主人公斯通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某个角度来看,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和父母无法相互理解交心;当了一辈子的助理教授,与上司关系极差,工作中被穿了很多小鞋;婚姻和家庭都是噩梦,妻子是个被家庭教育压抑而扭曲的人,自己无力改善她,女儿为了摆脱压抑的家庭付出了很多的东西;连自己退休后安稳的晚年都因为癌症而不复存在。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又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他从大学的学习当中发现了自己的所爱,并且可以以之为职业;他追到了那个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并且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在做教师的过程当中重新发现了自己,成为一名很好的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所爱向学生传达,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他在中年的婚外情当中找寻到了自己认为不可能存在的精神和肉体的契合;他拥有从青年相识到生命结束一直相伴的忠诚友谊。他临死前不断地问自己:“你还期望什么呢?”他并不后悔。
  是的,他所经历的不幸往往是自己决定的后果,并没有什么飞来横祸;他的幸运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直觉,一种不假思索的能力,一种天分加上时间的积淀,以及一种莫名的命运,总之并非自己的精打细算和审慎考虑。在大二那年的英文必修课上,他读到莎士比亚的那句“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往”。他战栗不已,被文学的力量打动,突然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不是默默地度过每一天。随后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农学学位,转而选修了大量文学课程。他的老师在他大四那年提点他继续学业,并且帮助他留校当了教师。在他和恩师谈话之前,他对将来毫无打算,更谈不上刻意的努力和行动。他的好友曾建议他接恩师的班,担任系主任,他笑着拒绝了,这埋下了他后来几十年工作中的不幸。他拒绝给予新的系主任学生以方便,自己随后几十年都教授着繁重的初级课程,自己想开设课程的愿望难以实现,晋升也了无希望。
  在求婚之前,他就感觉到自己无法把女友伊迪丝“从保守之中拉出来,他想象他们有种心领神会的缘分”。“不出一月,斯通纳就知道自己婚姻失败了。不到一年,他已经不抱改善的希望。他学会了沉默,不再固执地去爱。”他基本上做了一个平凡的人为婚姻的一切平凡而温和的改善,然而妻子沉入保守的深渊,无法通过这种平和拉出来,而过于猛烈的冲击可能招致更坏的结果。他的妻子甚至成为他生命当中的压抑之源,每当他一点点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所起色,慢慢发现一点点幸福的时候,他的妻子总会敏锐察觉,并且用装作无意的刻意去毁灭,从他将自己的学生带入家里的交谈,到他和女儿那友好的相处,再到他一点点改造好的书房,甚至包括他的作息时间。
  他的家庭和事业同时处于内外交困之中。他当初踌躇满志的那个宏大的写作计划就这样戛然而止,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精力也不足以继续他当初的那个计划。当初对于学术的雄心壮志如今看来恍如旧梦。在他42岁那年,中年危机袭来。“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他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不属于躯壳。而他生命中最大的甘美正在不期而至的路上。“如今,到了中年,他开始知道,爱情既不是一种优美状态,也非虚幻。他把爱情视为转化的人类行为,一种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华和心灵发现、修改的状态。”中年的婚外情让他重新发现了爱情,爱情不是他的一见钟情,也非婚姻失败后的感悟,爱情会让两个人发现之前的生活充满缺憾。同时,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再为敌,不再分离,而在互相强化。他们的相处让他们觉得爱情和学问是一个过程。
  他们生活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两个人的美好世界,另外一个则是外部的世界,他们都感觉只有在两个人的世界当中才是真正的自己。当外界的压力逐渐袭来时,两个人谨慎、躲闪、回避,而在这种共同的决心之中两个人实现了亲密,兑现了承诺。然而当外界世界真实压垮那两个人的小世界时,两个人才惊悟大世界才是他们所在的地方。
