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心墙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tory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墙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守护者角色。它仿佛盾牌,抵御人间战火,保卫墙内安宁,让文明得以延伸。经历过千百年的变迁,迄今仍有不少地方留下了或长或短的古城墙,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历史。这些城墙大多是明代的产物,累经战火而屹立不倒。作家潘大明在《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中西书局2020年)一书中,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故事、传说,时空交错,穿越反复,为我们讲述了明城墙与大明王朝兴衰的关系。

建城、筑墙与皇权的威严


  “城墙”一词从“城”字引申而来。《说文解字》对“城”的解释是:“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可见,古代君王建造城墙是为了“纳民”,即筑土围民成国。《吴越春秋》上说:“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如果属实,那么中国的城市史基本上和文明史同步,长达数千年。
  夏商时期,统治者就开始筑墙建城。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发展,到了周代,城墙日臻完善。《周礼·考工记》记载,西周开国之初,周公营造洛邑,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营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14页)这一制度对宫殿、宗庙、城墙的形制规模以及市坊的分布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宫殿代表王权,宗庙与礼制、社稷密切相关,体现了宗法制的等级森严。春秋战国之后,筑城建墙成为惯例,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
  城墙最初的功能是防御,但在礼制的影响下,城墙逐渐被纳入了尊卑体系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之所以大力营造城池,除了防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彰显皇权的威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一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专制统治反映在城市建设上,其结果便是都城越造越大。同时,通过里坊制的确立,城市内部以棋盘式分割,方城直街的几何形态越发明显,城市的总体设计更加注重中轴线所产生的强烈的仪式效果,所谓“九宫四方城,横竖权圈人”。宫城外围有内城,内城外围有外城,王公贵族与贩夫走卒居住的方位有着明确的规定,这种体现尊卑的设置不仅合乎传统的宗法制度,也更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威严。

高筑墙:大明赖城墙而兴


  朝代更迭,城墙不仅成为统治者守护江山的重要阵地,也是反叛者获得江山的重要手段。利用这个规则上位的佼佼者,就是朱元璋。
  元末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数不胜数。起初,作为众多割据势力之一,朱元璋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攻下徽州后,有位叫朱升的谋士给他出了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谋,建议他多建造高耸、牢固的城墙巩固自身的地盘,囤积粮草以做好长期打仗的准备,巩固和稳定后方,不要贸然称帝。朱元璋听取了这个计策,后来果然削平群雄。一三六五年,朱元璋在新州大战中大败张士诚主力军队,不但解了新城之围,还巩固了所占州县,为发动两淮攻势创造了条件。潘大明先生到访过新州,在《湮没的帝都》中描写了新州的地势:“此城既可作婺州(今金华)之屏障,御敌于百里之外,使进退有充分的余地,又可作行军之跳板,突袭诸暨、绍兴等地。”(《湮没的帝都》,第158页;以下仅标注页码)两淮之战中,朱元璋的军队在城外构筑长围,又搭木塔、筑敌楼三层,俯瞰城中,每层配备弓弩、火铳和襄阳炮,日夜攻击。围攻八个月,张士诚军终于支撑不住,将士大多投降。一三六六年,朱元璋一统江南。
  与张士诚之间的这场战争使朱元璋实现了从称霸一方到问鼎中原的跨越,既奠定了他称帝的基础,也在他心中深埋下了修筑城墙的种子,这颗种子随着他的权势不断扩张,最终根深蒂固,再难拔除。在《湮没的帝都》中,潘大明指出,“由士兵成长起来的统帅朱元璋,在战争中认识到城墙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并认为“天地山川间,筑城修墙是重要的防御手段”。
  一三六六年起,夺下江南的朱元璋就开始着手进行南京城墙的修建工作。在他看来,南京的明长城担负着拱卫皇权社稷的重任,是千百年之大计,容不得半点马虎。这项工程涉及的地域颇广,牵涉的百姓无数。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城墙固若金汤,朱元璋非常重视建造城墙的砖块质量。明朝城墙砖产地主要来自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三十七府一百七十多个县。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城砖落款”的责任追溯制便应运而生。凡是经手砖块的各级人士都需要在砖块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以致一块小小的城墙砖上有时竟刻有十一层负责人名字,从府、州、县的官员,到下面农村的总甲、甲首、小甲,再到窑匠、坯匠、役夫,都一一注明。(参阅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城墙砖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在城砖上刻名的各级责任人相当于签下了一份“工程质量责任书”,只要发现城砖的质量有问题,上自各级官员,下至烧砖人都得治罪坐牢。有了这种责任制的制约,烧制城砖的每一道工艺都得到了质量保障,用这些“官砖”砌成的城墙,才能在经历了几百年风雨之后,至今依然安稳如山、屹立不倒。
  南京的明城墙始建于一三六六年,完成于一三九三年,共计二十七年。在此期间,朱元璋完成了称帝登基、颁明律、废丞相、定科举等桩桩大事,明城墙完工后的第五年,朱元璋驾崩。算起来,这位在位三十一年的皇帝,竟用了其帝王生涯八成以上的时间来修筑这条大明都城的防线。

