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的寄宿制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了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提出对策,以促进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结果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占总人数的13.4%。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134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占总人数的10.6%。4.2%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64.1%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6.3%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35.9%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2.1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寄宿小学生的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孤独总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冲动倾向显著低于非寄宿小学生。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显示,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结果显示,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
三、对策与建议
1.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2.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要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并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降低孤独感。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可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通过协调、了解沟通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4.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此外,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5.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 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多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的寄宿制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了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提出对策,以促进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结果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占总人数的13.4%。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134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占总人数的10.6%。4.2%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64.1%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6.3%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35.9%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2.1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寄宿小学生的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孤独总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冲动倾向显著低于非寄宿小学生。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调查显示,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结果显示,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
三、对策与建议
1.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2.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要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并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降低孤独感。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可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通过协调、了解沟通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4.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此外,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5.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 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多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