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一场博弈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是贯穿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能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的深层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村上春树的生死观及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生本能 死本能 精神分析 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挪》)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中国最为畅销、引起的轰动效应最为持久的外国小说之一。据统计,“仅2001年移植黄浦江畔上海译文出版社以来,印数已近一百五十万册”。这在图书平均印数不足一万册的中国出版界造就了一段名副其实的传奇。可以说,大多数读者是以这部小说为契机,开始走进村上、认识村上、进而迷恋村上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部作品的魅力何在?笔者认为,这部号称都市爱情小说的作品能够最终成为时代经典之作,铸就了村上春树在日本当代文坛不可动摇的旗手地位,是因为其中贯穿着村上对生与死这一人类终极命题的严肃思考。
  关于《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中生与死的主题,在此前的评论中也多有出现。如张文彬认为,“此在世界与彼岸世界是村上春树作品中永不消歇的主题,通过对这两个存在的探究以实现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审美化的观照。”郭勇认为:“登场人物身上,存在潜在的越境行为,表现在此岸和他界间的穿行上。在与现世不能达成和谐的直子身上,体现了一种明显的他界志向。”显然,张文彬所言的“彼岸世界”与郭勇所言的“他界”具有对等关系,都是指死亡。赵佳舒、唐新艳指出:“看似一部忧伤的恋爱小说,却自始至终都交织着‘生与死’这一二元对立的主题。主人公渡边徘徊在‘生’和‘死’之间,最终回归到‘生’所代表的现实世界。”
  以上研究都立足于生与死的文学母题,尝试从生与死的二元对立关系来解读这部作品。而谈到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会很自然地令人联想到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晚年提出的本能学说。弗洛伊德于1920年在他的著作《超越唯乐原则》中提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二元对立。在他早期的本能理论中,他根据生物学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能有两种,即“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弗洛伊德看到战火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意识到人身上除了维系自身生存的力量——“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之外,还存在着一股对外侵略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命名为“死本能”。“死本能”不同于“生本能”,它不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而是指向生命的损毁与破坏。当这种本能指向于外,就表现为对外的侵略与破坏;当这种本能指向于内,就构成自我损毁的自杀倾向。“死本能”不仅限于杀人和自杀,也包括各种适度的侵犯,如自我惩罚、自我谴责、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情绪等等。
  《挪》中贯穿着的生与死的主题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能理论,存在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如果能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这部作品,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对这部作品进行更加全面的解读。
  一 直子——死本能的象征
  1 姐姐之死——死本能的苏醒
  在小说中,生与死的矛盾冲突集中体现在直子这一人物形象上。在直子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有两个和她最为亲密的人舍她而去,选择了自杀。第一个是她相处融洽的姐姐,至于“为什么自杀,我们谁都不知道”。姐姐死后,直子又听父亲说了叔叔的事。他和直子的姐姐一样是一个头脑聪明、成绩优异的人。但是不知何故,他从十七岁开始到二十一岁的四年间一直把自己关在家中,结果有一天突然出门跳进电车轨道给压死了。直子听父亲说,“还是血统关系吧,我这方面的。”父亲关于血统的一席话无疑给直子带来深深的恐惧,加深了姐姐的死给她带来的伤痕。“死亡”对她来说不仅不是遥不可及的,甚至是根植于自身血液中,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发作,然后自己就会像姐姐、叔叔一样自觉地走向不归之路。
  在向主人公“我”述说完姐姐和叔叔两位亲人的死亡故事之后,直子对“我”说,“我是个比你想的要不健全的人。我病的时间比你想的要长久的多,根也深得多。”可以说,直子很清醒地认识到,在经历了姐姐的死亡之后,无意识层奉行的最高行动指南——“快乐原则”丧失了效力。这样,直子无法从姐姐自杀的创伤性经验的痛苦中自我解放。死亡威胁给心理带来的紧张感越来越强,把直子敏感脆弱的神经逼迫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是,此时的直子仍能在青梅竹马的木月及作为“联系外部世界的链条”的“我”形成的三角关系中获得些微的心理上的疗救,虽然抱着巨大的痛苦,仍然努力地想要活下去,说明此时直子的死亡本能仍被生存本能压抑着。
  2 木月之死——死本能的胜利
  木月的自杀源于他对世界、对未来的绝望,其中不能和直子实现正常的性爱关系,是导致其对人生完全绝望的一个重要因素。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真正的生命本能,它的作用是反对其它本能所欲达到的目的。而直子无法享受正常的性爱,意味着生命本能的衰退与缺失。
  应该说在木月死后,直子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活下去。为了治愈木月之死带来的巨大创伤,直子离开了残留着木月记忆的故乡,只身来到东京读书。其间,与作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链条的“我”交往,试图向外界寻求维持生存必要的援助。与“我”交往的一年中,直子生的欲望逐渐增强,体现在生本能核心力量的爆发——性本能的觉醒上。二十岁生日之夜,直子的身体第一次湿润,与“我”有了性关系。直子在自杀前,回忆起那天的性体验时,将它描述成“妙不可言”。可是,直子这唯一一次生本能的爆发却将她进一步逼入了绝境。这是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一直将木月的死归罪于自己,认为由于自己的身体不能接纳木月而最终逼死了心上人。可是,当自己的身体向“我”敞开后,在无意识层产生了对木月的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压抑了生本能,使直子陷入到了自我混乱中,最终选择了自杀。