防御、固守与大明之衰


  一三六八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朱元璋基本击败了元朝和各路竞争对手,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打下江山之后,除了享乐外,自然就是守卫江山、治理江山。
  当年刘邦夺得天下以后,颇看不上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常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这套话语遭到了陆贾的反驳:“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也就是说,不能用打天下的思维方式治理天下,国家的治理模式另有一套邏辑。
  朱元璋应该是知道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但他识字不多,读书有限,这就限制了他的思维和视野。智慧不够,经验来凑。战争年代,城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防御作用,筑城帮助朱元璋夺得了江山,他自然想到要依靠城墙帮他守卫江山、巩固政权。在朱元璋登基之后,天下基本已无战事,城墙的防御作用逐渐开始下降,修建城墙已经失去了夺取政权过程中的意义,可是他却依然执着于此。《湮没的帝都》中提及:朱元璋“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小到县治、中到州府、大到边防,都要建城筑墙。在整个明朝历史中,城池得到修缮、扩建和建设”(第158页)。不能不说此时朱元璋已有了一种病态的偏执。
  比盲目修建城墙更可怕的是朱元璋在治国理政中体现出的“城墙意识”。“城墙意识”是笔者生造的一个词,借此来表达朱元璋治国理政的两个错误。一、不重开拓、不求创新。筑城是为了防守,是所谓以守为攻。在筑城建墙的思维方式影响下,朱元璋固守中国自秦汉以来的旧经验,坚持重农轻商政策,打击富商巨贾,抑制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下令“寸板不许下海”,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二、不懂变通,也不许变通。城墙的建设宁“折”不弯,城墙意识也是如此,重规矩、少变通,强调整齐划一,不得参差不齐。朱元璋在城墙意识的影响下,把自己治国思路局限在重构一个有序而稳定的复古农业社会:厚本、重农,“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不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余继登辑《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第74页)。朱元璋还把自己这套治国理政的经验制成“祖训”“宝训”“御制大诰”,要他的子孙世代遵守,“一字不可改易”,“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第387页)。
  潘大明指出:“墨守成规,必无可救药。”(第346页)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在君主神圣、全知全能的荒诞逻辑下,把自己打江山时筑城的经验绝对化、神圣化,结果城墙意识成了钳制他思维的枷锁,使他在治国时不能随着时移世易而与时俱进,“他的这些错误决策,使洪武年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受到制约,束缚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从那时起,明朝的悲剧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了”(第349-350页)。
  “朱元璋以及他子孙维系的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战略认知一直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看重建城筑墙,设阵布局的操练,他们的套路,无法战胜来自草原的快马利刀。”(第346页)明朝统治者不仅对城墙的认知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与外界交流的认知也停留在了冷兵器时代。作为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高悬“万世根本”的城楼、坚不可摧的城墙,共同构建了一幅皇权威严的政治意象。这既彰显着皇权对于臣民至高无上的主宰,也牢固地树立起了华夏与夷狄的界别。当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正在悄悄转向,明朝却因为高高树立的心墙固守集权和农本经济,限制商业贸易,实行严格的海禁,浪费了当时中国领先世界的造船和航海技术,错失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转型机遇。
其他文献
妙心寺位于日本京都市右京区,是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大本山。四五月份的时候,街上张贴了沙罗树赏花的预告,时间为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的两周,地点在妙心寺东林院。  沙罗树植于东林院庭中,参观者不允许走进庭院之内,只能坐在廊下眺望。我是二○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参观的,那时已经是花谢的时节,落花掉得满地都是。一阵风吹来,又有花被吹落,花瓣白色,中心黄蕊,花朵颇大,凋谢时花瓣并不零散,而是整朵掉落。东林院里种植的
期刊
