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泛语文的因素,这些因素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那么,如何让课堂洋溢着“语文味”的芳香呢?我以为,语文课要以“语文的形式”进行探究,通过生动、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语言的“精、气、神”,让语言与精神融合在一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这也是我先后两次执教《船长》一文后收获的一点感受。
教学尝试一:
师:(出示自读要求):读3~28节,思考:哈尔威船长指挥大家自救时下达了哪些命令?画出相关的句子。你觉得哪道命令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先汇报哪道命令。
生:第二道命令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从中可以看出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师:(投影出示第二道命令)(组织讨论、交流1)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
生: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机智。他通过简短的对话向惊慌失措的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只要有秩序地组织撤离,时间足够。
师:(组织讨论、交流2)从“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这让大家内心得到了安慰,不仅有20分钟时间作保证,船长再一次声明要把所有的人都救出去,这不是一句搪塞人的话。
师:(组织讨论、交流3)“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生:这道命令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逃生时间,越在危险的时刻,越显英雄本色,善良的人们都可以理解。
师:这道命令下了之后,结果怎样?生回答。
师:从第二道命令中,我们读出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机智、镇定、指挥有方。那么从另外三道命令中我们又读出什么呢?(生继续交流。)
教学尝试2
师:(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3~28节,思考:哈尔威船长是如何组织大家自救的,从中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生简要交流 )
师:我们要读懂一个人,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大家从这三方面认真去思考,就能真正走进船长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是写船长语言,哪些是写船长神态、动作的,边读边做记号,思考:从画的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生自学后师组织交流。 )
师:大家都为船长高尚的品格和做人之道深深地感动。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这位船长的形象描写得如此高大,如此感人的呢?
生1:这段对话写得很详细,每一句话都自成一节,简短的对话向恐慌的人群传递着很多重要的信息,船长通过对话告诉人们救援的时间、方式、目标等,从中可以看出船长的机智、镇定、果断。
生2:在千钧一发之际,作者将这段对话描写得如此详细,是为了展示船长高尚的人格,事实也是这样,听了这段对话之后,救援工作变得秩序井然。
生3:通过船长的神态、动作,我们也可以看出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面对死亡的威胁,船长巍然屹立在舰桥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的伟大人格震撼人心。
……
教学反思:
一、 还语文教学的本真
让我们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上来思考这两种教学尝试: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我们强调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正确体现。因此,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在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能实现,这是语文教育的鲜明特色。
教学尝试1中,针对船长下达的几次命令的讨论,教学目标指向都是理解船长的高尚品格,目的是引导学生加深对船长品格的理解,教学环节倾向于人文讨论。而尝试2只是简单地变换一种思路,便深入到文本内部去,不仅研究文本写什么,还思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的讨论变为“语文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感悟的不仅仅是船长的品格,还可以感悟到怎样用语言、神态、外貌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哪些需要略写,哪些需要详写,甚至特写,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课的讨论,目标应该更多地集中在“语文”这个目标上,而在“语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事实上也是在接受人文教育,因为语文讨论的话题必定含有人文元素。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这个命题往往是不能逆转的,也就是说,不能将“人文讨论”理解为就是“语文讨论”,人文讨论不能与语文讨论画等号。否则,语文课的讨论就会与思品课的讨论、科学课的讨论混为一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的特点,上出语文课的味道。
二、提升语文课的价值增量
尝试1中,教学走进了两个误区:一是将文本的解读分解为对某一句子的解读,学生接受的只是对只言片语的破碎的感悟,而不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理性思考,导致降低了思维难度;二是学生就像被教者“牵着”,在课本的重点词、重点句等地方“蜻蜓点水”罢了。教师牵制或主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的能动性遮掩了甚至是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者的组织、引导只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读。学生除了明白了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收获有限。语文课的追求并不在于获得结论,而是在于获得结论的方法和途径,尤其重在结论获得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质量的提升:原来只能概括一个特点,经过指导可以概括出两个甚至三个;原来只是就事论事地进行只言片语的分析,现在能够将两句话或几句话前后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分析归纳;原来只能用一个短语或一个短句概括其中一个特点,现在可以用两句话或三句话甚至一段话连贯地将这些特点表达出来。学生要能真正走进文本空间,完成一次真正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旅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新的体验。这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语文课价值增量的具体表现。如果学生仅仅认识了船长的几个精神品质特点,那么学生收获的仅仅是课文的“人文”,而对提高语文价值增量其实无直接效果。(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责任编辑 杨博