  二 绿子——生本能的象征
  1 绿子的现实感   同周身弥漫着死亡气息的直子相比,绿子的形象则给人带来很强的生命气息。她“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正如她的名字“绿”所象征的那样,她如同赋予生命的阳光,给布满死亡阴霾的小说氛围带来一抹鲜活的亮色。
  其实绿子的人生并非充满阳光、十全十美。她和直子一样经历了人生各种各样的伤痛,她的天空也时常笼罩着死亡的阴霾。绿子的父母和亲戚们几乎都是大病一场,折腾得死去活来才死的。绿子在缺少父母关爱、缺少家庭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给她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她自述对所谓的亲情很冷漠,甚至连“母亲去世时半点都没伤心,几乎什么感觉都没有”。绿子发自内心地想得到爱,“总是感到饥渴,真想凭着劲儿得到一次爱,哪怕仅仅一次也好”。她的生活境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日本战后经济高速成长期成长起来的年青人的精神困境。父母迫于生活压力整日忙于生计,造成孩子在缺少关爱和家庭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孤独感和丧失感如影随形,从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说,在小说中,绿子不同于其他几个主人公,是最富有现实感、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人物形象。
  2 绿子——生本能的象征
  如果说直子象征着弗洛伊德本能学说中的死本能,那么绿子则象征着死本能的对立面——生本能的强大力量。首先,她对烹饪料理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能做一手正宗地道的关西菜。此外,绿子每次出场都带有浓重的“性”气息。性是人类自身繁衍的需要,被弗洛伊德称为“真正的生本能”。出于自我封闭状态的直子由于无法通过性与恋人木月进行交流,不但导致木月的自杀,自已也未能在现实世界找到自我救赎的力量,最终只能通过自杀寻求解脱。而绿子所钟爱的厨房、烹饪和“性”都是和人类生命延续密切相关的,是最基本的生本能的体现。以实际行动诠释“食色,性也”的绿子,在生死两种本能相互博弈的天平上,总是倾向生的一边,在生活的挫折面前绝不屈服。
  直子象征死的世界,绿子象征生的世界,而“我”则如同钟摆在两个世界之间重复着无休止的反复运动。正如小说中直子和绿子分别在奇数章和偶数章出现所预示的那样,二者虽然共存于同一时空却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集。当直子以自杀的形式宣告与这个世界的诀别,“我”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这种反复运动便无法进行下去了。于是“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正如张文彬撰文所言,渡边如同“穿梭于此在世界与彼岸世界的一条纽带,充当连接现实与非现实桥梁的作用。他让两个世界产生了对话与交流,在现实与非现实两个世界不断的撞击之中,超越了此在世界,在饱览和遭受由彼岸世界的致命缺陷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后,对其进行否定而后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孤独与迷茫回归此在世界”。
  三 弗洛伊德本能理论对村上春树的潜在影响
  村上春树成长于日本战后三十年,正值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对日本的传统文化形成强烈冲击的时期。据村上后来回忆道,“当时我家每月让书店送来一册河出书房的《世界文学全集》和一册中央公论社的《世界文学》,我便一册一册地看,如此送走了中学时代。由于这个缘故,我读书的范围至今仍只限于外国文学。”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产生一个世纪了,其影响并不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是渗透到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西方现代文学几乎是在精神分析的影响下产生和壮大起来的,两者都主张通过探究人性分裂和异化的症结,来寻觅人性解放与复归的方案。村上春树在大量接触西方文学及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精神分析学或显著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后来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作者借书中人物大岛之口谈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19世纪出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对我们的深层意识投以分析之光。而在此之前,那两个黑暗的相关性对于人们乃是无须一一思考不言而喻的事实,甚至隐喻都不是。”这段话可作为村上对精神分析学有相当了解的重要佐证。
  四 结语
  著名哲学家加缪有一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在小说《挪》中出现了大量的自杀者及自杀未遂者,可以说自杀式的死亡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一条重要线索。村上曾经坦言:“我想我可以说写一部长篇对于我而言是一种绝对异常的行为……只要我提笔写一部长篇,我头脑中的某个角落就一直在想到死。”村上在小说中将死亡“作为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独立存在”来理解,并认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奠基人弗洛伊德在晚年提出本能理论,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同时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的两种本能。鉴于村上春树偏爱西方文学的阅读习惯,他极有可能受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当然,本文的目的并非要考察作家与精神分析学产生关联的确凿证据,而是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村上的作品,从而拓展村上文学研究领域的批评视野。
  参考文献:
  [1]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
  [2] 张文彬:《森林中的彼岸世界——从〈挪威的森林〉中透析村上春树的生命态度》,《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 郭勇:《穿越生于死的界线——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国外文学》,2006年第4期。
  [4] 赵佳舒、唐新艳:《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论〈挪威的森林〉的主题》,《电影评介》,2008年第18期。