  斯通纳在最后一次和情人的对话中这么说:“你知道,我做不到……我们两个都会变得面目全非,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我们现在至少可以从这件事走出来,还能做我们自己。我们知道我们是——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只是因为害怕我们自我的毁灭,以及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的毁灭。”
  相比于精英们的节制、审慎和上进,斯通纳显得懦弱无能和缺乏远见。比起塑造一个光辉的面具,然后将自己的脸套进去,反复进行自我审视并接受自己的缺憾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他的情人也说:“我知道了,可是太倒霉了,比尔!真倒霉!”他们选择了自己真正的模样,尽管代价是如此沉重。那什么是真正的模样,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向往和珍惜的东西,是对于自己厌恶的东西的拒绝。但是也不仅仅如此,斯通纳难道不会向往自己具有处理好日常的能力,不向往可以和爱人永远拥有彼此?所以真正的自己也包含了自己的软肋和弱点。真正的自己是一种自我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侧是自己所爱所恶,所反思所担当所信仰,另一侧是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在这种关系当中,真正的自我才能显露出来。
  两个人从对方那里找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最珍视而被其他人忽略的美好,看到对方如同看到自己,不在孤独一人虚无的世界里漫游,找到了理解自己的人,从和对方的相处之中重新理解了自己。那为什么这种本来的样子是以这种脆弱的面目出现?人本身是脆弱的,尤其是在自己所珍视的事物面前。这并不意味着美好使人软弱,而是说如果试图去追求善的结果,那么善的手段也是必然,或者说对于善本身的追求会让人忘记精打细算的手段。然而在竞争方面,这样有时会弱势很多。就像斯通纳此前仅仅怀着朦胧的爱去转修文学课程而不考虑前途,就像斯通纳凭着第一眼的爱情走向婚姻,就像斯通纳因为对于大学的信念而和上司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因此,他和他的老师对于战争是那么反感。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目的,这是争夺的最终极的手段,然而这种手段蕴含了最大的恶。他们知道这是让自己和想追寻的美好变得最遥远的事物。痛苦来自比较。相比于从未感受过幸福,得到幸福再失去要痛苦得多。   如果说之前的斯通纳是感受到了虚无,那么爱情结束之后的斯通纳是“感觉自己身上某部分永远死去”。那么他会更加坠入无限的虚无,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然而并没有这样。他成了同事眼中视野狭小而“敬业奉献”的老古董,这显然不是事实。与单纯和无知而带来的善良奉献不一样,斯通纳知道自己活在一个冷漠而荒凉的世界。与那些因为期望无法就缓慢坠入绝望的虚无深渊的人不同,斯通纳还是在坚持。对于大学的信念与其说是这种坚持的原因,不如说是一个面纱,一个借口。他是凭借自己的坚韧来坚持下去的。
  在一般的小说当中,日常而平凡的生活往往是暗淡的,是作为一种不发光的背景,而和日常不同的中心事件如光源一般照亮整本书,日常是为了那些辉煌的时刻而铺陈,那些与日常相悖的中心事件展示了震撼的思想、闪耀的美德抑或强大到不可控的激情。主人公内心的彷徨和激情往往会在此刻直白地表现出来。而这本书很不一样,日常是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背景的光,而那些决断、转折、断裂的时刻往往是黯淡无光的。几乎没有什么内心的活动的描述,在那些关键的瞬间,往往留下的是对话或者是周围环境带给我们的体验。日常具体而细致的描绘让我们很好地理解了斯通纳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日复一日坚韧地活着,日常本身是散发着白色的背景光,非常明亮,始终在场。和我们一样,在那些重要时刻,我们会变得极其敏锐,很多平日里被大脑忽略的背景变得无比生动,那些环境对于肉体的作用会被我们铭记很久很久,而那些内心的彷徨可能会被忘却。
  克尔凯郭尔在《最不幸的人》里面说:“不幸的人是这样的人:他的理念、他的生命内容、他的意识财富,他的根本本质以某种方式是处在他自身之外的。那不幸的人对其自身而言永远是缺席的、对其自身而言从来不是在场的。”斯通纳也是如此,他在某些时刻像一个局外人,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打动他,他是那么麻木而坚忍,但是他其实不是,他做出了很多决断,这些决断并不是一个审慎的精心考虑后果的决断。他做出这些决断的原因是他本身就像一个局外人,他为在所在场的那些而决断,他的那些决断让他成为一个幸运的人。没有想到未来,没有选择的想法,更谈不上未雨绸缪的行动,在时间上看也是一种选择和行动,他是如此面对他不在场的存在,这样的举止使得他的形象变成一个没有行动力、缺乏上进心的人。而这个状态会将果实泼洒在他的日常当中,日常是被每个人都悉心感知的,包括他自己。日常对于每个人来说终究都是在场的,这是他的不幸。
