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创新大写意 笔墨浓淡总相宜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画家姜志鹏先生的画室,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画作挂满了墙的四周,有名家大师的佳作,也有他自己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到之处,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与冲击。把自己的作品和一些名师大家的放在一起,我想姜先生不单是为了比较和学习,也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绘画水平,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在艺术之路上不断锤炼绘画技艺。
  姜志鹏,男,大学文化。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的一个书画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习画,先后师从其叔叔姜宝星和姜宝林两位艺术名家。现为北京凤凰岭书院姜宝林工作室助教,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山东省美协会员。作品多次在《凤凰美术》《美术报》等专业性刊物上刊登,并先后在青岛出版艺术馆、深圳亚洲艺术联合中心、烟台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浙江叶浅予艺术馆展出。其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及有关单位收藏。
  姜志鹏先生的作品以大写意花鸟为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无论是从构图到笔墨,还是从线条到色彩,都力求达到整幅作品的和谐与统一。姜先生用笔用墨酣畅淋漓、大胆泼辣,他的作品在构图、笔墨、色彩等诸方面都安排得合情合理,在虚实结合上也处理得非常之巧妙,真正达到了画面的和谐与统一。纵观他的每一幅作品,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立体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从中感受到他的作品的张力与生命力。
  在《大漠胡杨》这幅作品中,你能感受到胡杨那种顽强不息、百折不挠、奋勇向上的精神。该作品立意鲜明,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大漠胡杨的精神,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与此同时,我们还从画中感受到了风的飘扬和律动。姜志鹏先生很好地把握了线条的有序穿插,在笔墨的浓淡、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布局等方面,他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整幅画面的立体感,达到了作品的整体效果。
  积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用层层加墨的方法,使墨由淡变浓、逐渐渍染的一种画法,这种墨法,行笔要灵活,笔线要参差交错、聚散得益,要使手中的笔行笔有度、笔笔有力,墨色才能有神采,所以说,积墨法既要浑然一体,又要有笔迹墨痕可寻,墨色生动,光彩焕发,这样画出来的物象才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积墨作画是绘画的一道难关,弄得不好,脏、死、板、腻一塌糊涂。姜志鹏先生熟练掌握了这种积墨画法,他用积墨法画竹、画树、画瓜果藤蔓……在他的积墨绘画作品中,笔墨的深浅浓淡处理得相得益彰、恰如其分,线条的穿插安排得密而不乱、井然有序,每一根线条都清晰可见。他利用积墨法画出来的竹子,竹叶层层叠加,墨色层层浸染,叶子间的缝隙处理得很是恰当,整幅画面给人一种微风拂过,竹叶飘动,好似身在竹林有种风吹竹叶飒飒作响的感觉。姜志鹏先生用积墨法作画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他画的瓜果藤蔓根根缠绕,瓜果点缀其间,作品显得密而不乱,就像写文章一样条理清楚,章法讲究。他的葡萄作品墨色均匀、浓淡适宜,葡萄晶莹剔透,葡萄藤穿插有序,作品中线条的勾勒、笔墨的深浅、色彩的搭配、空间的疏密都处理得非常巧妙,安排得非常恰当。
  姜志鹏先生主攻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十几年来,他致力于写意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细心观察生活中的花花草草、树木瓜果等,不断练习、揣摩名师佳作,虚心向名师请教学习。每天除了采风、研究、学习,就是躲在自己的画室里创作,在向古今名家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画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和特点的作品。写意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的一种创作技法,这种画法重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相比于其他画法,其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古人论画还经常谈到“取势”的问题。取势指的是花鸟画的构图,对花鸟画来说,取势极为重要。王微的《叙画》曰:“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曰:“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寓也。”顾凝远的《画引》曰:“凡势欲左行者,必先用意于右;势欲右行者,必先用意于左。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俱不可从本位径情一往,苟无根柢,安可生发?”总之,取势就是在构图中注意开合布意,才能层层掩映,生发无穷。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除了构图,就是笔墨的运用。用笔立形质,用墨分阴阳,笔墨必须调谐。笔的轻重疾徐和墨的浓淡干湿配合得好,笔墨就靈变,但又必须注意先后层次,才能得心应手。写意花鸟画用墨比用笔犹难。笔是筋骨,墨是肌肉,笔可得形似,墨可得神韵。用笔用墨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笔墨是艺术语言,形象韵味,包揽无余。画贵苍润,苍即笔力,润即墨彩,笔墨功深,深入物理,曲尽物态,然后才能气韵生动,笔墨要相互为用,不可脱节。运笔中要注意体现出韵律感,要通过不同的用笔方法,去追求不同的墨气和墨色。笔是骨,墨是筋肉,所谓“笔骨墨肤”,骨具然后筋络可连,血肉可附。若落笔轻浮,便容易被墨色所掩,用墨太丰,可减低质的真实感;太枯,则无气韵,太润,则又难得神理。写意花鸟画家喜欢使用淋漓的笔墨随意挥洒,只要有质有量,有空间距离感觉,笔简意足,形完意真,形在意中,就是取得了运墨的高度效果。艺术性高,就是笔墨要求高,构图色彩好。
  姜志鹏先生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绘画技巧,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要诀与精髓。他画的兰草栩栩如生、灵活飘逸、清新自然,其构图时而简洁舒展,时而复杂多变,兰叶或多或少,柔美舒放、清雅俊爽,叶叶飞舞,生动有姿,所画的墨兰时而一两棵,时而两三丛,兰丛纵横纷披,其意萧萧。兰花盛开,如彩蝶翩翩起舞;兰叶用笔,刚柔并济,苍润劲拔,笔笔有功力,疏密有节奏,笔意绵绵,气脉不断。姜先生把兰的野逸与淡泊、清新与高雅、幽香与素洁等品格与特点通过手中的画笔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面上,在画风上显得分外秀逸自然、潇洒清新。
