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游戏融合途径探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入游戏,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玩耍中学习语文,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精选游戏内容,适时投放游戏,创新游戏形式,全面提升游戏的运行品质,以塑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游戏;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65-01
  低年级学生对游戏有特殊情结,在语文教学中融合游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精选游戏内容、适时投放游戏、创新游戏形式,能够为学生创设灵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语文教学品质。
  一、精选游戏,创设灵动教学情境
  游戏与语文教学融合时,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游戏内容。教材内容有其个性特点,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什么樣的游戏,这需要教师做出合理的判断。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处理,其目标不是追求娱乐,而是要以学习为主,要对学习形式进行游戏化处理,以提升学习的灵动性。。
  如教学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公鸡和小鸭子》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式朗读活动:每一个小组选派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再找两个同学分别饰演小公鸡和小鸭子。当朗读开始后,两个演员要根据剧情展开表演,采用哑剧的形式,为朗读者做背景。学生听说要在课堂上玩游戏,都十分激动,纷纷要求参与其中。教师先给饰演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学生说戏,并现场给出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课堂朗读活动开始后,各个小组都积极表现,特别是负责表演的学生,利用较为夸张的动作,吸引了台下学生的目光。这样的课堂互动频繁,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哑剧游戏,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成功引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旦建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成倍增加。
  二、投放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语文教学游戏化处理,对游戏投放时机的把握也非常讲究。教师要综合分析教学情势,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进行准确把握,有针对性地给出游戏化处理方案。教学活动陷入沉闷时、学习思维受限时、课堂训练拓展时,都是游戏投放的好时机,利用游戏的丰富性、灵动性、开放性特征,调动语文教学的内质动力,这是现代语文教学重要的价值取向。
  在学习《古对今》时,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中的“对子”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再为学生布设一个游戏活动:“课文中有那么多‘对子’,大家也对其有了直观的了解。咱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出个‘上联’,同学们给出‘下联’。看谁对得更恰当,看谁反应最快。游戏采用抢答形式。同学们觉得怎么样?”学生一致同意,而且个个都显得胸有成竹。游戏开始。教师给出上联:“火。”有学生立刻抢答:“水。”教师继续给出:“天空。”学生对出:“大地。”教师出:“高兴。”学生对:“痛苦。”……教师上联不断给出,学生抢答更为热烈,课堂呈现出火热景象。很多学生因为抢不到回答机会,显得特别焦急,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有展示的机会。
  教师设计抢答“对子”的游戏,是对教材内容的延续性训练,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学习效果也十分显著。学生有了学习基础,自然有十足的把握给出正确答案。
  三、创新游戏,提升教学融合品质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也要对教材内容展开细致分析,以提升文本内容和游戏的契合度。创新游戏,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为学生编制一些个性化游戏,如识字游戏、诵读游戏、写话游戏、观察游戏、抢答游戏、演绎游戏等,都可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小猴子下山》学习时,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找一个学生模仿小猴子的动作,然后让其他学生来猜一猜小猴子在干吗。猜对了算赢,猜不对算输,谁输了就要背诵一段课文。学生听说要玩竞猜游戏,都积极参与其中。负责表演的学生登场,教师指挥表演进程,并随时指定学生展开竞猜活动。有学生说:“这段表演的是小猴子掰玉米,你看那动作,就是使劲从玉米秸秆上掰下玉米。”教师揭示谜底:“猜得非常正确,就是小猴子掰玉米。你观察得很仔细。”又一个学生出场竞赛:“这个动作我看像摘西瓜,因为西瓜很大,需要弯下腰来,用两只手捧住。”其他学生给出支持意见:“我也是这样猜的。这个动作就是摘西瓜。”教师揭开谜底,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点评,学生参与的热情更为高涨。
  教师为学生设计竞猜游戏,虽然游戏对抗性不是很强,但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大多能够准确猜出谜底,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参与的主动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
  游戏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快乐指数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将语文教学活动游戏化处理,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诉求,能给教学带来丰富的成长力量。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想象和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觉地进入文本,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朗读;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
[摘 要]低年级学生上課易走神,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另辟路径,从错误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教学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将关注力聚焦在知识点上,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错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62-01  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师上课时平铺直
为思考而教学是优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就是赐予他们成长的力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物化学生的思维图式、思维过程;同时,将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展开与呈现
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优化学生的言语品质,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在品词析句中积淀学生的言语经验,在赏析形式中发展
[摘 要]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语境、阅读积累和想象写话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生成语言,爱上写话,并养成写话的习惯。经过这三部曲,学生就能逐渐养成写话的习惯,并爱上写话。  [关键词]写话教学;低年级;语境;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主问题,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核心。教师可以从文本线索、关键词句、文本矛盾处入手,设置主问题,以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问题;设置;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63-01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主要是指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
[摘 要]课堂教学是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变化的场所,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掘动态生成的起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的愤悱之处以及文本的范例功能等方面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态起点;认知规律;愤悱之处;范例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60-01  叶澜教授说过:“课
[摘 要]新课程目标教学是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在传承目标教学法、三段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三大传统教改项目的基本模式上,以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目标达成、目标检测、目标补救等环节为研究对象,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目标教学基本模式之“明标、自学、共学、测评”四个教学环节的操作进行详细的解读,既有对该模式课堂操作的共性看法,更有对此模式课堂操作的个性化深入剖析,从而为推动新课程目标
[关键词]拓展渠道;小学英语;文化意识  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到目前为止只接触过汉语这一门语言,所以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扩展教学渠道,渗透英语文化,让学生接触并感受到不同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文化意识,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一、搜集素材,感受民族风情  教者应该搜集大量的有关英语的素材,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展示,使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从而提升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
[摘要]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向导、引擎、路标,它能启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驱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运用问题导学,必须在“导”字上做足文章。通过问题导学,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认知模糊处导学,在学生的思维困惑处导学,还可以在学生的知识断层处导学。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J.学数学;问题导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