  斯通纳的不幸或许会让人想起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这句话的场景往往是长辈在教育晚辈,意涵是要改变自己,变得更有利于在尘世存活,避免成为一个不幸的人。他的朋友早在他博士期间就预言一般地说出了斯通纳的命运:“但是你有个瑕疵,有个顽疾。你觉得这里有某种东西,某种东西值得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会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和这个世界搏斗……因为你太弱了,你又太固执了。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对于一个凡人来说,固执和弱小在一起构成了他不幸的源泉。固执使得他难以改变自我,弱小使得他无力改变周围环境,两者都使得他无法在场。可是那些自我改造之后的在场会是真正的在场吗?得到的可能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抽搐。坚持自我,用勇气去接受自我和外界的差异,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的幸福吗?《庄子·德充符》有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斯通纳知道自己念念不忘的失败太不重要了,和他过去的生活相比太没有价值了。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面孔去真实地活着,真实生活本身就是价值,就是善。保卫这种价值的德性是坚韧和勇气。
  这本书是非常罕见的学者小说,是一种学者的自我刻画。在斯通纳这里,大学是一个庇护所,是给那些弱者的休养所。弱者就是那些不那么活在此世当中的人们,大学让他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不必像外界那样拼杀。学者也知道自己是离不开大学的,离开之后自己会什么也不是;学者知道自己终究是“学院派”,缺乏在现实世界的影响;学者至少相信过自己。学者知道自己的文本当中纵横捭阖的感觉是真实的,而且是最最真实和美好的;但是也知道这种感觉在真实世界的大多数人面前是一种幻觉。现实世界当中,文本当中的睿智机敏和强力会显得那么不真实,但是那确确实实是自己所体验到的。在学术之海越发勤奋会让人感觉到自己更加优雅有力,而回到现实世界的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的人,这种落差会越发明显。如果说普通人可能只是要面对一场战斗,那就是醒悟自己“全部的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而相信自己的学者则是要永久地战斗,除非他彻底否定了自己过去最珍视的真实。此刻,或许只有坚韧和勇气本身才能支撑这种两重虚无的永不停息的搏斗,让人免于坠入虚空的深渊。
其他文献
马明博在其作《观音的秘密》中屡屡提及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法师于清凉山中闭关已逾一年,世事纷扰,熙攘依旧。我想他只是暂时出离了红尘缠缚,把自己孤悬一隅,以峭拔的、挂了空的生命,来探求足以安定现实人心的普遍之路。其实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挂了空的时代,是把人从家庭、世界、宗教等一切能获得价值来源的沃土里连根拔起的时代。个体获得“解放”,又不知不觉被囚禁在自我利益与世俗成功的牢笼中;个人获得“选择的自由”,
《1942》票房大败,观众顶李安踩冯小刚,面对波折,冯师挥挥手:这都不是事儿。曾经的师友、《非诚勿扰2》再合作的王朔也安慰冯小刚说:艺术片赔了不算啥,下回鼓捣个喜剧,再赚回来就是了。二人合作的《私人订制》就是他口中的这部喜剧,影片刚刚上映,能否补回之前的亏空我们不好说,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冯氏喜剧的金字招牌,这一次恐怕是砸定了。  说起《私人订制》,还要从二人结交之初说起,当时王朔名满天下,冯小
2013年的最后几天,“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执行主任刘慧莉和她小伙伴,在云南丽江,拜访了当地刚刚成立一年的“丽江鹰猎文化协会”。  协会秘书长李实,送给她一本刚刚出版的书,这本书名字叫《丽江鹰猎文化》。里面浩浩荡荡地写满了中国古代鹰猎文化的历史,以及世界上鹰猎文化的趋势。  在到丽江之前,刘慧莉和她的小伙伴们,已经收集了好几本与鹰猎文化有关的书,包括新疆塔城贺振平先生写的《猎鹰——图说中国驯鹰文化》
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65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人民教育》原总编辑刘堂江先生发表《拳头作品:〈人民教育〉的“秘密武器”》一文。文中提到,“李树喜同志采写报道优秀班主任刘纯朴的大型通讯《春雨之歌》,再一次产生轰动效应。李树喜在文中提炼的经典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直流传至今。”  那么,家喻户晓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句话,究竟源于何处?  带着这种疑惑,经过一番探寻,笔者了解