始终相信这句话,上海越显赫的场所,地址就越简短,如国际饭店、上海大厦、张园大客堂……何需路名门牌号!有的更只要个门牌号就可以了,如外滩3号,外滩5号、十三层楼、十八层楼,包括现今的1039、1088……新成员1015。上海上层圈子的好食之人,哪怕侨居异国他乡,只要提起这些福系列门牌号,个个心领神会;那除了隐寓美味外,还是一种层次,一种特定的上海符号……  在豪宅林立的愚园路上,1015号算不上特别
期刊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世界”,给出评价的是 “未来”。瞄准世界和城市的未来,必要时舍弃既成观念以及过去的成功经验,不断向前迈进。  ——森稔    森稔 (Minoru Mori)  1934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系。1959年森大厦株式会社创建之初,同时担任取缔役。1993年开始担任该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至今。1998年担任(日本政府属下的)经济战略会议委员、2001年担任(日本政府
期刊
讲起世界文学,目前在世界上广泛流通的、通常被收在世界文学选本里的、在研究世界文学的学术著作和论文里常常被讨论的,大多还是西方主要文学传统里的经典著作。非西方文学乃至欧洲“小”语种文学中的经典著作,哪怕其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并不亚于西方主要的经典,却仍然停留在本民族文学范围内,很少超出本身语言文化的范围,在国际图书市场和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美国学者丹姆洛什(David Damrosch)认为,一部文学作
期刊
秦葆琦,江苏嘉定人,美国亚利桑纳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台湾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出版《师说心语---请学善法》一书。  人与动物不同,因为人具有某种心理能力和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人能够感受到有“无限者”的存在。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在任何宗教中都能听到灵魂的呻吟,也就是力图认识那不可认识的,力图说出那说不出的,那是一种对无限者的渴望。可以肯定的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只有人才能脸孔朝天;可以肯定的是
期刊
《激进诠释学》 [美]约翰·卡普托著 李建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两本诠释学方面的译著,一本是约翰·卡普托的《激进诠释学:重复、解构和诠释学》,另一本是詹姆斯·里瑟尔的《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两本书,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两种不同的哲学思路,两种不同的诠释学声音,两种不同的诠释学目标。后者沉稳而缜密,前者激动而飘逸;后者深化现代诠释学的理解,前者开拓后现代诠释学
期刊
一  和钱理群老师相识多年,私下聊天时,凡是谈到他,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来都是:“若要了解我,首先得了解贵州与安顺。”熟悉钱老师的人都知道,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他在安顺度过了十八年的时光。熟悉钱老师的人也都知道,他祖籍杭州,生于重庆,长于南京,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在所有这些和“故乡”有关的城市中,他最念兹在兹的还是安顺。  二十一岁大学毕业,钱老师就到了安顺工作。当他三十九岁离黔进京时,
期刊
一次表演后,一位听众走过来与我交流。在我简短地回答了他的几个问题之后,他笑着把他刚听到的称为一种类似黑暗料理的音乐。我想,他这样说并非出于单纯的不解,更多是缘于一种不可描述的复杂体验。虽是无心之言,我却一直在想黑暗料理般的音乐这件事。人的感知是相通的,是谓“通感”,所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说来,黑暗料理和音乐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的。  黑暗料理是什么?这个概念如何定义是值得
期刊
他们问这世上什么是真相,假如你以玫瑰的名字为真,那么真相就是词语,我们每个人所能够把握的都只是词语。“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结尾引用的这两句拉丁语在概念上等于什么都没说,却引发出无穷的追问与沉思。但是“對于沉思而言,存在始终是最值得追问的东西。沉思在存在那里遭遇到极端的抵抗,这种抵抗阻挡着沉思,使之不能严肃对待进入其存在之光亮的存在者”(海德格尔《林中
期刊
法学家阿尔伯特·维恩·戴雪(A. V. Dicey)出生于一八三五年,卒于一九二二年,亲历了大英帝国由鼎盛走向衰落,并沐浴一战战火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列颠的联合逐步瓦解,进而走向分裂的历史。在戴雪晚年,不列颠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危机:内有爱尔兰之独立诉求,外有德国带来的战争威胁。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于一七七○年,卒于一八五○年,他近距离观察了法国大革命及其恐怖,见证了拿破仑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威胁。华兹华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