  凭借姜志鹏先生的聪慧天分和对艺术的执着精神,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定会在艺术殿堂上绽放异彩,这是我和朋友们所坚信与期待的。
  (梅雪,著名书画评论家)
  姜志鹏
  姜志鹏,男,大学文化。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一个书画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习画,先后师从叔叔姜宝星和姜宝林。现为北京凤凰岭书院姜宝林工作室助教,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山东省美协会员。作品多次在《凤凰美术》《美术报》等专业性刊物上刊登,并先后在青岛出版艺术馆、深圳亚洲艺术联合中心、烟台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浙江叶浅予艺术馆展出。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及有关单位收藏。
其他文献
观看陈宗麟风神秀特的重彩写意画,品读图中高度简约却又栩栩分明的人物、花鸟、山水,阅读他那不拘成法的题款诗文,我不免为岁月的风烟浩叹。历史之不可抗力一至如此,人物之命运转捩一非初始。平生所爱,杳然如雪泥鸿爪,飘摇绝迹;少年壮志,率尔鹏抟鲲化,垂天图南。  陈宗麟,一位退休的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未能免俗,现在还兼着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这位1 942年生于天府成都的蜀中骄子,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
期刊
我和家焕一起游历过粤东,在雾起烟升的大海边,在苔痕错落的古军堡垒前,在榕荫匝地的古村落里……他都显得兴奋,都感到艺术创作的欲望在奔突。他已年过花甲,可是他保持了艺术青春的灵气和冲动。生命不息,艺术创造不止,青春也能永葆。  家焕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以擅长画牡丹而知名画坛,几十年的朝夕砥砺,他的牡丹已经出神入化,形神皆备,由国色的“形似”进而到“天香”的“神似”。书坛泰斗启功诗赠家焕日:“木芍药发
期刊
西关程家焕擅丹青,尤以画牡丹名世,其画宇内风行。而其书法,笔墨精妙,其态道丽、其意幽闲、其力劲骏,尤其隶书,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蚕头雁尾,笔势颖脱,韶媚可爱,峻挺雄秀。取幅观之,若孙武行兵,操演宫娥于丹墀也。严阵以待,旌旗井然;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撼乎心,震乎胆,激乎情也。  家焕丹青之余勤与书,辄以悬肘纸笔,捭阖其间,乐乎笔墨纵横之趣也。而多读碑帖,自幼喜临摹欧阳询之《九成宫》,赵之谦北魏;汉之《
期刊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形”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的形象与状态,那就属于造型的范畴了,我们会用“笔歌墨舞”一词来形容一件酣畅淋漓、气象万
期刊
孙鸿骏的山水画取向不惑,气韵生动。其布局大都为全景式,或斗方,端庄整饬;或竖幅峻拔雄伟,自前而窥后者,意蕴深遠,色调重晦;自下而仰山巅者,山势突兀,格调清明。其用笔遒劲豪放,施墨苍茫沉郁,山石草木,点线相宜,以点簇为主,画面呈现明快、洒脱、壮观、雄浑之美感。  画家十几年前创作的《惊蛰》和《寒山晓色》充分显示了前期的审美取向。《惊蛰》将浩瀚的北国风光画成虚无缥缈、波澜壮阔的人间仙境,明净而悠远。这
期刊
画家吴海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一位勤奋、务实、积极、活跃的参与者,他以一种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状态和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坚持在山水画领域笔耕不辍,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山水画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整体来看,吴海舟的山水画创作,在研究及承袭传统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趣与笔墨技法,加之其自身的艺术个性,试图开辟出一种创新型的山水画形态与审美范式。他尊重经
期刊
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是每位山水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历经干百年的洗礼、演变,传承至今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佳作频出、高手如云,要想在其中有所突破取得一點成绩谈何容易。孙鸿骏作为一个渐入佳境的中年画家,凭着他多年对传统绘画的苦读和深入研究,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本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常年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使其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  孙鸿骏性格
期刊
最早熟悉蒋焕余是创办中堂艺术馆的蒋焕余,以画会友,切磋交流,他淡泊、随和、宁静、谦逊、好学,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民间艺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搭建艺术家互动平台,用高尚的艺术文化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借助这个平台,他把宜兴大地上一些艺术家们联结在一起,牵线搭桥并开拓了良好的文化市场态势。  打开江苏画家蒋焕余的绘画,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天地万物,花鸟草木,风情万般,江海山河,尽在胸中所悟。蒋焕余钟情于自己的精
期刊
海舟在我的工作室进修多年之后,便开始了“游山玩水”的生活。登泰山,游黄山,去边关大漠,走辽阔草原。但他去的最多的还是长江三峡。近几年,他多次只身走进长江三峡,每次行程数百里,历时近月余,画了大量速写,收获颇丰。除此,他还醉心于故乡的山水田园。他的作品一两年一小变,三五年一大变。变得越来越有品位和个性了。  他的作品细细品来,很有些味道。他的作品善于表现山野乡情、烟雨人家、小桥流水的情调,回荡着远年
期刊
与昌刚先生相识于贵阳书家戴朝模书法展开幕式上,迄今三载有余。此前,先生上姓高名,如雷贯耳,盖因人品并及书艺皆有君子风骨,首先是做人唯求仁义,于公不假借私利,于人但求真诚;再是其书法艺术根植传统,广涉名家,碑帖并进,既得方正出奇之碑派智慧,亦兼俊逸潇洒之魏晋风流,其创作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一日“透彻”,二日“超脱”。所谓格物致知者,正在于对书法之精义作透彻的深层次探究,就昌刚先生惯用的话说:“一笔一画,
期刊