教学尝试一:
师:(出示自读要求):读3~28节,思考:哈尔威船长指挥大家自救时下达了哪些命令?画出相关的句子。你觉得哪道命令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先汇报哪道命令。
生:第二道命令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从中可以看出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师:(投影出示第二道命令)(组织讨论、交流1)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
生: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机智。他通过简短的对话向惊慌失措的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只要有秩序地组织撤离,时间足够。
师:(组织讨论、交流2)从“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这让大家内心得到了安慰,不仅有20分钟时间作保证,船长再一次声明要把所有的人都救出去,这不是一句搪塞人的话。
师:(组织讨论、交流3)“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生:这道命令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逃生时间,越在危险的时刻,越显英雄本色,善良的人们都可以理解。
师:这道命令下了之后,结果怎样?生回答。
师:从第二道命令中,我们读出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机智、镇定、指挥有方。那么从另外三道命令中我们又读出什么呢?(生继续交流。)
教学尝试2
师:(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3~28节,思考:哈尔威船长是如何组织大家自救的,从中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生简要交流 )
师:我们要读懂一个人,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大家从这三方面认真去思考,就能真正走进船长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是写船长语言,哪些是写船长神态、动作的,边读边做记号,思考:从画的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生自学后师组织交流。 )
师:大家都为船长高尚的品格和做人之道深深地感动。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这位船长的形象描写得如此高大,如此感人的呢?
生1:这段对话写得很详细,每一句话都自成一节,简短的对话向恐慌的人群传递着很多重要的信息,船长通过对话告诉人们救援的时间、方式、目标等,从中可以看出船长的机智、镇定、果断。
生2:在千钧一发之际,作者将这段对话描写得如此详细,是为了展示船长高尚的人格,事实也是这样,听了这段对话之后,救援工作变得秩序井然。
生3:通过船长的神态、动作,我们也可以看出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面对死亡的威胁,船长巍然屹立在舰桥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的伟大人格震撼人心。
……
教学反思:
一、 还语文教学的本真
让我们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上来思考这两种教学尝试: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我们强调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正确体现。因此,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在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能实现,这是语文教育的鲜明特色。
教学尝试1中,针对船长下达的几次命令的讨论,教学目标指向都是理解船长的高尚品格,目的是引导学生加深对船长品格的理解,教学环节倾向于人文讨论。而尝试2只是简单地变换一种思路,便深入到文本内部去,不仅研究文本写什么,还思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的讨论变为“语文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感悟的不仅仅是船长的品格,还可以感悟到怎样用语言、神态、外貌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哪些需要略写,哪些需要详写,甚至特写,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课的讨论,目标应该更多地集中在“语文”这个目标上,而在“语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事实上也是在接受人文教育,因为语文讨论的话题必定含有人文元素。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这个命题往往是不能逆转的,也就是说,不能将“人文讨论”理解为就是“语文讨论”,人文讨论不能与语文讨论画等号。否则,语文课的讨论就会与思品课的讨论、科学课的讨论混为一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的特点,上出语文课的味道。
二、提升语文课的价值增量
尝试1中,教学走进了两个误区:一是将文本的解读分解为对某一句子的解读,学生接受的只是对只言片语的破碎的感悟,而不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理性思考,导致降低了思维难度;二是学生就像被教者“牵着”,在课本的重点词、重点句等地方“蜻蜓点水”罢了。教师牵制或主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的能动性遮掩了甚至是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者的组织、引导只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读。学生除了明白了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收获有限。语文课的追求并不在于获得结论,而是在于获得结论的方法和途径,尤其重在结论获得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质量的提升:原来只能概括一个特点,经过指导可以概括出两个甚至三个;原来只是就事论事地进行只言片语的分析,现在能够将两句话或几句话前后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分析归纳;原来只能用一个短语或一个短句概括其中一个特点,现在可以用两句话或三句话甚至一段话连贯地将这些特点表达出来。学生要能真正走进文本空间,完成一次真正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旅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新的体验。这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语文课价值增量的具体表现。如果学生仅仅认识了船长的几个精神品质特点,那么学生收获的仅仅是课文的“人文”,而对提高语文价值增量其实无直接效果。(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