一  “石斋语痕”至今已连载五年了。犹记得朋友告诉我吴福辉老师将在《汉语言文学研究》刊物上开辟专栏“石斋语痕”的消息,那是2010年下半年的事,仿佛就在昨天。自那以后,吴老师每年春夏秋各来河南大学博士点一次,被邀讲课并趁机了解研究生看书心得或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并针对我们的疑惑一一作答。那也像是学术答问,给我们一一留下了痕迹。  毕竟,读他的文章要比听课多得多,而他如今收录在新著《石斋语痕》集子里
1  2013年溽暑,北京郊区顺义。少有的清凉中,诗刊社常务副主编商震和我说到明年正好是“青春诗会”举办整整三十届。他说诗刊社要做出一些大举动,其中包括编一部诗选。两个白羊座的男人在夜色微曛中走过正在盛开的荷花池塘。我知道,这是重新进入和叙述诗歌史的一个开始。  被称为“诗坛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最初的名称是“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1982、1983、1984年三届诗会改名为“青年诗作者改稿
在当今的英语世界出版的众多讨论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的著作中,《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无疑是最具权威性和最全面的史书之一,同时也是文森特·里奇教授的一部重要的学术理论著作。这部著作以史的叙述为纵轴,亦史亦论,史论结合,充分体现了里奇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家的著述风格。就该书所含的信息量而言,确实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作者虽然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描述和讨论,但上限却涉及了一些战前的文学和
/一/  近几年来,随着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作家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国际各类主流文学奖项,中国文学越来越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应该看到,中国作家的世界声誉的极大提高,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学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日益显示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这也同时给中国的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我们的作家而言,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就是要写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
在外敌侵略面前,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抵抗,就是还击,这样才显得血性,才显得爱国。但是,读了《蒋廷黻文存》之后,你就会同情、理解并支持蒋廷黻当年提出的抗日主张,就会认识到,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计后果地逞一时的血性之勇、匹夫之勇完全可能无济于事,唱爱国高调也完全可能误国害民,唯有以理性、智慧做出的冷静决策才更有利于民族长远的发展,战胜民族的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蒋廷黻这个名字,曾经由于政治的原因,被遗
要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胡风事件。要谈胡风事件,必定会谈到舒芜。舒芜在胡风事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许多人都是根据当年《人民日报》连续刊出的三批“材料”来立论,对他不乏道义的谴责,称之为出卖耶稣的犹大,称之为“始作俑者”,似乎是舒芜促成了胡风事件的发生,假如没有他写那篇《关于胡风小集团的一些材料》,就不会有后来“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大冤狱了。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此简单呢?至于“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