  [5] 张文彬:《森林中的彼岸世界——从〈挪威的森林〉中透析村上春树的生命态度》,《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 [美]杰·鲁宾,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 [日]村上春树,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邹洁,女,1978—,江苏东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语教育,工作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顺辉,男,1980—,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史,工作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性格扭曲变形的老处女爱米丽小姐身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爱情故事。在这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中,福克纳巧妙地运用了“距离叙事”,为阻碍读者探寻词语意义踪迹而有意制造了多义复合的交叉路径。“距离叙事”在文本中的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五条:主人公爱米丽小姐与叙述者的距离、判断与事实之间的距离、“过去”与“现在”的距离、“南方”与“北方”的距离、道德与审美的距离。
期刊
摘要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中的第七部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首次探讨了种族问题,刻画了种族主义、清教、加尔文主义和向后看的历史意识对南方人心灵的毒害,揭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本文旨在探讨在种族主义、清教、加尔文主义等的社会钳制下,人物的心灵扭曲和必然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八月之光》 福克纳 社会钳制 心灵扭曲 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以“军事需要”为借口将所有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和拥有日本血统的人关入了重置营。日裔美籍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以1942年的重置事件为背景,反映了1943年的征兵令对战后日裔美国社区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叙述话语上的言语反讽、情节构建上的情景反讽、人物塑造上的命运反讽以及主题呈现上的制度反讽,使作者在淋漓尽致地再现主人公的爱与憎、是与非、忠诚与背叛的同时,又消解了它们的界限,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在该作品中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以加强艺术个性,提升思想内涵,深化作品主题。本文着重从“绿灯”入手,去探求“绿灯”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盖茨比梦想破灭的暗示,并进一步去寻找“绿灯”在我们真实生活中的遗存。  关键词:绿灯 希望 象征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
期刊
摘要 电影剧本中的词、句所表达的含义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其所处语境的制约,即语言因素方面的制约和非语言因素方面的制约。译者要翻译出贴切的译文,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语境的这种制约作用。本文通过《乱世佳人》电影翻译实例分析,探讨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境 《乱世佳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翻译经验点滴》(1959年5月30日《文艺报》半月刊第10期
期刊
摘要 本文以薇拉·凯瑟小说中大量运用的内嵌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两部主要作品中波西米亚老人哈塔的故事、俄罗斯民间故事和纳瓦霍印第安人家园丧失和复得故事的分析,探究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古老欧洲、美洲文明传统,并认为凯瑟借助内嵌故事揭示了美国西部地域文化与他者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她对多元文化的接纳态度,打破了以往自我指涉的民族主义神话,体现了她包容他者的现代视野及对美国民族根源的深层追寻和多重建构。  关
期刊
摘要 《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如果从传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作者梭罗的自传,是作者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自己两年零两个月独处生活的作品。虽然梭罗被爱默生誉为是“一个天生的倡异议者”,但他并不希望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模仿他的生活方式,他号召读者成为探索自己心灵的探险家,去探索自己的极地。梭罗的确是一位倡异议者,甚至在深受爱默生影响的同时,他也超越了爱默生人类中心论的观点,而《瓦尔登湖》
期刊
摘要 英国作家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创作的小说《美妙的新世界》被视为20世纪英国反乌托邦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作中,赫胥黎巧妙地化文字为音符,令全文小至英文单词,大到句子,乃至篇章都颇具音乐的韵律性与节奏感。在《美妙的新世界》这部反乌托邦小说中,赫胥黎并没有直接抨击当时的英国社会,而是巧妙地将思想与音乐融入笔端,令读者在字里行间享受奇妙乐曲的同时,反思当下的社会。  关键词:《美妙的新世界》 音乐
期刊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作为英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一直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讲,勃朗特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男主人公,运用了很多美狄亚神话中的人物造型,从而将当时社会中所体现出来的变异人生充分地展现出来,从内心深处唤醒了隐藏在读者精神世界中那一丝丝的“种族记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深埋于人们心里最深处的那种“集体无意识”,并在给读者各种恐怖以及惊骇的同时,使得人们对文中男主
期刊
摘要 《诺桑觉寺》女主角凯瑟琳是一个相貌平凡、资质平常、天真感性、不通世事的乡村女孩,她在繁华都市巴斯认识了伊莎贝拉·索甫和亨利·蒂尼。在伊莎贝拉虚假友谊的诱导下,她迷上了哥特小说,并开始把现实中的人和事与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号入座。在亨利的帮助下,她逐步认清了现实世界与小说虚幻世界的差异,开始走出幻想,运用理性来分析社会与人生。  关键词:凯瑟琳 幻想 理性 《诺桑觉寺》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